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两个基本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洗手液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戴上无菌手套后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中并密封好,然后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请推测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___________馒头。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
(3)用“两个馒头和两个塑料袋”的目的是设置一组_________实验。
(4)“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个步骤?_________
(5)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_________显微镜或_________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本实验中用到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有氧/无氧)条件下把面团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了_________和二氧化碳。
2023-06-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 . 春节前夕,我国北方有蒸馒头的习俗,寓意新年“蒸蒸日上”。下列有关馒头的制作及食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多孔
B.制作馒头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子叶
C.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唾液中含有蛋白酶
D.馒头放久了长出的“绿毛”是细菌形成的菌落
3 . 小明听妈妈说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他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于是邀请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草莓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浸泡溶液及时间

其他条件

保存时间

变质个数

草莓50个

2L蒸馏水,2小时

相同

10天

40个

草莓50个

①,2小时

10天

8个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
(2)选取甲、乙两组新鲜草莓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控制______
(3)设置甲组的作用是______
(4)你认为草莓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6)实验中所用的柚子皮提取液主要来自柚子皮细胞的______中。
2022-10-06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4 . 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生物兴趣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上柱形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___步骤。
(4)本实验除________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
(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物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坚持每天定时观察并作好记录。请认真阅读记录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编号实验材料培养条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1将1个橘子皮平分成2份分别装入塑料袋,然后用线扎紧口袋室温25°C没有霉菌少许霉菌很多霉菌非常多霉菌长满霉菌
2冰箱2°C没有霉菌没有霉菌没有霉菌没有霉菌没有霉菌
(1)生物小组同学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中的橘皮没有长霉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实验1组过程与“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相比较,橘皮相当于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的过程相当于______________步骤,在塑料袋中的橘皮上长出许多白色的绒毛状,这是霉菌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__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发现,实验1组中第四天橘皮的白色绒毛上有青绿色的霉斑。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是下图中的[       ______________,呈青绿色的是[       ______________
   
(4)为避免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的影响,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请指出既能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又能保持其新鲜度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
6 .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时,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放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采集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如在草地、教室、操场等环境中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 5-10 分钟,这过程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
2022-09-13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预习自测
7 . 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请选择正确的排列顺序(       
①配制培养基;②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③接种;④高温灭菌冷却
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
2022-07-11更新 | 473次组卷 | 57卷引用: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021-2022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
8 . 学习细菌和真菌知识之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三位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问题:
李同学: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王同学: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张同学: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1)若以李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B.接种C.观察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张同学的叙述,请你完善实验设计思路:配制A、B两组培养基,A组用没洗的手在培养基上接种,则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放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并观察。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A、B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表面光滑黏稠,且A组培养基上的菌落多于B组,可判断这是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5)你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31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9 . 在“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加入牛奶的目的是提供无机盐
B.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灭菌完成后可立即接种
D.接种后需放在无氧环境下培养
2022-05-02更新 | 315次组卷 | 2卷引用: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022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10 .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的生存空间等。氧气不是细菌生存的必须条件,有些菌不需要氧气:如乳酸菌、甲烷菌、破伤风杆菌。
2022-04-02更新 | 290次组卷 | 3卷引用: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预习自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