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8 道试题
1 . 下表是宋代部分学者留下的史料。据此可知宋代
材料来源
僦屋出钱号日痴钱,故赁取值者,京师人指为钱井经商陶谷《清异录》
开封“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杨侃《皇畿赋》
自村疃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洪迈《容斋续笔》
杭州“城郭广阔,户口繁伙。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吴自牧《梦粱录》
A.城市建设布局紧凑B.人口的流动规模大
C.城市经济效应增强D.城乡经济呈一体化
2 . 下面图文是关于中国古代某一城市的史料。下列对这一城市的的描述,与史实相符合的有

①城中的居住区与商业区明显分开   ②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③出现说书等娱乐兼营商业场所   ④到了晚上,一片灯火通明,人流如潮,叫卖之声不绝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4-12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751年,中国唐朝军队与大食军队发生战争,唐军失败,杜环被俘,他最远可能到达北非。十多年后,杜环回国,他把经历写成《经行记》。元朝时,汪大渊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北非和东非沿海地区,并在《岛夷志略》中留下相关记载。材料能证明
A.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B.郑和最先开辟了中国沟通非洲的航路
C.《经行记》是最早的记载中非交往的史料D.书中均能查到印加人农业生产的情况
4 . 如表为唐朝前期人口增长数量与后人考证情况对比表。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唐朝纪年公元纪年跨越年度史书记载户口数考证人口数年均增长率(%)
户数口数
高祖武德七年624年200000015375920
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15308000013280000177895839.70
高宗永徽三年652年1338000002090000012.37
中宗神龙元年705年536156141371400004085000012.19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358412871484436096400000012.62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15891470952919309742500009.89

A.唐朝前、中期农业经济持续发展B.史料记载数据比后期考证更准确
C.经济重心南移促使人口持续增长D.安史之乱导致人口数量增长放缓
5 . 下表是宋代部分学者留下的史料。据此可知宋代
A.城市建设布局紧凑B.人口的流动规模大
C.城市经济效应增强D.城乡经济呈一体化
2021-08-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2022届新高三8月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6 . 自南宋至清朝,《白蛇传》故事情节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白蛇传》故事情节及结局的变化
时代《西湖三塔记》(宋代)《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明代)《雷峰塔》(清代)
故事梗概奚宣赞因垂涎美色而与蛇精白娘娘结亲,现被挖去心肝,后白蛇被道教真人镇压在石塔之下。白娘子对许宣迷惑、威胁,但亦有情愫。当许宣得知白娘子为蛇精后,惊恐万分,在法海禅师的帮助下收压了蛇精。白娘子是爱慕许仙而下凡的蛇仙,但终因许仙的动摇而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后因其子的孝行感动天地,而被释放。

A.因史料掌握程度不同而变化B.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变化
C.因作者知识层次不同而变化D.因阶级立场不同而变化
2020-11-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五校(宜城一中、枣阳一中、襄州一中、曾都一中、南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史料记载,明中后期濮阳人刘滋,少为庠生,后因家贫,卖掉家中仅有的不足20亩田,“逐十一之利,十余年至数万金”;常熟人毛晋,明末应试不第,回乡以刻书、贩书和买卖字画为业,里中谚云:“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氏。”这反映出
A.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逆转D.地域性商人群体的涌现
2021-02-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新高考)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迁洛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改革措施的影响。

材料二



③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记录了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①②③史料的类型,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宋朝商业变革的哪些史实。

材料三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汉人、满人、蒙古人、回人和西藏人。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政治变革的角度说明“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9 . 史料来源广泛,正确使用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春望》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材料二:宋代铸造铜钱和铁钱的数量相当大。据《宋史食货志钱币》记载:“皇祐中,饶、池、江、建、韶五州铸钱百四十六万缗”,“江、池、饶州,建宁府四监,岁铸钱百三十四万缗,充上供;衡、舒、严、鄂、韶、梧州六监,岁铸钱百五十六万缗,充逐路支用。”

材料三:(鲁提辖)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摘编自《水浒传》

材料四: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了金缕玉衣,也就是诸侯王墓出现了只有皇帝才能穿的殓服--金缕玉衣,由此,得出“地方权力威胁到中央权力”的结论。

材料五:卢兆荫先生指出“根据卫宏《汉旧仪》载,不仅皇帝的‘玉襦’‘玉柙’(按即‘玉衣’)缝以黄金缕,而且王侯的‘玉匣’(按即‘玉衣’)也是‘缀以黄金缕为之’”。他根据考古发现,认为东汉时期才形成严格的玉衣分级使用制度。此外,考古发现的西汉中晚期诸侯王及王后墓中,出土了许多金缕玉衣残片,可见在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之后,诸侯王也是可以使用金缕玉衣入葬的。因此,刘胜所处的西汉中期并未形成严格的玉衣使用等级制度,其死后使用“金缕玉衣”并不违制,因而不能说明“地方权力威胁到中央权力”。


(1)联系《春望》简要分析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诗在题材方面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三判断,宋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货币是铜(铁)钱还是白银?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四、材料五,说说在运用史料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21-01-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史料记载:昌“(明代):辽东与(山)东人互相贸易,以致辽人之富足。”当时辽东出产的木材,大多是通过海运转往山东各地的。由于两地间“商贾骈集,贸易货殖络绎于金、复间,辽东所以称乐土也”。这反映出当时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C.长途贸易得到较快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