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图解分析解答有关问题:

实验进行了如上图示操作后,接着各支试管都置于相应温度的水中保持了10分钟。
(1)该实验中,馒头发生了化学性消化,即淀粉被唾液消化变成了_____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具有消化作用”,在5号试管中应该加入?_____
(3)为了检测馒头渣(块)是否被消化,10分钟后取出试管,再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加碘液之所以能够检测馒头是否被消化的原因是,淀粉遇碘液会变成_____
(4)选择1、2、3试管进行试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
实验结果:1号试管中没有出现蓝色,而2、3、4、5号试管中的馒头均变成蓝色。
结果分析:
(5)A.唾液中起消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_;B.如果实验模拟口腔环境探究的是“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应该选择上述_____号(选填试管上的数字序号)试管进行实验才是恰当的。
2024-06-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川维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

试管号码

A

B

C

D

E

加入物质

浆糊2mL

清水2mL

浆糊2mL

唾液2mL

浆糊5mL

唾液2mL

浆糊2mL

唾液2mL

浆糊2mL

温度

37℃

37℃

37℃

8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现象

_____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1)若以A和B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A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若以B和E为一组对照实验,①处应该填____________。其探究__________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C组变蓝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秀山县凤起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某初中生物学习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
1碎屑,搅拌2毫升唾液,2滴碘液37℃;10分钟
2碎屑,搅拌2毫升清水,2滴碘液37℃;10分钟
3小块,不搅拌2毫升唾液,2滴碘液37℃;10分钟
4碎屑,搅拌2毫升唾液,2滴碘液0℃;10分钟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
(2)分析研究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号___试管,说明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
(3)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4号试管对照组是号试管___,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实验结论是___
2024-04-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梁平区福德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实验探究:某市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时, 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馒头碎屑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 唾液2mLA2mL 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
保温37度水浴保温10 分钟
加入碘液2 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 2 号试管的 A 处应加入_, 与 1 号试管起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哪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A.1和 2B.1 和 3C.2 和 3
(3)1 号和 2 号实验结果是 1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的_;除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外,人体肠液中_含有淀粉酶(填“是”或者“否”)。
(4)上述 1、2、3 号实验均要进行 37 度水浴保温,这是为了模拟_的温度。
2023-10-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红薯富含淀粉,有“长寿食品”之誉。中医视之为良药,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减肥等功效。为探究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对红薯淀粉的消化作用,将红薯研磨成泥加清水制成稀红薯液,完成以下实验: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设计1号试管的目的是起__________作用,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将两试管置于37℃水中保温是为了模拟人体__________内的温度,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
(3)向两支试管中滴加碘液后,颜色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
(4)红薯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填“葡萄糖”或“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6 .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结合实验过程解答: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2ml清水?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3号试管的“?”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
(2)本实验中,1号和2号试管可形成对照,其变量是____________
(3)把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向1、2、3号试管中滴加碘液,1号试管___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1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武隆区第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但其分解成的麦芽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后会发生物理变化呈蓝色,而麦芽糖则不会。下列是探究淀粉是否会分解成麦芽糖的实验,请仔细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淀粉糊清水唾液水浴温度试剂现象
12mL2mL-37℃碘液2滴变蓝
22mL-2mL37℃碘液2滴不变蓝
32mL-2mL96℃碘液2滴变蓝
42mL-2mL0℃碘液2滴变蓝
注:“-”表示未加入该项物质。
(1)1号试管与2号试管互相对照,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是否有”唾液。实验结果表明只有试管1溶液变成了蓝色,原因是该溶液中没有_________,淀粉湖中的淀粉未水解成_________
(2)若向蓝色的1号试管再加2ml唾液进行前后对照,则1号试管溶液的颜色会_________,这是因为1号试管变蓝的物质仍然是_________
(3)2号与3号、3号与4号、2号与4号对照,都只有温度不同,但只有在37℃时试管中溶液没有变化(不变蓝)。这可能是人体口腔唾液淀粉酶,在人体体温条件下才有催化功能。3号再降温、4号再升温到37℃体温条件时,实验现象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填试管编号)。
2023-08-2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大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合理膳食和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身体健康。如图一表示食物中淀粉被人体的利用情况,图二是“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____组成。
(2)图一中a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填名称)
(3)为“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李明同学做了如图二所示实验,在已加入等量馒头碎屑的①号试管加入2mL清水,②号试管加入______。充分搅拌后,置于37℃水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分别滴加2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①号试管变蓝,②号试管______,原因是______
(4)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高血糖,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流经肾脏后,会形成糖尿。从尿液的形成过程分析,主要原因是肾小管的______作用有一定限度。注射______是治疗糖尿病最常用的方法。
2023-08-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2号和3号试管______(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______
2023-08-2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川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方案:
A将馒头切成碎屑放入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B将馒头切成碎屑放入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C将馒头不切放入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
请回答:
(1)如果该小组选用A、B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
(2)把A、B、C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B试管的颜色变化为:______
(3)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此探究实验说明淀粉被______消化成麦芽糖。
2023-08-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