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数学家杨辉在其专著《详解九章算术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高阶等差数列,其中二阶等差数列是一个常见的高阶等差数列,如数列2,4,7,11,16,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组成新数列2,3,4,5,新数列2,3,4,5为等差数列,则称数列2,4,7,11,16为二阶等差数列.现有二阶等差数列,其中前几项分别为2,5,9,14,20,27,记该数列的后一项与前一项之差组成新数列,则       
A.8B.9C.10D.11
2 . 《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个类似这样的问题,请给出答案:把200个面包分给5个人,使每人所得面包个数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大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小的两份之和,则最小的一份为(       
A.B.C.D.
2023-12-28更新 | 89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题(二)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3 . 学数学的人重推理爱质疑,比如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是一首边塞诗的名篇,讲述了一次边塞的夜间战斗,既刻画出边塞征战的艰苦,也透露出将士们的胜利豪情.这首诗历代传诵,而无人提出疑问,当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以数学家特有的敏感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发现了此诗的一些疑点,并写诗质疑,诗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但是,数学家也有许多美丽的错误,如法国数学家费马于1640年提出了以下猜想,1,2,…)是质数,直到1732年才被善于计算的大数学家欧拉算出,不是质数.现设,2,…),,则数列的前n项和________
2023-12-15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试数学试题
4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起,接下来依次是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共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其中大寒、惊蛰、谷雨三个节气的日影长之和为25.5尺,且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立春的日影长为(       
A.10.5尺B.11尺C.11.5尺D.12尺
2023-10-27更新 | 697次组卷 | 7卷引用:4.2 等差数列(5)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巴赫十二平均律”是世界上通用的音乐律制,它与五度相生律、纯律并称三大律制.“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而早在16世纪,明代朱载最早用精湛的数学方法近似计算出这个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则第四个单音的频率为(       
A.B.C.D.
2023-06-22更新 | 689次组卷 | 7卷引用:4.3.1&4.3.2 等比数列的概念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8大题型)-【题型分类归纳】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讲与练(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6 . 《张邱建算经》有一道题: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布(       
A.110尺B.90尺C.60尺D.30尺
2023-06-22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7 . 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的“加罕纸草书”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将100德本(德本是古埃及的重量单位)的食物分成10份,第一份最大,从第二份开始,每份比前一份少德本,求各份的大小.在这个问题中,最小的一份是______德本.
8 . 科赫曲线因形似雪花,又被称为雪花曲线.其构成方式如下:如图1将线段等分为线段,如图2.以为底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并去掉线段,将以上的操作称为第一次操作;继续在图2的各条线段上重复上述操作,当进行三次操作后形成如图3的曲线.设线段的长度为1,则图3中曲线的长度为(       
   
A.2B.C.D.3
2023-06-16更新 | 1026次组卷 | 7卷引用:4.3等比数列(2)
9 . 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形状,后人称为“三角垛”,“三角垛”的最上层有1个球,第二层有3个球,第三层有6个球,······,则第十层有(       )个球.

   

A.12B.20C.55D.110
2023-06-15更新 | 736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8 求数列通项17种常见考法归类(1)
10 . 我国古代哲学著作《庄子》中有一句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去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从数学上来说,如果木棍初始长度为1,记第n天截去一半之后木棍剩余的长度为,则数列的各项依次为(       
A.1, , …B., …
C., …D., …
2023-06-14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4.3等比数列(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