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09年北京市垃圾总量达到669万吨,日均1.83万吨。2019年北京市垃圾总量 达到1011.16万吨,日均2.77万吨。 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再利用,成为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垃圾分类之战”迫在眉睫。综合来看,实现垃圾分类能迅速带来两大好处。直接好处是保护环境。目前垃圾后端处理主要靠焚烧和填埋,但焚烧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大气,填埋又侵占耕地资源,破坏土壤肥力。加上一些有害垃圾没被分拣出来,重金属、有机污染 物、致病菌等就会进入大气、土壤, 甚至是水源,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生存。只有形成“分类—回收 —利用—再生”的模式,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间接好处是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数据显示,1吨废塑料可回炼约600公斤柴油;1吨易拉罐熔化成高质量的铝块后,相当于少采20吨铝矿;回收1500吨废纸,可少砍伐用于生产约1200吨纸的林木。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厨余垃圾:表示易腐烂的、 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在后期处理中可用于生物降解、微生物堆肥,如剩饭剩菜、苹果皮。可回收垃圾: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物品,如纸箱、易拉罐。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如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 其他垃圾:不能归类于以上三类的生活垃圾,如餐巾纸、榴莲壳。 目前,北京市已出台《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两捅一袋)指导》。“两桶”指 的是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一袋”则用来收集可回收物。由于一般家庭产生的有害垃圾比较少,且小区几乎都有专门的地点收集此类垃圾,建议居民不要在家中囤积,有了就及时扔掉。

(1)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再利用,成为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说明人类能够________(填“影响”或“适应”)环境。实现垃圾分类能迅速带来两大好处:___________和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2)厨余垃圾在后期处理中可用于生物降解、微生物堆肥,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_______者。
(3)北京市已出台《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两桶一袋)指导》,建议在家中设置“两桶一袋”。请你判断下列垃圾类型,按图示进行连线。

(4)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你是如何进行分类投放的?
2021-09-2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 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资料,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某湿地中生活着大量水葫芦、浮萍、槐叶萍等植物,该湿地每天能处理大量生活污水。由于净化后的污水中生长着大量“颤蚓”等小生物,湿地管理处向水中放养了鲤、鲫、鲢、草鱼等鱼苗。每年冬季,吸引着野鸭、鸳鸯、黑鹤、天鹅等鸟类来这里栖息。
(1)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葫芦、浮萍、槐叶萍属于__________者。
(2)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被大量的微生物等__________者分解,促进物质循环。
(3)利用湿地净化生活污水,要控制污水排放量,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若废旧干电池被扔进该生态系统,铅等一些重金属就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进而毒害生物。由此可见,垃圾分类处理非常重要。
(4)鸟类的迁徙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这个实例说明__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3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人民日报海外网2020-01-18发布,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蔓延,对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东非的一些国家,蝗虫群像闪烁的乌云一样悬挂在地平线上,成百上千万只聚集在一起飞行,疯狂地吞噬着庄稼。为了帮助预防和控制疫情,当局储存了大量农药,并进行空中喷洒。

