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如图为太平天国发行的货币。这表明太平天国(     
A.斗争精神强烈B.维护封建纲常C.商品经济繁荣D.继承历史传统
2022-07-27更新 | 42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地丁、漕粮由地方各级官吏按朝廷规定的税额和办法征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由于军饷所需,督抚对地丁、漕粮千方百计截留或奏请移作军饷。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甚至径自改变征收办法,或以新的名目增加税额。这反映了(     
A.地方官吏不谙近代财政体制B.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弱化
C.地方政权机构逐步发生变异D.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在不断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谈到太平天国时指出:他们太不懂政治,占了南京十多年,在制度上几乎丝毫没有建树。他们比较象样的是军制,但始终未觉悟到水师之重要。他们到处焚毁孔庙,孔子的书被称为妖书……即使当时没有曾国藩、左宗棠,洪杨还是要失败。该学者意在说明太平天国(     
A.忽视制度建设B.摒弃传统思想C.具有阶级局限性D.放弃水师建设
2020高二上·内蒙古·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毛泽东曾经指出,“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这是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这从本质上说明
A.洪秀全起义缺乏群众基础B.洪秀全试图利用宗教思想发动民众
C.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D.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022-05-31更新 | 12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02讲国家出路的探索(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清代,户部银库“为天下财赋总汇”“各省岁输田赋、漕赋、盐课、关税、杂赋”,除存留本省支用、协济不足省份外,“凡起运至京者咸入焉”,执行着类似“国库”的功能。由表1可知,清政府支出剧增从而遭遇严重的财政危机的主要事件是(       
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管收除在银数及各省解部饷鞘数量情况             单位:万两
年份旧管银数新收银数解部饷鞘数量开除银数实在银数
咸丰元年844.0962850.8529约6095鞘、500匣956.9910737.9581
咸丰二年737.9581836.1837约3661鞘、220匣1032.6172541.5246
咸丰三年541.5246475.3397约2543鞘、130匣847.1746169.6897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2022-05-28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太平天国雇佣外国人训练军队,组织“洋枪队”,设立“洋炮馆”。英军舰长费士邦到镇江访问,太平军将领罗大纲对他表示欢迎,并告诉他说:将来外国人可以随便使用汽船、铁路、电线及其他西洋机器而无碍”。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与列强合作共同镇压革命B.揭开了中国洋务运动的序幕
C.带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D.一定程度上顺应近代化潮流
2022-05-24更新 | 753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太平天国具有崇高的民族自尊心,实行了独立自主的爱国政策,在这个基础上,欢迎外国人往来贸易,宣布“彼此通商,理所当然”,即使在革命后期仍然一复如初地宣布:“服从通商,原无禁令……仍即照常来此交易"。唯对鸦片深恶而痛绝,严禁进口。这种行为
A.能够获取英、美等国的支持B.体现太平天国运动的反侵略
C.是《资政新篇》的具体实践D.是顺应当时农民愿望的结果
2022-05-16更新 | 4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考全国卷命题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这场革命”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起晚清中央权力下移D.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022-05-12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863年,英国公使普鲁斯向“常胜军”头目戈登说:“夺回苏州,肃清产丝区和运河沿岸,这就是我们的利益所关,”这表明当时
A.农民起义直接冲击了中外贸易B.英军试图割占中国江浙一带
C.运河沿岸为生丝外贸重要产区D.经济利益是中外勾结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京师,咸丰帝北走承德时曾谕令曾国藩等人即日率师勤王,而李鸿章认为“夷氛已迫,入卫实属空言,三国连衡,不过金帛议和,断无他变”,主张“按兵请旨,且无稍动”。这表明
A.清王朝中央集权面临危机B.李鸿章对抵御列强的入侵胸有成竹
C.曾、李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