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政事堂为政府最高机构,凡皇帝命令需经政事堂群相会议正式通过方可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政事堂印章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则被认为违法。这表明
A.古代政治制度日益成熟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
C.分权与制衡体制的形成D.宰相擅权现象越发严重
2021-05-25更新 | 437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伟大的革命斗争中,结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革命伟大胜利的基础上,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了第一届全体会议,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正如宪法序言中所说,“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54年12月)

材料二


——选编自《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国以来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021-04-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选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是
A.创立三公九卿制B.设置十三部刺史
C.完善三省六部制D.实行科举制
2021-04-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出现这种现象是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宗法制的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2021-04-27更新 | 469次组卷 | 80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   毛泽东《七律·长征》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它(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1)根据长征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和地点?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局面改变的原因有哪些?
(2)对材料三中“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思考今天我们可以继承哪些长征精神?
2021-04-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5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散发出青春的活力。

——摘自吴玉章《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

材料四   五四运动的大功劳,是解放思想。我自己就解放了思想。我抛弃了从前书不读秦汉以下,文章以骈体为正宗信条,把从前读过的经史子集统统置于高阁,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浏览欧洲十九世纪各派的文艺思潮,并努力翻译、介绍,这都是受了五四时期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的影响。只有看得多,才能比较,才能分辨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只有这样自己探索出来的正确东西,自己才真正受用。

——摘自茅盾《五四运动回忆录》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7 . 了解历史事件,需要掌握事件的各个要素。下图是某历史事件的相关要素,据此可知,该事件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
8 .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
A.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B.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使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
9 . 1954年,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64年,中国和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进入21世纪,中国发起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这说明
A.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
C.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D.和平外交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三省制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逐渐成为权力中枢: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这一演变主要说明了
A.相权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相权结构完善削弱了皇权
C.君主专制日渐强化的趋势D.君相权共存机制逐渐完善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