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以下是《唐关市令复原清本》内容摘录。据此可知,唐代
诸蕃客初入朝,本发遣州给过所(通行证)
诸外蕃与缘边互市,皆令互市官司检校
诸禁物不得将出关
诸私共诸蕃交易为人纠(举报)获……没官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不法外商势力猖獗
C.注重规范外贸管理D.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2 . 下表为唐玄宗与唐代宗时期与商业有关的部分诏令。据此可推知
时间诏令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七四一年)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
大历十四年(公元七七九年)六月禁百官置邸货鬻。
大历十四年秋七月诏王公卿士不得与民争利,诸节度观察使于扬州置回易邸,并罢之。

A.邸店利润十分优厚B.政府鼓励民间经商
C.官员垄断邸店经营D.坊市界限已不存在
3 .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有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说明唐宋时期
A.严格推行重农抑商B.获取重利遭到严惩
C.注重规范商业行为D.商人笃信因果之说
4 . 唐朝四品官张衡,加一级合入三品,“因退朝见路旁蒸饼新熟,遂市其一,马上食之,被御史弹奏,则乃降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卖蒸胡饼之处,热气腾辉,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知唐朝
A.坊市制度被打破B.出现了专门为官员服务的早市
C.唐都长安有流动商贩存在D.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类别数量构成来源
买卖
文书
动产买卖文书约32件卖牛契、买车具契、买马契、买奴契等《吐鲁番出土文书》《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英藏敦煌文献》《俄藏敦煌文献)等
不动产买卖文书约43件卖地契、卖宅舍地基契、卖田契
借贷文书约163件贷银钱、货粮食、贷布匹等,文书多以“XX举钱契"“XX便麦契”等形式出现,都为借货契约
租佃文书约103件庄园、土地租佃等,文书中有“XX夏田券"“XX佃田契"“XX租田契”等,皆是租赁、租佃的意思
雇佣文书约93件雇牛、雇驼、雇车、雇工等
其他约103件大多为混合型契约,如《唐开元二十四年(734年)二月左小礼租田借麦契)等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较为规范
2021-05-07更新 | 646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实行对外开放,建设 “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今广东徐闻县设置左右侯官管理。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两宋时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过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外商的介入使唐代的从商人数、从商规模、市场规模均在悄然增长,从而培育起较为发达的市场系统。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021-04-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唐代文献记载:“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种果蔬),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丰厚),此则不啻载万也。洪(南昌)鄂之水居颇多,与邑殆相半。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海外商品贸易发达B.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C.国内长途贸易有所发展D.经济重心加快南移
8 . 宋代文言小说《太平广记》中描写唐代长安人罗会时说,罗家世代以“剔粪自业”而成巨富。曾有士人陆景阳在其家住宿,见罗家如此富有,遂问罗会“为何不罢恶事”。罗会告诉他,自己曾停废过一两年,但家中连续出现凶兆;一旦恢复旧业,便又顺风顺水。这则故事反映出当时
A.商业活动种类繁多B.商业经营模式发生质变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商业经营理念的开放性
9 . 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如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记述出处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唐)丁仙芝《赠朱中书》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唐)杜甫《昔游》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A.农业生产日益趋向专业化B.国家商业政策日渐宽松
C.城市商品经济出现了繁荣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2021-03-01更新 | 381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科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图为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其中黄河流域的货币使用情况表明该地区
A.社会稳定农业发展迅速B.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C.经济发展地域特色鲜明D.经济重心地位丧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