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商业城镇空间分布图


——许檀《明清时期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根据图片信息,指出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商业城镇分布的两个特点,并分别予以说明。
2023-10-28更新 | 174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明朝正统以后,明朝对外政策更加消极保守,一改永乐年间对朝贡使团入贡期限不加节制的做法,限制朝贡使团入贡频率,多次申令海外诸国如占城、爪哇等国须遵守“三年一贡”的规定。这一举措旨在(     
A.强化天朝上国的观念B.发展传统外贸政策
C.密切中国与世界联系D.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3 . 据《正德琼台志》记载,“(明代)凡番贡多经琼州,必遣官辅护”“各遣指挥、千百户、镇抚护送至京”。永乐年间,朝廷派遣使臣到安南、占城、暹罗、真腊、爪哇、苏门答刺等国,恢复太祖之制。由此可见,明代(     
A.秉承朝贡贸易体制B.推崇平等的对外贸易观
C.宗藩体制开始形成D.对外贸易呈现繁荣局面
2023-10-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这体现了(     
A.经济发展区域化增强B.商品经济的发展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自然经济的解体
2023-10-03更新 | 25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唐律疏议》规定:“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得利计赃重者,计利准盗窃论。贩卖者,亦如之。”这说明唐代(       
A.实行较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B.政府加强对市场的严格监管
C.遵循了价值规律对市场管理D.坊市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2023-10-01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宋儒学家李觏在《寄上孙安抚书》中明确指出:“茶盐之禁,本非便人……当少缓之。”并认为:“当弛一切之禁,听民自便。”这些主张(  )
A.刺激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B.推动榷场贸易的兴起
C.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D.启迪“工商皆本”思潮
7 . 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豪强所控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决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贵贱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这一变化说明专卖政策(            
A.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B.完善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C.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D.增加了财政收入与来源
8 .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9 . 山东运河地区地处山东西部,自古交通闭塞,重农抑商思想浓厚,讲求“文不经商,士不言利”。但至明清之际,山东运河地区市民竞相以经商致富为荣,社会逐利重商风气的盛行。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C.经济发展导致道德沦丧严重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2023-07-28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国学者佛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在16—17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奢侈品消费蔚然成风B.鼓励发展新的经济因素
C.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D.海禁政策推行遭到失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