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反映了宋代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由此可知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B.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C.经济作物种植成为主流D.江南农业多样化经营
2023-02-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汉代的部分画像石、画像砖拓片,表现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B.城市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C.对外交往交流深入开展D.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3 . 明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这说明(     
A.营建城市形成定制B.住宅布局主次分明
C.民居设计体现长幼有序D.等级观念影响民居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中国商人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中国商人的品质得益于(     
A.儒学思想的熏陶B.政府法令的约束
C.外来竞争的压力D.商业利润的驱动
5 . 福建海澄县番舶税额,明万历四年,“至万金”;万历二十一年,“累增至二万有余”;万历二十二年,“骤溢至二万九千有奇”,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一现象说明(     
A.朝贡贸易获利丰厚B.海禁政策遭到废弃
C.关税成为经济支柱D.海外贸易有所扩大
2023-01-15更新 | 1324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经济、政治、社会、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新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及宋代初期,占城稻被广泛引入长江流域,它一年可有两熟,甚至三熟,而且产量比一年一熟的小麦要高一倍,从而引发了一场“粮食革命”。自占城稻被广泛引进之后,适合种植的江南地区终于确立了经济中心的地位,“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摘编自吴晓波《浩荡两千年》

材料二   宋代在婚聘上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种重门阀世族,而看金榜题名之人;二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利益。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斥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王家范、张耕华《大学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初“粮食革命”的主要表现,简述其对中国经济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社会的新变化。并用一句话概括宋代经济发展对社会变化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儒家学者重新解释儒学经典的现实意图,并指出“理”的内涵及主要获取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南宋《夷坚志》描绘了临安城中:瓦市有“卖冻鱼吴翁”;太庙前徐道寿在此居住,“以鬻香为业”;清晨街头“有卖豆乳者来,数女妇从宅出就买”等场景。这有助于了解宋代(     
A.海外贸易交流的繁荣B.摒弃了重农抑商思想
C.经济重心开始了南移D.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2023-01-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明朝前中期朝贡次数统计表。图中数据急剧下降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国家政策的调整
C.西方列强的入侵D.宗藩体系的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借贷、质、押、典当、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比较普遍,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便钱等信用票据大量流通。据此可知宋代商业信用的发展(     
A.有利于缩短商品交易周期B.扩大了货币的数量和种类
C.干扰了民众的经济生活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开支
10 . 唐宋以来的城市发展展现出一种新的城市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都城汴京最繁荣的商业街是宣德门东的潘楼街、土市子一带,州桥东的相国寺一带等。潘楼街一带是金融中心。金银交易的发达和交子、会子等货币的发达,正说明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相国寺位于城市繁华区,正在汴河北岸,交通便利,因而形成大的交易市场。城内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

——摘编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

材料二   晚唐以来商业中心兴起,至两宋而大盛,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城市发展的新起点,即商业镇的出现。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它们中的大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当发展至一定规模时,政府便赋予它新的城市行政身份。不少镇是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出现的,如在开封府便有31个镇,河南府有22个镇,大名府有20个镇,成都府有19个镇。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汴京城市发展繁荣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商业市镇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3-01-03更新 | 289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