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9 道试题
1 . 宋代,一日两餐的传统饮食制度发生改变,变为一日三餐。酒店夜间营业成为刚需,夜市由原来的非法交易,成为合法经营。这主要是因为
A.政府职能的转变B.农作物种类增多
C.人们生活习惯改变D.商品经济的发展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设机构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摘自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二   胡椒原产于印度……对胡椒味道的迷恋,让西方国家大力支持海外探险,开拓水上贸易线路……从达伽马开启欧洲到印度的海上线路、郑和下西洋多次到达胡椒港,到英国、荷兰相继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再到美国建国初期依靠香料贸易充实国库,胡椒的流通见证了大航海时代帝国的崛起与世贸易的发展。围绕小小胡椒,一部纷繁的贸易史就此展开。

——整编自【美】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材料三   统一的世界市场的总体形成大约经历了400多年的时间。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60年代是世界市场的初级阶段,这时世界市场的地理范围是有限的。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迅猛发展的时期,这时期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它促进了国际专业化分工及国际贸易的深化。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这时期的世界市场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

——整编自栾文莲《全球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胡椒的全球史”所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推动世界市场“迅猛发展”的因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都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摘编自张正明《晋商与经营文化》

材料二   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明代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年间,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到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摘自《清世宗实录》


(1)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有何反映?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分析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2022-01-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天圣元年(1023年),因现实需要,官方成立专门的纸币发行れ构“益州交子务”,将交子固定面额,以铁钱作为发行的准备金,规定了每张交子的使用年限为两年或三年宋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困难和军费供给不足的问题,大量增印纸币,准备金却不足,同时将交子的使用期限延长至四年,导致纸币贬值、物价高涨,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交子甚至贬值为原来的百分之一。

——摘编自郭政《试论宋朝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材料二 全面内战爆发后,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月纸币发行量相当于1937年的47万倍。同时,投机商人纷纷抢购物资,囤积居奇,进行黑市贸易。随之而来的就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从上海的米价来看,每担大米1月份值法币150万元,5月份值580万元,8月份值6500万元。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材料三 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财政困难,物价飞涨。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出现物价飞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物价飞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稳定物价的措施,并简析稳定物价的意义。
5 . 《唐会要》记载:“非三品以上,及坊内三绝(住房的门面对坊墙),不合辄向街开门。各逐便宜,无所拘限。因循既久,约勒甚难。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材料表明唐朝
A.市坊的限界被完全打破B.坊市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C.经商时间不受政府约束D.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界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在四川出土的汉代酒肆画像砖,画面上“前店后坊”(当街卖酒、后台汇集原料酿酒)的场景依稀可辨;画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直观地呈现了汉代人的物质生活。对画中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汉代
A.商业突破了严格的时空限制B.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
C.重农抑商的政策出现了松动D.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市场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仁宗年间,司马光在奏疏中指出:“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哲宗年间,时任天台县令的郑至道认为士农工商“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户部尚书蔡京说:“商农相因以为生者也。”这反映出北宋中后期
A.“不抑兼并”政策强化B.王安石变法影响深远
C.士大夫逐利观念盛行D.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由明朝中期到清代,在全国范围出现了一大批以商品经济活动为主的商业城镇,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不仅在国内相当发达,海外贸易也有相关程度的进展。明前期,政府是这些贸易的主体,而到明中期以后,自由的民间贸易迅速发展,且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明清时期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纸币开始出现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   ④商人群体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战国时期不同货币的主要流通区域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可知,当时
A.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发展B.各国大都推行重商政策
C.各诸侯国商业走向分裂D.地理位置影响货币流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清时期,国内市场上的商品布绝大部分是农家自用有余而拿来交换的。即使在棉织品的集中产区松江等地,为市场而生产的织户,也多是为买而卖,以换取粮食、日用品,或缴租还债。由此可知,当时
A.工商业发展环境宽松B.农民生活极端贫困
C.民间纺织业发展有限D.商品交换并不活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