资料二:2001年,我国河北草原发生蝗灾时,蝗虫是被一群牧鸡消灭掉的。这群牧鸡变身为“流动治蝗鸡”,成为蝗虫的天敌,5天时间内就解决了近千亩的蝗灾,使牧草免遭涂炭。
资料三:科学家发现一些菌类具有杀虫本领.例如苏云金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它可以形成芽孢,芽孢能通过昆虫破损的消化道进入血液,利用昆虫体内的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使害虫死亡。现在,人们已经能够大规模地培养苏云金杆菌,将其制成粉剂或液剂,在需要时将其喷洒到林木和农作物上,用来杀灭害虫。苏云金杆菌对松毛虫、玉米螟、菜青虫等100多种害虫都有毒杀作用。
问题:
(1)资料中提到的蝗虫、松毛虫和玉米螟等农林害虫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环节动物
(2)请写出资料二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资料三可以判断苏云金杆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细菌”或“真菌”),其生活方式为__________(选填“寄生”或“共生”)。
(4)蝗虫通过啃食庄稼获得有机物,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_
(5)通过上述资料可知控制农林害虫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请简要说出使用农药控制害虫的利与弊。
利: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3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4月中考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4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垃圾分类有利于废物降解和回收利用。其中回收的厨余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好氧堆肥:厨余垃圾的好氧堆肥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助好氧细菌的作用来进行的。在堆肥过程中,厨余垃圾中 的可溶性有机物质直接被微生物所吸收;固体的和胶体的有机物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由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 解为溶解性物质,再渗入细胞。微生物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 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体所必需的营养 物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逐渐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厌氧发酵:厨余垃圾的厌氧发酵过程就是在特定的厌氧环境下,厌氧微生物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质进行分解, 其中一部分碳素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在这个转化作用中,被分解的有机碳化物中的能量大部分贮存在甲 烷中,仅一小部分有机碳化物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的能量来满足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蚯蚓吞食:蚯蚓喜欢生活在富含有机质和湿润的土壤中,它的繁殖能力强,消化系统非常发达。其体内富含 蛋白质分解酶、脂肪分解酶、纤维酶、淀粉酶等物质,具有极强的吞食有机物和土壤的能力。在蚯蚓的消化道中, 还有大量的细菌、霉菌、放线菌等与之共存,这使得蚯蚓具有转化改造有机质的特殊能力。蚯蚓能够处理垃圾, 在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1)垃圾中的营养物质进入好氧细菌中依次要经过___________和细胞膜。
(2)微生物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也为自己的生长、活动和繁殖提供了能量,说明微生物的营养方式为_____(自养/异养)。
(3)能产生甲烷的厨余垃圾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
(4)蚯蚓是________门动物,在本文所述蚯蚓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蚯蚓处理垃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04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福寿螺在一些地区迅速扩散蔓延,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1)福寿螺生活在淡水中,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从分类上来分析,福寿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
(2)福寿螺食性广泛,各种植物都能被其取食,尤其对水稻危害极大。有的地方,农田插秧后不到几天,秧苗就被福寿螺吃个精光。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分析,福寿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1981年开始引入我国各地饲养。如今,福寿螺却造成了引入地区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面临威胁。福寿螺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属于(       )
A、外来物种入侵B、栖息地被破坏C、水体污染D、滥捕乱杀
(4)福寿螺的防治方法有人工捕杀、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有的地方的农民,利用鸭子、青鱼喜食幼螺的习性,创造了通过放养鸭群和青鱼来压低幼螺数量的方法。这种防治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夏季已经到来,小龙虾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但小明听长辈说小龙虾爱吃腐烂性食物,吃了不健康。小明不相信,于是上网查找小龙虾的食性,发现:龙虾是杂食性动物,各种鲜嫩的水草、水体中的底栖动物、软体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及各种鱼、虾的尸体及同类尸体都是龙虾的饵料。
(1)小龙虾在分类上隶属原螯虾属、螯虾科、甲壳纲、______门、动物界。根据小明查阅的小龙虾食性资料,小龙虾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___________
(2)小明对小龙虾喜欢吃新鲜的食物还是鱼虾的尸体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做了如下探究:
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出假设:小龙虾喜欢吃鱼虾的尸体。
③设计并实施:选取若干只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相同小龙虾,分别置于大小、水量等环境状况相同的容器中,并标号为1号和2号。在1号容器中饲喂鱼虾的尸体,则在2号容器中饲喂_______新鲜食物。将1、2号的小龙虾放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1、2号容器中食物的消耗情况。④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3)上述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7 . 资料一:海洋中生长的珊瑚五颜六色,珊瑚是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聚合而成的,珊瑚虫内有许多共生的单细胞冲黄藻。珊瑚原本是白色的,但由于虫黄藻携带各种不同的色素,从而使珊瑚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1)珊瑚虫和虫黄藻在分类上分别属于__________
A.节肢动物       单细胞藻类
B.腔肠动物       单细胞藻类
C.节肢动物       多细胞藻类
D.腔肠动物       多细胞藻类
(2)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珊瑚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以作为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__________是生产者。珊瑚虫和虫黄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共生”或“寄生”)。
资料二: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是由珊瑚虫、藻类、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命形式组成的聚集体,各种生物之间关系紧密,比如海胆、雀鲷以藻类为食,长棘海星捕食珊瑚虫,肉食性鱼类又会以海胆、海星等为食,微生物在环境净化和物质循环方面则发挥着重要作用。雀鲷虽是食草的,但却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它会驱赶海胆和长棘海星,避免藻类和珊瑚虫被大量捕食。
(3)以上珊瑚礁区域形成了一种典型的__________生态系统。请写出以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
(4)雀鲷和海胆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捕食”或“竞争”)。
资料三:珊瑚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温度、良好的水质以及充足的光照等,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这种现象称为珊瑚白化,所以科学家把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对我国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的珊瑚白化现象展开了研究,他们定量分析了2006年6月、2007年8月和2008年2月采自大亚湾海域的多种珊瑚样品的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以下是科学家研究的部分结果:

(5)请解释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图1的研究结果,分析图中四种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密度最大的时间都是__________。结合图2中科学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因素的研究结果发现,共生虫黄藻密度最大时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2017-08-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8 . 资料分析
2019年1月,中国“嫦娥4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做了一项试验。它带有一个密封罐子,内装自身条件完好且没有在休眠的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4种植物的种子,以及果蝇的卵、酵母菌、空气、土壤、水,罐内温度控制在1﹣30℃范围内波动。约2天后,棉花种子开始发芽!到第9天试验结束为止,棉花幼苗生长良好,但没有观察到马铃薯、拟南芥和油菜三种植物的种子发芽。同时,地球上也有内容相同的一个罐子在进行相同步骤的试验。请据此答题:
(1)在科学家的设计中,“罐子”中与人类扮演相同生态系统角色的生物是_____;4种植物扮演的角色是_____
(2)4种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具有_____,这种结构用于保护种子或帮助种子传播。科学家希望,将来它们能为月球探险者提供一些生存的基本条件,例如_____
(3)棉花种子萌发后,胚芽会最终发育成_____。在月球的“罐子”中,马铃薯、拟南芥和油菜种子没有发芽,请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
(4)从生物分类角度看,酵母菌的细胞具有_____,所以不属于细菌。果蝇身体和附肢分节,有外骨骼和两对翅,属于_____门,_____纲。
(5)在地球上用内容相同的一个罐子进行相同步骤的试验的目的是:_____
2019-06-10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19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