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我国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相同,周而复始.已知每年冬至的晷长为一丈三尺五寸,夏至的晷长为一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为十寸
B.秋分的晷长为75寸
C.立秋的晷长比立春的晷长长
D.立冬的晷长为一丈五寸
2023-08-25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理)试题
2 . 韩信是我国汉代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一员大将.历史上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点兵的奇特方法.有一天,韩信问有多少士兵在操练,部将回答: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四,韩信很快就知道了士兵的人数.设有m个士兵,若,符合条件的m共有___________个.
2022-09-29更新 | 39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红色十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联考数学(理)试题
3 . 若正整数只有为公约数,则称互质.对于正整数是小于或等于的正整数中与互质的数的个数.函数以其首名研究者欧拉命名,称为欧拉函数,例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数列是等差数列
C.
D.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2022-05-12更新 | 97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4 . “干支(gàn zhī)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干支按序相配,组成干支纪年法,相配顺序为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丙子…癸未;甲申、乙酉、丙戌…癸巳;……共得60种不同组合,这就是俗称的“六十甲子”,也叫“干支表”,周而复始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2022年是干支纪年中的壬寅年,则2036年是干支纪年中的(       
A.甲寅年B.乙卯年C.丙辰年D.甲巳年
2022-04-22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我国二十四节气融入倒计时,尽显中国人之浪漫,倒计时依次为:大寒小寒冬至大雪小雪立冬霜降寒露秋分白露处暑立秋大暑小暑夏至芒种小满立夏谷雨清明春分惊蛰雨水立春,已知从冬至到夏至的日影长等量减少,若冬至立冬秋分三个节气的日影长之和为31.5寸,冬至到处暑等九个节气的日影长之和为85.5寸,问夏至的日影长为(       
A.4.5寸B.3.5寸C.2.5寸D.1.5寸
2022-04-04更新 | 87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4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6 . 《莱茵德纸草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的一道题:把120个面包分成5份,使每份的面包数成等差数列,且较多的三份之和恰好是较少的两份之和的7倍,若将这5份面包数按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则第4份面包的数量为(       
A.B.C.D.
2022-04-03更新 | 53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7 . 5G基站建设是众多“新基建”的工程之一,截至2021年7月底,A地区已经累计开通5G基站300个,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基础网络体系,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已知2021年8月该地区计划新建50个5G基站,以后每个月比上一个月多建40个,预计A地区累计开通4070个5G基站要到(       
A.2022年12月底B.2022年11月底C.2022年9月底D.2022年8月底
2022-04-03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稳派联考2022届高三3月二轮复习阶段性测试数学(理)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九章算术》是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最早巅峰,书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只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其译文是“现在有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的五个不同爵次的官员,共猎得五只鹿,要按爵次商低分(即根据爵次高低分配得到的猎物数依次成等差数列),向各得多少鹿?”已知上造分得只鹿,则不更所得的鹿数为_______只.
2022-01-24更新 | 84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文)试题
9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将1到2021这2021个自然数中被5除余3且被7除余2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一个数列,则该数列的项数为(       
A.58B.59C.60D.61
2022-01-13更新 | 81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东乡一中、都昌一中、丰城中学、赣州中学、景德镇二中、上饶中学、上栗中学、新建二中)新八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10 . 《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7升,下面4节的容积共17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__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