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1 . 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充入发生如下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探究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实验测得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ⅰ.起始投料比均为2:3;
ⅱ.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物质具有的总面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Ⅱ曲线证明催化剂比表面积对上述反应有影响
B.Ⅱ中的平衡转化率为50%
C.在Ⅲ的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D.min,Ⅲ中平均反应速率
2024-02-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2 . 为证明形成络离子(络合物)可促使铜与酸置换出氢气反应的发生,进行下列实验。已知能与形成络离子,与双硫腙(,二元弱酸)形成络合物,与(用表示,忽略其电离出的)形成络合物

编号

8溶液

铜粉

加入某种物质

实验现象

I

10

6.4g

无现象

II

10

6.4g

0.1固体

有气泡

III

10

6.4g

0.2双硫腙固体

有气泡,比实验II密集

IV

10

6.4g

0.224L(标况下)

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I作对照组
B.实验IV中无气泡产生
C.实验III比实验II气泡密集的原因可能是实验III中的浓度比实验II中的大
D.实验I和实验II、实验I和实验III均能证明形成络合物可促进铜与酸的反应
2023-02-09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趋势4 创新探究类实验
3 . 一定条件下,可催化在水中发生反应,过程分为两步
i.
ⅱ.
某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上述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如图),
已知:(1)试管①中是的稀溶液;②③④中是的饱和溶液
(2)四组实验中溶液出现混浊所用时间:①>②>③>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②可探究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①③可证明酸性条件下的催化效果更好
C.实验④开始加入,发生反应ⅱ生成,加快了反应速率
D.总反应为:
2023-12-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夹持装置略去)。
   
查阅资料:①H2C2O4为二元弱酸。
②溶液浓度越大,越不利于气体的扩散。
(1)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__
(4)若以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气体体积作为反应速率的观测指标,则量筒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A.饱和NaHCO3溶液B.饱和NaCl溶液C.水D.饱和Na2CO3溶液
(5)探究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KMnO4溶液H2C2O4溶液H2SO4溶液褪色时间
c/(mol·L-1)V/mLc/(mol·L-1)V/mLc/(mol·L-1)t/s
10.0054.00.22.00.120307
20.0204.00.22.00.120545
30.0104.00.52.00.120201
40.0104.00.72.00.120163
50.0104.00.92.00.120360
60.0104.01.02.0c1512
①c1=___________
②某同学从实验1和2的褪色时间分析出实验2的反应速率小于实验1,请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
③结合实验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其他条件不变时,c(H2C2O4)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B.其他条件不变时,当c(H2C2O4)为0.8mol·L-1,褪色时间一定介于163s至360s之间
C.实验5中v(H2C2O4)=0.15mol·L-1·min-1
D.其他条件不变时,当c(H2C2O4)>0.9mol·L-1,溶液浓度增大,不利于CO2扩散,可能导致褪色时间延长
(6)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请以实验1为对照组,设计实验方案证明Mn2+的催化作用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NaHSO3溶液反应速率的因素,该小组设计如表实验方案。
实验V(NaHSO3)/mL
c=0.2mol·L-1
V(KMnO4)/mL
c=0.1mol·L-1
V(H2SO4)/mL
c=0.6mol·L-1
V(MnSO4)/mL
c=0.1mol·L-1
V(H2O)mL褪色时间
t/min
13.02.01.00.02.08
23.02.02.00.0a6
34.02.02.00.00.04
43.02.01.00.5b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0,b=1.5
B.实验3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这段时间内反应速率v(MnO4)=0.00625mol/(L。min)
C.实验证明MnSO4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23-09-07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19-20高三·浙江·阶段练习
6 . 用Na2FeO4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为研究其降解效果,设计如图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的浓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温度/KpH
2981
3101
2987
2981
A.实验①在0~15min内M的降解速率为1.33×10-5mol•L-1•min-1
B.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降解速率增大
C.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③证明pH越高,越不利于M的降解
D.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④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快
2021-06-06更新 | 317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新东方】53.
7 . 将浓度均为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反应分A、B两步进行。
反应A:
反应B:……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溶液中加入溶液和试剂X,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___________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
用量/mL
实验序号
溶液溶液溶液KI溶液
(含淀粉)
实验Ⅱ54830
实验Ⅲ52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实验Ⅲ是
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IV。(溶液浓度均为)
用量/mL
实验序号
溶液溶液溶液KI溶液(含淀粉)
实脸IV44930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IV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3-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含氮物质是一类常见物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1)实验室中,采用一定浓度的NaNO2溶液和NH4Cl溶液作为反应物,通过加热制备少量N2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收集N2的方法是_______(填标号)。
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上述反应的速率与c(NaNO2)的关系
实验编号溶液体积/mL收集1.0mLN2所用时间/s
NaNO2溶液NH4Cl溶液醋酸
14.04.04.08.0334
2V14.04.0V3150
38.04.04.04.083
412.04.04.00.038
③V1=_______,V3=_______
④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k为反应速率常数。根据上述实验数据,m=_______(填整数)。
(2)“侯氏制碱法”是中国人的骄傲,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副产物。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在实验室中制备少量NaHCO3,使用的装置如下图:

装置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d(填接口序号);由该装置可知,该实验中制备NH3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将1.0mol·L-1NaNO2溶液滴入pH=0.5的1.0mol·L-1FeSO4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为棕色,而不是预期的黄色。于是他们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查阅资料常温下,[Fe(NO)]2+在溶液中能稳定存在,溶液为棕色,受热分解释放出NO。
②提出猜想溶液的棕色来源于[Fe(NO)]2+,且[Fe(NO)]2+的颜色掩盖了Fe3+的黄色。
③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编号56
操作方法取上述滴有NaNO2溶液的棕色混合液,向其中滴加稀KSCN溶液取上述棕色混合液,按下图所示加热

④实验现象及分析
i.实验5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Fe3+的来源是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
ii.实验6观察到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溶液呈棕色是因为存在[Fe(NO)]2+,且其颜色掩盖了Fe3+的黄色。
2024-05-1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9 . 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
实验
目的
测定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测定H2C2O4溶液的浓度比较AgCl和Ag2S溶解度大小证明Fe能在该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
实验
装置

取铁电极附近溶液滴加铁氰化钾
A.AB.BC.CD.D
2024-01-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根据褪色时间来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往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同体积、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再分别加入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
B比较的催化效果向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浓度的溶液,观察气体产生的速度
C证明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向5mLKI溶液中滴加1mL溶液,振荡,用苯多次萃取后,取水层分装在两支试管,向其中一支滴加几滴KSCN溶液,对比两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D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将5mL溶液和5mL溶液混合后,均分至两支试管,一支放入冷水中,另一支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A.AB.BC.CD.D
2023-11-1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区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