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十字测天仪广泛应用于欧洲中世纪晚期的航海领域,主要用于测量太阳等星体的方位,便于船员确定位置.如图1所示,十字测天仪由杆AB和横档CD构成,并且ECD的中点,横档与杆垂直并且可在杆上滑动.十字测天仪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2,手持十字测天仪,使得眼睛可以从A点观察.滑动横档CD使得AC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眼睛恰好能观察到太阳,此时视线恰好经过点DDE的影子恰好是AE.然后,通过测量AE的长度,可计算出视线和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最后通过查阅地图来确定船员所在的位置.

(1)若在某次测量中,横档的长度为20,测得太阳高度角,求影子AE的长;
(2)若在另一次测量中,,横档的长度为20,求太阳高度角的正弦值;
(3)在杆AB上有两点满足.当横档CD的中点E位于时,记太阳高度角为,其中都是锐角.证明:.
2 .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叫“圭表”,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表”就是直立于圭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表”上,便在“圭”上成影.到了汉代,使用圭表有了规范,规定“表”为八尺长(1尺=10寸).用圭表测量太阳照射在竹竿上的影长,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也能用于丈量土地.同一日内,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使差一寸,它们的距离就相差一千里,所谓“影差一寸,地差千里”.记“表”的顶部为,太阳光线通过顶部投影到“圭”上的点为.同一日内,甲地日影长是乙地日影长的,记甲地中直线与地面所成的角为,且.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     
A.10千里B.12千里C.14千里D.16千里
2023-03-30更新 | 390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3 . 赵爽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约公元222年,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一书时介绍了“勾股圆方图”,亦称“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的是一张弦图,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00,小正方形的面积为20,若直角三角形较小的锐角为,则sincos的值为(       
A.B.C.D.
4 . 我国古代数学家僧一行应用“九服晷(guǐ)影算法”在《大衍历》中建立了晷影长与太阳天顶距的对应数表,这是世界数学史上较早的一张正切函数表.根据三角学知识可知,晷影长度等于表高与太阳天顶距正切值的乘积,即.已知天顶距时,晷影长.现测得午中晷影长度,则天顶距
(参考数据:
A.B.C.D.
2019-08-23更新 | 924次组卷 | 7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宁德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5月)质量检查考试数学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设是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其中,并记.若定义
(Ⅰ)求证是一个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Ⅱ)求函数的最小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