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其各项生命活动
B.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水稻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间进行
D.及时晾晒收获的稻谷可促进其呼吸作用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2 . 春暖花开,植物进入了生长旺盛期。图甲是某植株一昼夜内生理过程的活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Ⅱ表示生理过程,①-⑥表示结构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过程I主要在图乙的②中进行
B.图甲过程Ⅱ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
C.图甲中 a、b点时该植株所含有机物相等
D.当图乙结构⑥关闭时,图甲中过程I   和Ⅱ的作用均增强
2024-05-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中考联考卷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3 . 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部,贺兰山中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蒙古扁桃等665种。动物有马鹿、獐、盘羊、金钱豹、青羊、石貂、蓝马鸡等180余种,其中昆虫资源17目123科905种,其中珍贵稀有的包括金蝠蛾、丝粉蝶、黑凤蝶等。其次还有大量鼠、兔等动物。这里夏时凉爽宣人,冬来银妆素毫。请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贺兰山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尽管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但生物数量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贺兰山中的青海云杉、山杨、白桦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______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2)炎炎夏日时,植物有着自己独特的防晒方式以免被烈日灼伤,这个“秘密武器”是植物的______,它降低了叶片温度。
(3)贺兰山保护区的金钱豹、蓝马鸡、黑凤蝶等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动物是______,其生殖特点为______、哺乳。
(4)小明同学骑自行车去贺兰山游玩,骑车过程中主要依靠骨、______和骨骼肌构成的运动系统完成相应的动作;小明根据交通指示灯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文明行为属于______反射(选填“条件”或“非条件”)。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______
4 . 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不正确的是(  )

   

A.0时附近,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积累最多
D.13时以后,光合作用强度有所下降
2023-06-21更新 | 13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安徽安庆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5 . 光穿过森林会在地上投下“光斑”。如图显示了生长旺盛的某植物的一片叶子在“光斑”照耀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氧气的情况。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AB段,随着光斑照耀面积增加,叶片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B.BC段,因为光斑照耀面积达到最大,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C.CD段,随着光斑照耀面积减少,叶片光合作用逐渐减弱
D.D点之后,光斑完全移开,叶片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2023-06-04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第十四中学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若将某一叶片的主叶脉切断如图中甲所示,另一片叶的两面均贴不透明的锡箔纸(图中乙),暗处理一昼夜后,于阳光下照射4小时,摘下两叶片,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再飘洗,发现A部位没有变蓝,B部位变蓝,C部位也不变蓝。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A.水和二氧化碳B.叶绿素和光
C.水和光D.水和叶绿素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7 . 下面是某同学在生物复习课上记下的关键词,其中“3”后面问号处应填写的关键词,以及他这节课复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
1.条件、部位:光、叶绿体
2.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3.产物:有机物和?

A.水蒸气 蒸腾作用B.氧气 呼吸作用
C.氧气 光合作用D.能量 呼吸作用
2023-04-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农田中的小麦,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能量来自(  )
A.水B.空气C.阳光D.无机盐
2022-07-18更新 | 65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9 .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美丽中国”,中国向国内外展示了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目标: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广泛拥有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______(填图中数字)进入生物体,生物体内的碳主要_____(填图中数字)途径返回到大气中去。
(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3)减轻二氧化碳排减根本措施是减少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
(4)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请你从增加二氧化碳吸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两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分别提一条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如图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
A.试管的大小B.金鱼藻数量
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