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20-21七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1 .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2345
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2 mL唾液2 mL清水2 mL唾液A2 mL唾液
是否搅拌搅拌搅拌不搅拌搅拌搅拌
温度37℃0℃100℃
加入碘液2滴

(1)如果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对照组是_____号。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的是____号试管,即其中的淀粉被分解成了_________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号和_____号试管进行实验。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变量是温度时,则A处应填_________
(4)4号试管中A处补全后,能否和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____
2021-04-23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8章 人体的营养(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北师大版)
20-21七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2 . 小玉家周末中午要举行家庭聚餐,妈妈早早就购买了大量食材,用以制作菜肴。小玉在妈妈购买的食材中,发现一种不认识的固体食物。她从家里带了少量这种食材到学校,打算与同学在实验室研究其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下:
试管编号 食物小块 淀粉酶溶液 蛋白酶溶液 振荡摇匀 37℃ 食物小块的变化
1 0.1克b毫升0毫升30分钟 明显变小
2 a克 0毫升 4毫升 30分钟 微小变化

(1)根据实验目的,补充实验方案。其中a为_______,b为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所研究的固体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_
(3)根据已学知识分析,该固体食物主要营养成分最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____
(4)小玉将另一食物小块放进试管2,一段时间后发现该食物小块明显变小,则该食物主要营养成分可能是________
2021-04-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章 人体的营养(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北师大版)
3 . 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当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越嚼越甜。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咀嚼馒头变甜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同学们推测咀嚼馒头变得有甜味是因为出现糖分的缘故,据此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步骤1的试管中滴入2~3滴碘液后显蓝色,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补全步骤2中的内容:1组中滴加______,设置1组的目的是______
③步骤4中,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______组实验,原因是______
(3)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21-04-21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七年级下学期生物人教版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基础过关)单元测试
4 .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A

搅拌

搅拌

水浴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进行对照实验。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办法是:______;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对照,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4)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21七年级下·山东济南·课时练习
5 .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 按照如表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 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米粉碎屑或粉条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10分钟

2滴


(1)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为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 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____
(2)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 原因是_________
(3)如选用1、3、4号试管进行试验, 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对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
2021-03-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1.2 消化和吸收(重点练)-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济南版)
6 . 生物学是一门图文并茂的实验科学,正确设计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以及分析生物图表等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的素养。下面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本学期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草金鱼做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图一是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二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

(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_____的活的小鱼。
(2)结扎新鲜猪心脏的上腔静脉,从下腔静脉注入自来水,观察到自来水从一条血管中流出,这条血管类型与图二所示的血管_____(填序号)相同,图二中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是_____(填序号)。
实验二:为探究“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大小相当的6条草金鱼,分别放入盛有400毫升清水的6个大烧杯中,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烧杯编号

1

2

3

4

5

6

添加烟草浸出液的量

0

5mL

20mL

35mL

50mL

65mL

呼吸次数/15秒

28

36

45

38

20

呼吸缓慢出现浮头现象


(3)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设置1号烧杯的作用是_____
(4)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低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的呼吸起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高浓度的起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草金鱼的正常呼吸有影响,是有害的。
实验三:为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馒头状态

唾液有无

是否搅拌

保温

加入碘液

1

碎屑适量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水浴保温10分钟

2滴

2

碎屑适量

A

充分搅拌

3

馒头块适量

2mL唾液

不搅拌


(5)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与_____号试管形成对照,2号试管的现象是滴加碘液后_____
(6)若再增加一只4号试管,前面的处理都和1号试管一样,保温时放入5℃的水中10分钟,针对要探究的内容,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021-03-01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五四学制)
7 . 某兴趣小组做了下列探究活动,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请根据活动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 A、淀粉糊 B、蛋清制成的蛋花鞭 C、花生油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等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碘液等
实验设计:
(1)胃液的采集〈略〉
(2)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实验材料中应选择___________(填A或B或C),原因是___________,并各取2ml分别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
(3)验证胃液的消化(请阅读完3、4后作答)

实验材料

2ml

2ml

对照实验

水浴温度


在上表甲试管中对应的①加入2ml___________,乙试管对应的②加入2ml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乙试管中物质不变化。此结果说明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胃液对蛋白质具有消化作用。
(5)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个试管丙,试管丙内分别在④和⑤应加入_________。试管丙应和试管________形成对照.水浴温度③应是__________摄氏度,保温的20—30分钟.
(6)如果还要验证胃液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可以在上述实战中再加一个试管丁, 向试管丁内分别加入2ml胃液、上述实验材料中的 _____________(填A或B)、2ml上述实验药品中的____________,在水浴中保温20—30分钟,试管中的物质变蓝。
2021-02-26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为了探究腐败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人体肠道产生危害,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霉变甘蔗汁进行实验。科研人员对4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进行不同的灌喂处理,每组每天相同时间喂一次,其他生存条件均相同。在适宜的条件下连续喂养20天后统计每组中肠道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具体处理方式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鼠数量

处理方式

有炎症鼠数量

A

10只

0

B

10只

灌喂50%霉变甘蔗汁0.2mL

3

C

10只

灌喂75%霉变甘蔗汁0.2mL

5

D

10只

灌喂100%霉变甘蔗汁0.2mL

8


(1)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处理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________(填“会”或“不会”)产生危害。
(3)甘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人体吸收该维生素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4)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   ②迅速到医院救治   ③拨打“120”求救   ④采用催吐等方法自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1-02-22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当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越嚼越甜。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咀嚼馒头变甜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同学们推测咀嚼馒头变得有甜味是因为出现糖分的缘故,据此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步骤1的试管中滴入2~3滴碘液后显蓝色,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补全步骤2中的内容:1组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设置1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③步骤4中,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组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8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燕山区2020-2021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试题
21-22七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10 . 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表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滴加2滴碘液后实验现象
1碎屑2毫升唾液37℃;10分钟
2碎屑2毫升清水37℃;10分钟
3小块2毫升唾液37℃;10分钟
4碎屑2毫升Y0℃;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实验结构发现2号试管变蓝。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分析研究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_号试管,可以模拟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3)为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加了4号试管。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Y应该是_____。结果4号试管变蓝,实验结论是_____
2021-01-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苏科版)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