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泡菜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泡菜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探究食盐水浓度对亚硝酸盐含量和泡菜品质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相关研究(除食盐水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研究流程:

   

评价方法:
依据现代食品科学中感官评价标准对泡菜的色泽、香气和滋味等进行评分研究结果:

组别

食盐水浓度(%)

亚硝酸盐含量(mg/kg)

感官评分

6

0.045

94

8

0.068

90

10

0.089

85

12

0.102

83

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该微生物是细菌,与蘑菇相比,体内_____(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2)制作过程中对泡菜坛密封,是因为该微生物能在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将萝卜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乳酸。
(3)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兴趣小组对每组实验进行了多次重复,并计算各组数据的_____,得到了上述数据。
(4)兴趣小组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建议用萝卜制作泡菜时食盐水的适宜浓度为 6%。他们提出该建议的依据是_____
(5)日常生活中制作泡菜时,通常要加入少量大蒜、姜等香辛原料。兴趣小组欲进一步探究大蒜能否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为此,他们以甲组为对照,又设计了一组实验进行验证,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垫江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日常生活中,酵母菌常被用于发面制作馒头,这是因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酵母菌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馒头的蓬松度与二氧化碳的气体量有关。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酵母菌产生气体量的影响,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记录时间(min)051015202530
15℃下记录液滴的刻度值(mm)0358121620
25℃下记录液滴的刻度值(mm)051116212732

(1)实验中,加入活性酵母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___,冷却,再加入活性酵母的原因是___
(2)上述实验结果还不能得出酵母菌发面制馒头的最适合温度,原因是___。若要使探究结果更有说服力,需要设置更多的温度值进行___实验。
(3)研学小组为了探究在生活中其他发酵食品的制作,参观某酱油厂,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酱油制作流程图。分析回答:米曲霉发酵中加入的大豆、小麦和麦麸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___,为米曲霉提供有机物,据图可知,米曲霉发酵时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
昨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黑山县初中结业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3 .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RHPI)是指经过标准四联抗菌治疗次后仍以失败告终的病例。中医药名方“半夏泻心汤”具有消炎抗菌、保护胃黏膜、调节肠道的作用。本实验探究半夏泻心汤分阶段综合治疗RHPI的效果。科研人员选取122例RHP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成两组。实验过程如下表,并分别统计RHPI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情况(图1)和复感情况(图2)。

第一准备阶段第二准备阶段第三准备阶段
对照组铝碳酸镁片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复方消化酶胶囊
四联抗菌治疗:
阿莫西林胶囊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胶体果胶铋胶囊
克拉霉素片
前两周持续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后两周持续服用胶体
果胶铋胶囊
实验组半夏泻心汤治疗四联抗菌治疗(同上)半夏泻心汤治疗

(1)部分RHPI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的可能原因是___(写出一点)。
(2)本实验选取122例患者应在年龄、病程等特征上保持一致,是为了___;实验组第三巩固阶段要用半夏泻心汤治疗___周。
(3)据图可知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利用半夏泻心汤分阶段综合治疗RHPI___(有效/无效)。
(4)半夏泻心汤中有一味药材是甘草,科研人员想继续探究甘草是否具有杀死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请写出实验思路:___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五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占比最大,亟待对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降解塑料。为探究“淀粉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再分别采用以下三种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组别

