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兴趣小组选取了可萌发的豌豆种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与②形成了以空气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B.②与③形成了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C.②与⑤形成了以水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D.只用一粒豌豆种子,其结果具有偶然性
2023-06-04更新 | 37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中考生物真题变式题(选择题1-5)
2 . 草地贪夜蛾是外来入侵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图1为草地贪夜蛾的生命周期,据此可知其生长发育类型是______。根据信息,草地贪夜蛾危害严重的原因有______(多选)
a取食范围广、取食量大                           b天敌生物种类多
c迁飞扩散能力强                                        d繁殖后代能力强
(2)研究人员发现水仙花等植物中存在天然挥发性物质苯甲酸甲酯(MB),并利用图2所示装置探究该物质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驱避效果,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左侧MB浓度左通道幼虫数量右通道幼虫数量
A04951
B0.25%3961
C0.50%3763
D1%2674
①实验过程中除幼虫状态良好且一致外,还要保证各组的______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各组将100只幼虫放入投放处,15分钟后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本实验的观测指标为______
③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苯甲酸甲酯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驱避效果显著,且苯甲酸甲酯浓度越高,驱避效果越好,证据是______
(3)如将苯甲酸甲酯作为新型驱虫剂使用,从生态安全的角度你认为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3-05-02更新 | 4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中考生物真题变式题(综合题21-25)
3 .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于是某市某校学生进行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实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了pH为3和5的两种“模拟酸雨”。
设计过程如下:

Ⅰ.取三个培养皿,分别标号为甲、乙、丙,在每个培养皿的底部各放三层湿润的纱布,并均匀地摆放30粒大小一致且新鲜的绿豆种子,同时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
Ⅱ.每天在甲中喷洒一定量的清水,在乙中喷洒等量pH为3的“模拟酸雨”,在丙中喷洒等量pH为5的“模拟酸雨”。
Ⅲ.记录和观察绿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一周后,甲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最多,丙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较少,乙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最少。
注:PH值越小,雨水酸性越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在培养皿的底部各放三层湿润的纱布”,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________
(2)实验中设置甲培养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三个培养皿放入相同数量且大小一致的新鲜绿豆种子,同时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个培养皿不用1粒绿豆种子而用30粒绿豆种子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中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酸雨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16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瑞金第二中学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4 . 小铭为验证“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经过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分别测得甲、乙两个量筒中的水液面读数,数据如下表。
组别甲组(带叶片)乙组(不带叶片)
时间(分)开始102030开始102030
液面读数(毫升)10.09.88.88.210.010.09.69.5
液面减少量1.80.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中数据可知,通过叶片散失掉_______毫升的水分,说明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芹菜吸收的水分,其中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______等生命活动,其余绝大部分通过叶片表面的_____散失到环境中。
(2)为了实验效果更明显,小铭改用了更大的量筒,装90毫升的水进行培养。持续6小时后,发现甲量筒液面下降了22毫升,乙量筒液面下降了3毫升。下列曲线图正确的是_____。
注:甲—       乙---
A.B.C.D.
(3)蒸腾作用的意义是_________(写出一项即可得分)。
2023-01-31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中考生物真题变式题(综合题21-25)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I. 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________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一系列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温度对细胞膜流动性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2)对照组: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种细胞在37°C下融合并培养,观察发现:融合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均匀分布所用时间为40min。实验组: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再将两种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两组,让甲组细胞______________,让乙组细胞___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预测及分析:
荧光物质均匀分布所用的时间
结果实验组甲(10℃)大于40min等于40min_____40min
对照组(37℃)40min
实验组乙(40℃)小于40min___40min_____40min
结论A.____B.______C.升高温度,细胞膜流动性减弱

(4)该实验除通过荧光物质均匀分布所用的时间比较来判断结论外,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2023-01-1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回答以下问题
(1)科学家为探究胰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路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发现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在该细胞器中,氨基酸之间发生了__________。产物经其他细胞器进一步修饰加工,最后由__________包裹向细胞膜移动。
(2)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会影响细胞的功能。研究发现,细胞通过下图所示机制进行调控:

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线粒体会被__________标记,被标记的蛋白或线粒体会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融合,其中的__________便将吞噬泡中物质降解。某些降解产物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中该过程会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减弱”)。
2023-01-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当太阳升起时,气孔慢慢张开;当夜幕降临时,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白天,太阳既能提供光照,也能提供热能使温度升高;夜晚没有光照,温度也会降低。光照和温度哪个因素对气孔开闭影响更大呢?
(1)设计实验。将韭菜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烧杯中,编号A、B、C。再将其分别放入三个光照培养箱中,设置不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请将表格中三组实验设置的条件补充完整。

光照

温度(℃)

A组

有光

________

B组

________

25

C组

有光

10

(2)统计数据。2小时后取出韭菜,撕取下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开闭状态如下图所示。请根据B、C两组数据统计的标准,统计A组的实验数据并填写到表格中的横线上。

大开

微开

闭合

A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组

0

0

6

C组

0

5

1

(3)得出结论。将B组和C组的实验结果分别与A组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和温度两个因素中,对气孔开闭影响更大的是________
(4)改进完善。上述实验只观察和统计一个视野中气孔的开闭情况,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请写出一条提高本实验可靠性的改进意见________
(5)科学推测。即使通过改进上述实验降低了偶然性,但由于只探究了一组温度条件下的情况,实验结果仍难以保证具有普遍性。如果拉大温差,将温度设计为30℃和5℃,进一步探究“光照和温度哪个因素对气孔开闭影响更大”的问题,能否得出与上述实验相同的结论?________。
A.能B.不能C.不一定
2022-09-22更新 | 113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中考生物真题变式题(综合题21-25)
8 . 实验探究题:
(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鼠妇、数量为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______
②A装置与B装置组成______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_装置。
③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装置A和B中鼠妇数量的______值为实验结果。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①若要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否受温度影响,可以选用A、B、C三个装置中的______设计3组不同温度环境进行实验。
______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该结论可以通过______组形成对照得出。
③图D表示叶片的横切面,[       ]______是植物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它的开放和闭合受______控制。
④图D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标号______
2022-06-24更新 | 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中考生物真题变式题(综合题21-25)
9 . 某兴趣小组利用移液管、吸管和矿泉水瓶设计了一个简易的装置(如图甲所示),用于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本实验使用了若干海桐枝条,这些枝条应长势一致,___________相同。根据图乙实验设计可知,起对照作用的是第___________组(填序号)。
(2)分析①、②、③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风速越快,植物的蒸腾作用___________
(3)分析①、④、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1-07-01更新 | 114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中考生物真题变式题(综合题21-25)
10 . 光合与探究
某校生物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对科学家塞尼比尔(J.Senebior)的实验非常感兴趣,因为其实验装置能巧妙地收集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于是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取生长旺盛,大小基本一致的两枝金鱼藻(一种水生植物),分别放入盛满25℃清水的两个玻璃缸中;用短颈漏斗分别反扣住水中的金鱼藻,再往漏斗颈上分别反扣一支装满25℃清水的试管,迅速用不透光的纸盒将乙缸罩住;把两个装置同时放在同一适宜环境中,光照数小时。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
(2)同学们用即将熄灭的竹签检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竹签立刻重新燃烧起来。联系实验过程,你认为该小组能够得出哪两个结论?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你建议同学们怎么做?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束后,你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探究哪些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答出一个即可)_______
2020-07-24更新 | 417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江西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