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1897年,《天演论》刊行后,许多学堂教师以此作为教材,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作文题目考查学生;当时社会中为新生儿起名多用“天演”“天择”等。《天演论》引起社会共鸣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后严峻的民族危机B.维新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C.进化论冲击了上帝造人说D.戊戌变法取得实质成果
2021-01-29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习近平同志强调,知识分子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独特的智慧和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材料二   《天演论》出版之后,不过几年,便风行到全国,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摘编自《胡适自传》

材料三   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   (这次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像这般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是书”指的是哪本书?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源的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2)谁将《天演论》翻译介绍到中国?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了解的只是“优胜劣败”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天演论》对当时的中国起了什么作用?
(3)孙中山认为“国民革命”与“英雄革命”的区别是什么?他的哪一思想体现了“国民革命”的内涵?
(4)据材料四,指出“这次胜利”是哪一次革命的胜利?李大钊是怎样看待“这次胜利”的?
(5)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说明在民族复兴过程中,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经出版,即让国人心理产生震撼性效应,以至一纸风行、前洛阳纸贵。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词,也成为当时人们的口头禅。这主要是因为该书内容
A.揭示了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B.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C.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的需要D.宣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学者李礼在《求变者》一书中写道:“严复对斯宾塞和赫胥黎都不太满意,因此选择两人思想中最符合他想要的东西,融合调整后成为一种自己的进化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B.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C.救亡图存的社会需要D.革命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要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3年,他出任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全面系统介绍并翻译西学。李克强总理评价他“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此人是
A.林则徐B.魏源C.徐继畲D.严复
2020-02-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以上材料的用意在于
A.强调中体西用的正确性和必要性B.认识中体西用的局限性和矛盾性
C.主张中学应该完全取代西学D.主张改革政治,实现民主共和
2019-12-2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严复批评“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余,于其实际,从未讨论。意欲扬己抑人,夸张博雅,则于古书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之类的说法,“令人呕哕”。 据此判断严复
A.抨击顽固势力“自居名流"B.反对学习西方“格致诸学”
C.推动洋务运动自强求富D.主张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
2019-12-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895年,上海有多达三十份的报纸和杂志;1897年,天津刊发了《国闻报》,湖南刊发了《湘报》和《湘学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都为推动改革而鼓呼。下列选项中,属于“为推动改革而鼓呼”的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兼容并包,思想自由”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9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严复认为……应做到“体用一致”,“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叶隽《严复、蔡元培在北大精神初构中的影响评析》

材料二 余言皆视乎一己之志愿如何,吾此身愿为华盛顿、拿破仑、玛志尼、加尼波的乎?则政治、军事不可不学也……

——宋教仁日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体用一致”的内涵,其思想实质又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宋教仁的“志愿”是什么?他希望通过这种“志愿”建立哪种类型的“政治”?这种“政治”与材料一所倡导的“政治”相比在实现方式上有何不同?
10 . 文化交流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摘编自林廷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二 严复(1854-1921年)是以翻译《天演论》而名震遐迩的,可晚年对自己一度钟情的进化论有非常刻薄的批评:“不佞垂老,亲见支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此不独吾言为然,即泰西有思想人亦渐觉其为如此矣。”……进化论自有其思想史的价值,但对进化论的诘难,更有它独特深刻的意蕴,不可忽视。……即使在生物学界,达尔文进化论也已经修正,出现了不少新的学说。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晚年思想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019-02-14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运城中学、芮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