处理方式

A

不灭菌,直接接种0.2g淀粉乳酸杆菌

B

不灭菌,不接种淀粉乳酸杆菌

C

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淀粉乳酸杆菌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三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所得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乳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
(2)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3)步骤一表格内C组处理方式中的“冷却”,目的是______;步骤二对A、B、C三组的处理均相同,目的是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能分解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微生物有______
(5)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淀粉乳酸杆菌。该小组又对原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三种突变菌株甲、乙、丙,再将淀粉分成等量的四组,分别加入等量的原有菌株、菌株甲、菌株乙、菌株丙,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分析菌株______分解淀粉能力最强。将这种分解淀粉能力最强的菌株应用于厨余垃圾的处理,取得较好效果。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泡菜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但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致癌性强,危害人体健康。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进行了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过程如下:
①选择等量的新鲜蔬菜(白菜、芹菜、胡萝卜)洗净晾干,切成条状放入干净的泡菜坛中。
②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冷却后的调味汁料(花椒、姜片和辣椒等),淹没蔬菜即可。
③盖上坛盖,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将泡菜坛放在阴凉处。
④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每种泡菜至少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
如图为兴趣小组依据测量结果绘制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
(2)我国《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mg/kg。分析曲线可知,制作的泡菜至少_____天后食用更健康。
(3)选择等量的新鲜蔬菜的目的是_____
(4)实验中每种泡菜至少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
(5)制作泡菜用到的菌种是_____(填一种微生物)。
(6)制作泡菜时,泡菜坛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八年级二模生物试题
6 . 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所需条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取甲、乙、丙、丁四个相同容量的锥形瓶,甲放入50mL矿泉水,四个锥形瓶同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冷却后取出,只有乙瓶中的牛奶腐败变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瓶号加入物质瓶口处理温度
50mL矿泉水不作处理25℃
50mL牛奶不作处理25℃
50mL牛奶不作处理5℃
50mL牛奶用消毒棉球塞住25℃
(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目的是_____
(2)若探究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应选择 _____瓶和 _____瓶进行对照实验;甲瓶和乙瓶比较,说明细菌的生活需要 _____;乙和丁比较,实验的变量是 _____
(3)根据乙和丙的实验结果,请你写出一条保存食品的方法 _____
(4)丙和丁 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为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 _____
(5)19世纪中叶,“微生物学之父”_____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消毒方法即 _____,该方法沿用至今。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7 . 在发酵食品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同学收集了A、B、C、D等4种面包酵母菌种,开展了“比较不同酵母菌种的发酵效果”实验。在4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中分别加入如下表列出的物质,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4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观察气泡多少

组别

物质

温度/℃

现象(气球开始胀大的时间/min)

水+葡萄糖+酵母菌种A

30

10

水+葡萄糖+酵母菌种B

30

18

水+葡萄糖+酵母菌种C

30

15

水+葡萄糖+酵母菌种D

30

12

(1)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为确保变量的单一性,加入物质时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效果最好的酵母菌种是 _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
(3)实验中气球胀大的原理是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了 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8 . 小明同学自己制作了酸奶,制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实验中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______
(3)牛奶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前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将A、B两个玻璃瓶放在30°℃的环境中4~6小时,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5)利用乳酸菌还可以制作哪些食物?请举出一例:____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胆固醇过高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探寻安全有效的方法来减轻胆固醇过高对人体的危害,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
实验一:探究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的体外实验。在体外分离出6株乳酸菌,然后进行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测定,结果如图。

(1)实验一的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体外降低胆固醇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
(2)在小鼠体内,乳酸菌需克服强酸性胃液、高浓度胆盐的肠道环境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筛选出__________的乳酸菌才能开展下一步的体内实验。
实验二:探究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的体内实验。选取30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灌喂实验,5周后检测总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如表。
组别喂养方式总胆固醇(mmol/L)
A正常饮食+水+生理盐水2.98
B?4.57
C高脂饮食+水+乳酸菌3.16

(3)表格中“?”处应填写__________。结合表中数据,实验二的结论是_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探究乳酸菌的__________对降低小鼠胆固醇能力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0 .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占比最大。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
(1)淀粉乳酸杆菌属于___(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特点是___(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2)淀粉乳酸杆菌分解淀粉产生乳酸的大致过程如图:淀粉无法通过___(填细胞结构)直接进入细胞。淀粉乳酸杆菌向细胞外分泌某种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可进一步被分解为乳酸,并释放出___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3)为研究淀粉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Ⅰ.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ABC组),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A组:在培养基上直接放入0.2g淀粉乳酸杆菌
B组:先将培养基高温灭菌20分钟,冷却后再放入0.2g淀粉乳酸杆菌
C组:没有放淀粉乳酸杆菌,也不做任何处理
Ⅱ.将三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小时(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Ⅲ.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发现,培养基中乳酸杆菌的总质量到一定时间之后不再迅速增加。
①“在培养基上直接放入0.2g淀粉乳酸杆菌”,该步骤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哪一步骤?___。其中,C组起___作用。
②若A、C两组为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
③实验中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对淀粉的分解作用___。据图可知,48h时乳酸产量最高的处理方法是___(填字母)组。
④研究人员检测发现,培养基中乳酸杆菌的总质量到一定时间之后不再迅速增加,其可能原因是:___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三模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