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商和西周有关血缘关系的描述。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时间王室与方国/诸侯国的关系
不一定有血缘关系
西周大都存在血缘关系
A.联姻建构了政治体系B.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在加强
C.诸侯国兼并战争频繁D.最高统治集团实现权力集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由于是以周王朝为核心的部族联盟灭掉了商朝,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由此形成了以“封邦建国,屏藩周室”为核心的分封思想。全国各地被成百上千个邦国所分割,他们虽然名义上有一个共主—周天子,可在邦国之内却独立行使统治权,兵役、劳役等事项周天子无权过问。而秦末汉初之时形成的新型分封思想,则是主张分封制、郡县制并存的一种政权构建方式。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像西周的邦国那样保持行政上的独立完整性,总是或多或少地要受中央政权的干预与制约。此外,新型分封思想主张下的诸侯分封仅限于同姓子弟,而西周时期旧的分封思想则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功臣、先代贵族后裔。几十年后,“七国之乱”爆发,分封的诸侯国由此经历了大的转变。

——摘编自刘文超《试论秦末汉初的新型分封思想》

材料二   《史记·秦本纪》中曰:"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其国家的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是一种"中央二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群上的差异。郡县控制了地方,有利于集权和统一。

——摘编自王震中《“大一统”思想的由来与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分封制与汉初的封国制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郡县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3 . 周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卫国,镇抚殷遗民;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太公望受封于齐国,作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镇;成王之弟唐叔受封于晋国,以与北方戎狄部落周旋;在江汉平原还建立了一些姬姓国家,以为南方的屏藩。由此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旨在
A.封邦建国,拱卫王室B.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
C.方便交通,增加财富D.增加周王所属的人口
2022-02-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卿大夫有助祭的义务,并通过助祭活动接受上一级君主的政命或政事,即“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受命焉,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权力依血缘关系建构B.宗法观念渗透到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
C.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D.分封制利于加强各级政权的隶属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人把统治区域划分为“国”与“野”:“国”为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者居于其中;“野”分布着被征服族的农村公社或氏族部落,居住者主要为夏商等族之后。“国人”有参政、当兵和受教育的权利,“野人”则没有。这体现出分封制下
A.被统治者受剥削程度具有一致性B.“国人”对“野人”剥削严重
C.生产力进步导致贫富差距拉大D.阶级矛盾和城乡差别较为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659次组卷 | 216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