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天山脚下的香甜魅力:2024年4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新疆伊犁杏花沟的景色,杏花、桃花、新疆西梅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当地更是以西梅为核心形成了“春赏花、夏品果、秋收获、冬加工”的完整产业模式。同学们在学习《植物的生活》时,针对该产业模式展开了讨论。
【讨论一】春赏花
【讨论二】夏品果
【讨论三】秋收获
【讨论四】冬加工
(1)西梅花洁白如雪,芳香怡人。西梅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
(2)每年7月到9月是最佳品果期,如图是新疆西梅的果实。西梅属于被子植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西梅果实的可食用部分是由花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

(3)果农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发现,部分西梅叶片的边缘焦枯。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该现象可能是缺钾导致的,为进一步探究含钾的无机盐对西梅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分组编号甲组乙组
材料选择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西梅幼苗,随机分成两组。
处理方式适量的完全营养液
记录结果培养相同的时间,并观察叶片生长情况。
乙组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若同学们观察到________,则说明含钾的无机盐对西梅生长有影响。
(4)西梅开花后,必须经历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5)同学们探究“种植密度对西梅产量的影响”时,测定西梅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结果如图。在密度为________时,西梅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

(6)为更好地储存秋季收获的果实,你建议果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人们常利用________(菌种)将西梅加工为西梅酒。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2 . 探究草莓的生长与储存:草莓作为春末夏初的水果,深受大家的喜欢。乐乐也特别爱吃草莓,今年决定在自家阳台栽种草莓。首先乐乐将种子用水浸泡1天后,放在冰箱的低温环境下放置15天左右,再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搓洗后浸泡,等到种子大部分露白的时候,开始播种。播种时将种子均匀地洒在土壤上,覆盖上薄土,浇上水后放在温暖的地方养护,等到长出3、5片真叶后移栽到了花盆中。
【任务一】观察并记录草莓的生长

【任务二】探究草莓的储存:乐乐将刚采摘不久的草莓包裹保鲜膜置于冰箱内冷藏,过两天后发现草莓看上去还很新鲜且重量损失小。被遗漏在室外没有包裹保鲜膜的几颗却出现了萎缩,品质明显下降。为分析其原因,作了以下研究:
【实验过程】乐乐将刚采摘的草莓分别放在4℃、15℃、25℃的环境中,测定了呼吸速率及失重率,结果如图1、图2所示。

