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3 道试题
1 . 17世纪时,法国思想家拉·布吕耶尔提出“专制之下无祖国”,祖国是所有公民为着共同利益组成的结合体。西耶斯也说:“第三等级就是民族,就是国家。”他们主张(     
A.以王权为旗帜,形成民族国家B.以理性为指导,力倡主权在民
C.以人性为基础,反对君主专制D.以新教为支撑,推翻神权专制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和古代医家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殷墟卜辞》中有针刺治病的卜辞2条,艾灸治病的卜辞5条等。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有的外治理论,既是对前人零散外治经验的总结,更是成为后世如外科、骨伤等诸多专科理论体系建立的重要来源。唐代外治法的运用更加广泛,中医外治也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外治方达1200余首,外治法50多种,尤其在妇科、儿科疾病中使用了大量药物外治法。宋代随着印刷、造纸业的进步,医家著述开始大量增多;另外,由于医政改革,官方统一编写综合性著作,并对大量医籍系统地校订和整理,推动中医外治法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创新。明清时期,中医外治法不仅在中药外治方面有了更多的突破,同时伴随着体表手术的发展,还出现了适用于手术的外治器具。

——王鹏《中医外治法历史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

材料二:民国初期,经历了近代半个多世纪的耻辱之后,许多人认为只采用西方技术与政治制度是不会成功的,要让中国走向富强就必须在思想和观念上彻底西化。新文化的发起者陈独秀曾指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新文化运动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冲击了中医。在当时的那种氛围下,作为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医自然被认为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绊脚石。随着对西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发现西医借助近代科学技术,在临床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相对而言,中医则几乎徘徊不前。西医飞速发展,不断攻克医学难题,而中医却没表现出这类似的特质,这让人们对中医感到更加不满。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中医走向衰落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过程。

——郎栋《质疑,被边缘化到被否定———近代中医衰落的历史轨迹》

材料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二十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医外治法发展的特点并指出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近代中医走向衰落的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中医发展的有利条件。
2023-03-01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曾说过“士志于道”“君子谋道不谋食”。他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 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这些言论反映了(   
A.士阶层对道的探索B.士阶层的价值定位
C.儒者们的高行美德D.百家之道趋于统一
2023-02-27更新 | 56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有历史学家指出,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晚清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学术上的调和折衷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色。下列能佐证此观点的思想主张是(     
A.革命派的“民主共和”B.抵抗派的“师夷长技”
C.维新派的“君主立宪”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7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一套涵盖初高中阶段数学、物理、化学绝大多数知识点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再版发行,考生们纷纷抢购。其主要原因是(       
A.印刷技术突飞猛进B.高中招生急剧增加
C.政策调整拉动需求D.改革开放解放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说过:“金子和银子都不能使人好一些,而有智慧的人的思想却能使人富有美德。”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推崇理性思维B.强调道德的相对性
C.反对追求财富D.重视人的尊严
7 . 下图所示为美国画家施尔德·哈森于1885年创作的作品《波士顿的雨天》。针对此作品,施尔德·哈森说道:“这条潮湿的路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漂亮,并捕捉了过往人员和车辆的反射倒影。”该作品的绘画风格是(     
A.印象主义B.新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8年9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首次用“人民民主专政”代替“工农民主专政”。他说:“我们政权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但不仅仅是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转变(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纠正了左倾错误的影响
C.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任务完成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023-02-19更新 | 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艺术异彩纷呈。作者的自由个性与思想活跃反映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内容多为抄经之作,从王羲之的小楷作品《佛遗教经》到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金刚经》碑展示的“颜筋柳骨”,楷书书体皆各领风骚、自成一派、极具个性。这一书法现象(     
A.体现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艺术创作风格的融合
B.反映书法创作与佛教传播相互影响的文化特征
C.促成雕版印刷术的兴起、佛教传播渐趋本土化
D.有助于统治者实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
2023-02-19更新 | 1168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热身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给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的旗帜己成军阀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这表明毛泽东(     
A.民主革命思想的最终形成B.已经探索出了新的革命道路
C.强调重视军队和政权建设D.主张以工农运动为工作中心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