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细节,指出它反映的中国古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文物细节及历史现象,对该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博斯年(1896-1950年),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3岁开蒙,11岁读毕十三经,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受胡适影响,和极参加新文化运动,认为“觉得欧美的东西都是好的,固然是荒谬极了;但极端的崇外,却未尝不可”。20年代学成归国后,倾全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出“不分东方与西方真理只有一个”的文化观。“建设科学的东方学”,开创了中国传统学术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二受欧洲兰克实证主义史学和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提出“史学只是史料学”观点,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对殷墟进行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甲骨文和殷商文物;对明清大内档案进行抢救、整理与编目;撰写《东北史纲》,创办《独立评论》,积极为抗战服务,有“学林霸才”的美誉。

——摘编自焦润明《博斯年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斯年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傅斯年对中国史学研究的贡献。

2018-03-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可分为祖先被神灵化的“神话时代”、回归人述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的“传说时代”、有文字可查又有实物验证的“信史时代”。一般认为商朝是信史时代的开始,其理由是(       
A.商朝的历史有甲骨文明确和完整的记载
B.历史研究的根本依据是考古发现,殷墟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文物
C.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商朝以前的历史只有口头传说
D.商朝之前的古文献记载必须得到考古文物印证才能被证明是信史
2015-11-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邻水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晚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涉及了一些机床生产工具,其中,加工玉器的琢玉车最具代表性。从配图来看,它是一种磨床,其工作原理是靠足踏板带动皮条连着的圆盘运动。……考古文物上的车削痕迹间接证明中国古代存在着比琢玉车更为复杂的机床,但很难想象诸如《天工开物》之类集大成的文献不予收录。同时,明清之际官营作坊对技术的垄断使得一些复杂工艺难以流传。

——摘编自陆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

材料二代表欧洲17世纪机床工艺水平的心轴车床由一个或多个复杂的短螺杆控制,这些螺杆能在工件上来回移动几英寸,而固定刀具支架可以配合引导螺杆精准地旋切小工件。……16—17世纪的欧洲,各种有关机械设计草图都能呈现并流传,一些书籍甚至记录了古希腊机械制造的细节。……18、19世纪之交,欧洲的机床技师之间曾经广泛存在着雇员——雇主关系,其成员彼此之间互相传授行业秘密,经验因之不断积累,创造性思想亦由此得到激发。例如,英国机床行业的发明家群体俨形成了一个行业师徒性质的“布拉默世系”。

——摘编自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中西方机床工艺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部分学者认为,“16—18世纪中西方机床工艺的差异导致彼此‘分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考古发掘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3/92年—前59年)墓,出土有两枚印章(见下图),还有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印章沿用了秦统一文字的字体
B.精美器皿大多出自田庄手工业
C.竹简木牍可能记载有佛教经典
D.王国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6 . 15世纪后期意大利人比昂多开始使用“中世纪”一词,斥之为“黑暗时代”,并为人们普遍接受。19世纪许多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对“中世纪”的负面观念开始转变。20世纪中期,考古学的进展和学者的研究,使得“黑暗时代”不再是一个合适的词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历史事实具有不确定性B.中世纪孕育了近代文明
C.借助考古才能抵近真相D.后世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2020-05-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1957年陕西出土了西汉晚期的“灞桥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西汉时期的地图古纸。这些发现把我国造纸术的发明时间向前推进到西汉。由此可见
A.历史史实不具有客观性
B.考古发现的史料才是第一手史料
C.考古发现可以推动历史认识的发展
D.考古学的唯一使命是证明史实是否准确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有竹书《论语·知道》篇,据专家考证,它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下列内容最不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A.“仁”
B.“齐物”
C.“有教无类”
D.“克己复礼”
9 . 从图的秦印、汉瓦与画像石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①秦印中的文字多为小篆   ②汉瓦中多为篆、隶字体   
③东汉画像砖反映出当时牛耕的景象   ④文物反映着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状况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0-01-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了西汉初年纸质地图(见如图)。它的出现,对研究我国的造纸起源、造纸用料、造纸技术等具有重大价值。此实物能够说明

A.中国古代最早的纸质地图B.中国造纸术始于西汉
C.西汉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纸D.中国造纸起源于甘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