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硝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⑦分别对应七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2)③和④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③___________(填“>”或“<”)④。
(3)⑤和⑦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键。
(4)Cu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5-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卷三
2 . 合成氨以及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时,产生的主要气体为___________(填“”或“NO”)。
(2)物质A不可能为___________(填“”或“”)。
(3)浓硝酸见光易分解,通常应保存在___________(填“棕色”或“无色”)试剂瓶中。
(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以缓解大气中CO、NO污染问题。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molCO,在2min末测得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
①2min末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催化剂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2024-05-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卷三
3 . 小组同学探究与水的反应。
在注射器中充入,然后吸入10mL水,用乳胶管和弹簧夹封住管口,振荡注射器,静置,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一天后,无色气体明显增多,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打开弹簧夹,吸入空气后夹上弹簧夹,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的原因:_______
(2)进一步探究无色气体增多的原因。
【查阅资料】
ⅰ.与水反应:不稳定,分解产生气体。
ⅱ.能与KI反应生成
【提出猜想】溶液A中含有
【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液体颜色变为浅红色

溶液颜色仍为无色

溶液颜色变为蓝色

①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_
②实验Ⅱ中选择溶液的依据是_______(填字母)。
a.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
b.溶液有颜色,反应前后溶液颜色有变化
③甲同学认为,实验Ⅲ不能证明溶液A中含有,理由是_______
【实验反思】
本实验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了分解产生气体,且速率较小。
2024-05-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
4 . 无机物A~C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为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稀HNO3与Cu反应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在该反应中,HNO3表现出酸性和强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23-09-23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西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一氧化氮的性质,欲选用下列实验装置来制取一氧化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图中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氮,选用仪器连接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
(2)现欲用溶液配制溶液时,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外,还必须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3)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就可以和铜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采用了微热的方法,目的是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该小组同学发现在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请你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5)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目前,汽车尾气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汽车尾气中的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取铜与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假设其组成仅为)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则该硝酸中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023-06-29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6 . 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可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②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的______会污染环境。
④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D的浓溶液,迅速搅拌,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生成含有B的刺激性气味气体。上述实验现象表明D的浓溶液具有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③将32.64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D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和C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则该硝酸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023-06-16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天津市河北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练习化学试题
7 . 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的实验(夹持装置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浓硝酸一般盛放在_______色试剂瓶中。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3)连接装置后,首先应检查装置的_______
(4)反应开始后,铜丝逐渐变细,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2023-05-16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2021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补考试题
8 . 某同学研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良好)。
步骤I步骤II步骤III

如图组装仪器并加入药品,分液漏斗旋塞关闭,U型管左侧无气体将铜丝下移,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侧产生无色气体,溶液逐渐变蓝,当液面低于铜丝时,反应逐渐停止将铜丝上移,打开分液漏斗旋塞,U型管内气体进入分液漏斗立即变为红棕色,待气体全部进入分液漏斗后关闭旋塞
(1)HNO3中的氮元素为+5价,是氮元素的最高价态,HNO3具有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步骤III中分液漏斗内的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
(3)补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Cu+8HNO3(稀)=3Cu(NO3)2+_______↑+4H2O

(4)上述实验过程中,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9 . 已知A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气体,D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由A到D的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电子式为_______,物质D的分子式为_______
(2)“合成”需要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吸收”中通入过量O2的目的是_______
(4)工业上贮存物质D的浓溶液可选择的罐体材料为(填标号)_______
a.银        b.铜        c.铝        d.锌
2022-06-24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化学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10 . 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常温下B、D、F、G、I、J是气体,F、G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碱性气体;A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E是一种黑色氧化物,H是紫红色金属单质(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省略)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是_______;X物质是_______;K物质是_______(均写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①中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F,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
(5)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并探究其性质。

①大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请将方框中的收集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解释采用这种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
③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乙同学认为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
2022-06-17更新 | 6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