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两侧夹子可根据实验需求开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在光照下,①内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将透明袋换成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植物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D.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挤压透明袋,②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2024-04-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兴城市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为验证氧气是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可选用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
A.甲与乙,甲与丙B.甲与丁,乙与丙
C.甲与丙,甲与乙D.甲与乙,丙与丁
3 . 将一盆天竺葵和一只小白鼠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如图所示,根据如下实验回答问题;
(1)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将__,原因是__
(2)将此装置分钟在阳光下,小白鼠将__,在此过程中,小白鼠为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__,请写出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
(3)小白鼠和天竺葵体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
(4)上述装置中,若取出天竺葵,小白鼠将__,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__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1-07-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15年中考生物试题
4 . 某同学将2只健康的相似的小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甲、乙玻璃罩中,甲玻璃罩内不放绿色植物,乙玻璃罩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并置于阳光下(如图)。分析回答:

(1)两玻璃罩中的小鼠,先死亡的应是______(填“甲”或“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有利于小鼠的正常生命活动。
(2)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判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

将绿色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用试管收集塑料袋中气体后,再用一支带火星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预期结果:卫生香会______
(3)如果将甲、乙两玻璃罩置于黑暗环境中,小鼠先死亡的应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021-01-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原因是(       
A.藻类释放有毒物质B.有机物腐烂
C.水中缺氧D.水质污染
6 .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①取一块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_____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_____菌丝。
②用显微镜观察青霉时看到,有横隔把菌丝分成许多细胞,青霉的直立菌丝顶端呈_____状分枝,分枝末端有成串的_____色孢子。
(2)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见图)。

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试验,发现A中木条比B中更亮;而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变浑浊。
①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_____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作用。
②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_____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______作用。
(3)根据“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回答问题:
①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时,取一片人的血细胞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哪种血细胞体积较大,且具有细胞核?_________
②在“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实验过程中,包裹和安放小鱼时,用_____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只露出尾部。
2019-07-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7 . 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的叶子,用黑圆纸片上下两面遮盖部分叶片,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取下该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等.如图,甲为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运走或耗尽叶片中原有的________       
(2)图中小烧杯中盛的液体是________.经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       
(3)变蓝的部分是________(填标号).       
(4)乙处________(填“变”或“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       
(5)本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同时也证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__平衡。
2019-05-1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8 . 下图甲表示的是植物体内某些生理活动过程,图乙是该植物叶片中叶肉细胞的结构图,图丙、丁、戊、己分别是绿色植物的果实、种子、植株、花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⑴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⑵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进出植物体的。
⑶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图甲中的过程[       ]_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图乙的[       ]___________中。
⑷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以及用于维持生理活动,其余绝大部分水分都通过图甲中的过程[       ]___________散失掉了。
⑸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甲中的过程[       ]___________的效率。
⑹图丙中的②是由图己中的[       ]___________发育来的。
⑺图戊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       ]___________发育来的。
⑻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丁中的[       ]___________
2017-12-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小明和同学们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选用同种、生长状况相近的天竺葵,经暗处理一昼夜后,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密闭玻璃罩中,甲装置中有一杯氢氧化钠,乙装置中有一杯等量的清水,然后将它们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甲、乙两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小明分别从两盆植物上摘下多个叶片,经酒精脱色、碘液染色等过程,变蓝的是___________盆中的叶片。小明在每盆植物上摘了多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上述实验,同学们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4-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辽宁省大石桥市金桥管理区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