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冯桂芬在《校邻庐抗议》的首篇《公黜陟》中,提出了一套由下推举官吏的办法。“责成京官,自中书以上皆岁举六部九卿一人,翰詹科道一人。外省知府以上一人,吏部交各堂官,有请升缺,用其举多者,若用举少者,则必言其故,候钦定。外官则令在籍在京在外各绅及诸生各乡正副董耆老,多举同知以下巡检以上一人,上之郡,郡核其得举最多者上之大吏,大吏博采舆论折中之,许删不许增,造册奏闻,有缺以次保升。”

冯桂芬另在《复乡职议》一文中,主张恢复古代的乡亭制度,并且主张扩大士绅的政治权力,提倡普选的地方政府以统治地方。自县以下地方职司,全由选举产生。“县留一丞或簿为副,驻城各图满百家公举一副董,满千家公举一正董”,并提出具体的公举办法,“里中人各以片格书姓名保举一人,交公所汇核,择其得举最多者用之”。也就是说,得推举票最高的候选人当选之。正、副董的任期一任三年。乡董的义务包括处理民间争讼,协助官方缉捕罪嫌,劝导百姓纳税缴粮。正副董以上有一巡检,“满五千家设一巡检”,由诸生、各多正副董和耆老间接选举产生。

吕实强认为冯桂芬由下推举官吏办法,“于往古史例,决无前例可循”冯桂芬能循复古而维新,“不仅能灵敏地觉察到所面临的变局,更能够客观而虚心地从中西比较之中,全盘地考虑到中国政治的改良,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案”。“能真正融会中国重视民意传统,而谋求以近似西方民主制度作为改革本国政治之言论者,冯氏实为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人”。

——张宪文、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八卷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冯桂芬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冯桂芬思想主张的影响
2022-11-27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每年外洋杂货约耗银3500万两,故应“遍开五金煤矿铜铁之来源.广制煤油,自造火柴”。同时,首倡“立宪法”“开议会”.实行立宪政治。由此可见,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郑观应(     
A.突破了洋务思想B.肯定了“官督商办”的做法
C.借鉴立宪派主张D.初步提出“强国御侮”主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后半期,李鸿章、王韬等人关于“变局”的讨论,在士大夫之间日渐流传开来,而关于“变局”的推断由“数百年”扩展为“千年”乃至“数千年”。这表明
A.西方思想拓宽了士人视野B.洋务运动扩展到思想领域
C.中国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D.早期维新思想理论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一位近代思想家在其著作论述道:“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位思想家应该属于是
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二上·陕西铜川·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韬曾于19世纪60年代初提出:“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和“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的主张。可见,王韬这一时期的主张
A.与“中体西用”思想基本相符B.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C.深刻阐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D.标志着早期维新派同洋务派的决裂
2021-11-11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五单元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72年开明士绅许启畴、陈虬等联系20多位同道出资购书创办瑞安心兰书社,里面除藏有国学书籍外,还藏有《天演论》等西方名著以及当年鼓吹革命的《苏报》和《时务报》等书刊。心兰书社面向公众开放,免费借阅。创办者开办、开放心兰书社旨在
A.保存传承文化B.学习西方技术C.启迪国民思想D.宣扬革命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末,郑观应指出:“盖国之强弱相等,则借(国际)公法相维持,若太强太弱,公法未必能 行也。”对于中国,“如一国有得,各国均沾之语,何例也?……中国所征各国商货关税甚轻,各 国所征中国货税皆务从重,何也纳之吝也?”郑观应意在说明此时中国
A.司法主权亟须重构B.变法图强迫在眉睫
C.外交体制必须变革D.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82年,王韬指出:“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有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这一思想
A.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B.违背了主权在民原则
C.带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D.代表了顽固派的利益
9 . 在海防问题上,郑观应认为“徒以分省设防画疆而守,遇有事变拨调他省师舰以为接济,而号令不齐,医械不一。平日既无统属之分,临进难收臂指之效”。由此他主张
A.学习西方先进科技B.统一军事指挥权
C.建立装备精良海防D.尽快发展工商业
2021-05-24更新 | 30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的探索(A卷新题基础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晚清时期,郑观应指出,要振兴商务,应“仿西法”在各省设立商务局,“公举殷商及巧工设为董事”,“各省商务局绅董,秉呈军机转奏,庶下情上达,不至为一人壅蔽也”。这说明当时
A.民主化改革深入人心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破产
C.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D.传统经济政策受到质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