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022-06-09更新 | 12763次组卷 | 73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4也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北宋时期,商业发达,市民文化兴盛。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D.农业生产商品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乾隆年间,在江西赣州苎麻产区,福建商人于春天发放苎钱,到夏季收获时将苎麻运走;在盛产棉布的无锡,一些商人开设棉花庄,专门以棉花向小生产者换取棉布。由此可见当时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
C.区域间长途贩运开始兴起D.手工业的生产规模扩大
2022-06-01更新 | 378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宋代城市的市场交易己从固定的“市”渗透透到“坊”,渗透到城墙内的每一个角落,并扩展至城墙外,连城墙外的附郭草市也被纳入城市市场之中。由此,不少附郭草市脱离了乡村管辖制度,并入以坊、厢管辖的城市体例。这表明宋代
A.城乡经济呈现出一体化趋势B.官府对商业的管控更加严厉
C.城市市场空间布局发生巨变D.城市治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宋代农村劳动力按其流动的方式和方向,大体可形象地归纳为“候鸟式”“风筝式”“鱼跃式”三种模式。但无论“候鸟式”“风筝式”抑或“鱼跃式”,从土地上“溢出”的农村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合理流动,被有效地吸收进非农产业之中。这表明宋代
A.劳动力商品化明显B.人身依附关系严密
C.城乡经济联系松弛D.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6 . 历史学家王家范指出:“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传统中国没能通向‘现代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自然经济阻碍B.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手工业技术的缺陷D.城市布局不利于商业发展
7 . 唐代的扬州有“雄富甲天下”的美名。古人言“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城能够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之一,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位于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B.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政府放弃对商业活动的监管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2022-05-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铁路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浙江湖州已经“公私仰给,唯蚕务是赖”“湖扩已半为桑田”;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隆庆初年,明朝政府部分开放“海禁”;万历二十二年,正式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明朝中后期,民间海外贸易一度活跃,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商品的流通范围,货币流通开始以白银为主。

材料三   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食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摘编自肖国华《李贽的“儒学情结”》


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理”的认识,并说明产生这一认识的经济和思想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人姚叔祥在《见织编》中记载∶"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如室必有席,杭之长安织也。……他如饶之瓷器,湖之丝棉,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这反映出,明代
A.手工业生产形成区域特色B.社会生产分工严密详细
C.政府已放弃了"海禁"政策D.对外贸易领先世界各国
2022-05-08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代,两浙西路的秀州农村,小农家庭“布缕菽粟,鸡豚狗彘百物皆售”。每逢春冬农闲季节,他们则“为工、为匠、为刀镊、为负贩”;福建路山多田少,农民“多费良田,以种瓜植蔗”“虽上熟之年,犹仰客舟兴贩二广及浙西米前来出粜”。上述现象共同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B.农民破产现象严重
C.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D.土地种植结构失衡
2022-04-26更新 | 374次组卷 | 10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