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判断等差数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34年,东印度(今孟加拉国)学者森德拉姆(Sundaram)发现了“正方形筛子”:
(1)“正方形筛子”中位于第10行的第10个数是______.
(2)若表示第列的数,则______(用表示)
   
2023-06-18更新 | 69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 . 在数学发展史上,已知各除数及其对应的余数,求适合条件的被除数,这类问题统称为剩余问题.1852年《孙子算经》中”物不知其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在西方的数学史上将”物不知其数”问题的解法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物不知其数”问题后经秦九韶推广,得到了一个普遍的解法,提升了“中国剩余定理”的高度.现有一个剩余问题:在的整数中,把被4除余数为1,被5除余数也为1的数,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数列,则数列的项数为______.
2022-12-12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21-22高二·江苏·课后作业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3 . 1934年,东印度(今孟加拉国)学者森德拉姆(Sundaram)发现了“正方形筛子”:
4   7   10   13   16   
7   12   17   22   27   
10   17   24   31   38   
13   22   31   40   49   
16   27   38   49   60   
               
(1)这个“正方形筛子”的每一行有什么特点?每一列呢?
(2)“正方形筛子”中位于第100行的第100个数是多少?
2022-02-28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4.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1-22高三上·福建莆田·阶段练习
4 . 《孙子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的数学著作.在《孙子算经》中有“物不知数”问题:一个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求这个整数.设这个整数为,当时,则符合条件的所有的和为____________.
2021-12-03更新 | 55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章 数列 章末题型训练-《讲亮点》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新教材同步配套讲练(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5 . 我国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相同,周而复始.已知每年冬至的晷长为一丈三尺五寸,夏至的晷长为一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为一尺
B.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的晷长相同
C.小雪的晷长为一丈五寸
D.立春的晷长比立秋的晷长短
2021-10-22更新 | 1090次组卷 | 7卷引用:第4章 数列(章末测试提高卷)-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同步单元测试定心卷(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6 . 南宋数学家杨辉《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前后两项之差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成等差数列.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6项分别1,6,13,24,41,66,则该数列的第7项为(       
A.91B.99C.101D.113
2021-05-06更新 | 87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数学试题
7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载有一道数学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根据这一数学思想,所有被3除余2的整数从小到大组成数列,所有被5除余2的正整数从小到大组成数列,把数的公共项从小到大得到数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2021-02-04更新 | 65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