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利用定义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古印度数学家婆什伽罗在《丽拉沃蒂》一书中提出如下问题:某人给一个人布施,初日施2子安贝(古印度货币单位),以后逐日倍增,问一月共施几何?在这个问题中,以一个月31天计算,记此人第n日布施了子安贝(其中),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关于n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为____
2023-05-28更新 | 41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得分训练(二)数学试题
2 . 定义向量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向量(即坐标都是常数的向量)即,且,其中为常向量,则称这个向量列为等差向量列.这个常向量叫做等差向量列的公差向量,且向量列的前项和.已知等差向量列满足,则向量列的前项和__________
2021-07-03更新 | 555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2021届高三高考猜题信息卷(三)数学(文)试题
3 . 中国古代数学有着辉煌和灿烂的历史,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一道关于数列的题目:“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三千里.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问几何日相逢及各行几何?”根据你所学数列知识和数学运算技巧计算两马相逢时是在出发后的第_______天(写出整数即可).
2018-05-21更新 | 32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天津市河东区2018届高三高考二模数学理科试题
4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伟烈亚利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2至2018这2017个整数中能被2除余1且被3除余1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为__________
2018-04-15更新 | 6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