(1)乐乐在栽种前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搓洗浸泡,栽种后浇上水又放在温暖的地方养护,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
(2)长出3、5片真叶移栽植株时,留下了三根茎一个芽,并将其根部带些土,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水分从根部通过茎中_____(具体结构)运输到叶片散失;叶芽会通过细胞的_____发育成茎和叶。
(3)草莓生长过程中,乐乐发现了其中一盆如图一所示的情况,请你帮他分析原因并提供改进的建议:_______
(4)6—8周后,植株开花了(如图二所示),请利用图中序号和文字描述从图二发育成图三的过程:_____
(5)乐乐想要草莓又大又甜,请你为乐乐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______
(6)从图1、图2可知,草莓在______℃条件下贮存,更有利于保持其品质,判断依据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7)乐乐用保鲜膜包裹草莓来保鲜,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气体和_____的进出。
(8)乐乐用冷藏的办法来保存香蕉,却发现香蕉很快出现了大量褐变,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香蕉的呼吸作用受到了抑制,导致果皮细胞因______供应不足而死亡,造成褐变。因此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不宜在低温下保存,而苹果、桃等温带水果适宜在低温下保存,说明生物的特性与其生存的_____是相适应的。
2024-05-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3 . 大棚种植番茄及其生理活动:番茄是常见的农作物。某学校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农业实践基地研学,探究大棚中番茄生理活动,如图所示。将甲装置(装有碳酸氢钠溶液,受热易分解,生产二氧化碳)和乙装置用透明管连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关闭阀门一段时间后,发现乙装置玻璃罩上出现大量水珠,这与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有关。
(2)打开阀门后,乙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会_______,其原因是乙装置中______的浓度增加,红色液滴向_________移动。
(3)丙图是番茄生长发育图,番茄是_______子叶植物,从D到E需要经历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_____________。学生们将幼苗移栽到温室大棚继续进行试验,发现菜农在每个大棚内都摆放着蜜蜂。这样做的意义_______
(4)大棚种植番茄是山西省科技扶贫项目之一。请你为种植农户提出两条增产建议______
2024-05-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4 . 盐碱地上开出了油菜花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育种专家傅廷栋,一直致力于耐盐碱油菜的研究,终于让盐碱地开出了油菜花,并从不同品种的40多株耐盐碱样本中筛选、培育出“华油杂62”“饲油2号”“华油杂158”等耐盐碱性好且抗病性强的油菜品种。耐盐碱油菜不仅可以在中重度盐碱条件下正常生长,其修复改良后的土壤也可以供其他作物正常生长。我国西北、东北、内蒙古等主要盐碱区也是农牧结合区,利用秋闲地集中连片种植的耐盐碱油菜可收作优质牧草使用。作为改良盐碱地的特色大田作物,耐盐碱油菜充满潜力,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油菜属于被子植物,油菜花中的胚珠发育成________,子房发育成________
(2)据如图作答。走在长满油菜花的盐碱地上,你会感觉空气湿润而清新,这是因为B________作用和C________作用改善了空气质量。通过C过程,油菜不断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平衡。油菜作为生产者,还能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这与其细胞内的“生产车间”________有关。
(3)耐盐碱油菜可以修复改良土壤,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4)如何提高北方秋闲地上的牧草——油菜花的产量?请你提出一种增产的措施:________
(5)“华油杂62”“饲油2号”“华油杂158”等耐盐碱性好且抗病性强的油菜品种的诞生,利用了________的多样性,采取的是下列哪种生物育种方法?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转基因技术       B.诱变育种       C.克隆技术       D.杂交育种
这种耐盐碱性好和抗病性强的性状能否传递给下一代?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大同一中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共话“宝藏”植物——板蓝根
板蓝根浑身都是宝,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话题一:天然的染色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意为“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板蓝根是常见的蓝草。
(1)图一为板蓝根植株,从该植株的[___]叶中能提取出靛青色的染料物质,该物质分布于细胞的___(填细胞结构)中。
(2)图二为板蓝根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③]___属于输导组织;[④]___能进行光合作用。
话题二:神奇的中草药
板蓝根的叶和根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板蓝根通常用于缓解因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发热头痛等症状。
(3)图三为板蓝根的根尖结构示意图,[⑤]___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
(4)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板蓝根的根能不断生长,靠的是[⑥]___和[⑦]___
话题三:重要的经济作物
板蓝根作为常用的染料和药材,市场前景广阔,种植板蓝根可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5)农民常常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播种板蓝根,这是因为___
(6)种植板蓝根时,要注意防治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白粉病,该病中板蓝根与真菌的关系属于___。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板蓝根的产量,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
2024-04-2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脐橙因富含维生素C口感可人而深受大家喜爱。右图表示脐橙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及开花结果的过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三种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脐橙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_____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2)脐橙幼苗由小长大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____]____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通过[__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作用。
(3)脐橙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结果,脐橙花中的________发育成果实。脐橙果实酸甜可口,果肉内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内。
(4)脐橙依靠________进行传粉,开花时遇到梅雨天气需要进行________提高产量。
(5)脐橙和大多数植物一样,根毛都具有________的特点,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6)脐橙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分别是含________、含________、含________的无机盐,而在开花结果时期,则需要更多含________的无机盐。
2024-03-1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知识(图中a、b分别表示两项生理过程,A、B表示两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分别代表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过程进行的条件是必须在____________下,场所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
(4)a过程意义是,不仅为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提供了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呼吸作用所需要的___________,同时消耗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平衡。
(5)b过程的意义是分解有机物,释放____________,供各项生理活动需要。
2024-03-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我市某校全体师生在校园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了提高小树苗的成活率,移栽时根部尽量多带土,主要是为了保护幼根及其上面的__________,使根的吸收作用尽量少受影响。
(2)移栽植物后一般都要及时浇水,但浇水过勤过多会使植物的根长期浸泡在水中,植物反而生长不好,甚至会死亡。其原因是植物的根不能正常进行________作用。
(3)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消耗和转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产生__________,维持大气中__________的平衡;绿色植物主要通过__________作用来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024-01-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进行___散发出来的___凝结而成的。
(2)下午打开塑料袋口,迅速将一支即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熄灭的火柴棍复燃了,说明袋内的气体含___较丰富,这是植物进行___的结果。
(3)傍晚再套上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棍,燃烧的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缺少___,这是植物进行___的结果。
2024-01-1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探究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模式
为深入了解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提高作物品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某科研究团队进行了如下研究。
          
营养物质含量占比/%
单作模式间作模式
淀粉71.2%73.1%
蛋白质9.7%10.5%
脂肪4.1%4.5%
赖氨酸0.23%1.27%
表1
       
(1)玉米和大豆的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属于_______植物。玉米——大豆间作应避免玉米对大豆过分遮蔽,使玉米和大豆都能充分地进行________作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从单作与间作模式的玉米中各取120粒玉米籽粒,测定这些籽粒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的含量,取________值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据表1可知,间作玉米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的含量均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单作玉米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___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提升玉米品质。
(3)科研人员继续进行实验,从单作与间作模式的大豆中各取120粒大豆种子,测定这些种子中蛋白质、可溶性糖、粗脂肪和淀粉的含量。结果显示两种模式下大豆中以上物质的含量变化不大,优劣相抵,结果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锈病是玉米叶部的主要病害,这种病原菌对大豆不侵染,而大豆灰斑病的病原菌对玉米不致病,两者间作,可有效减轻或阻断这些病原菌的传播。由此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