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张丘建算经》是中国古代众多数学名著之一.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日织九匹三丈,问日益几何?”其大意为:“有一女子擅长织布,织布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快,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数量的布,第一天织5尺,一个月共织了9匹3丈,问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多少尺布?”已知1匹丈,1丈尺,若这个月有30天,记该女子这个月中第天所织布的尺数为,则(       
A.B.数列是等比数列
C.D.
2021-09-23更新 | 1546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数学试题
2 .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唇(guǐ)长损益相同(暑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暑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是连续十二个节气,其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夏至、处暑、霜降三个节气日影子长之和为16.5尺,这十二节气的所有日影子长之和为84尺,则夏至的日影子长为__________尺.
A.3B.2.5C.1.5D.6
3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一部数学专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增等尺,七日织28尺,第二日,第五日,第八日所织之和为15尺,则第十四日所织尺数为(       
A.13B.14
C.15D.16
2020-07-22更新 | 63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2练 数列的概念及等差数列-202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小题必刷(山东专用)
4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一本数学名著.全书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在第六章“均输”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现有五个人分5钱,每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较多的两份之和等于较少的三份之和,问五人各得多少?”在此题中,任意两人所得的最大差值为多少?(       
A.B.C.D.
2020-07-15更新 | 1083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练习数学试题(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周髀算经》是我国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其书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影子的长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是连续的九个节气,其晷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这九个节气的所有晷长之和为49.5尺,夏至、大暑、处暑三个节气晷长之和为10.5尺,则立秋的晷长为(       
A.1.5尺B.2.5尺C.3.5尺D.4.5尺
2020-06-16更新 | 212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高三普通高中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数学(理)试题
6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伟烈亚利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2至2019这2018个整数中能被2除余1且被3除余1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为________.
2020-07-31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2练 数列的概念及等差数列-202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小题必刷(山东专用)
7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19这2019个数中,能被3除余2且被5整除余2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所有项中,中间项的值为(  )
A.992B.1022C.1007D.1037
2020-04-06更新 | 971次组卷 | 7卷引用:百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山东卷数学试题
8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是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小寒、惊蛰、小满日影长之和为24.5尺,前十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90尺,则清明日影长为(  )
A.4.5尺B.5.5尺C.6.5尺D.7.5尺
2020-03-18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9 .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guǐ)长损益相同(暑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暑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是连续十二个节气,其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夏至、处暑、霜降三个节气日影子长之和为16.5尺,这十二节气的所有日影子长之和为84尺,则夏至的日影子长为________尺.
2019-11-24更新 | 680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10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由于二十四节气对古时候农事的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劳动人民编写了很多记忆节气的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易经》里对二十四节气的晷影长的记录中,冬至和夏至的晷影长是实测得到的,其他节气的晷影是按照等差数列的规律计算出来的,在下表中,冬至的晷影最长为130.0寸,夏至的晷影最短为14.8寸,那么《易经》中所记录的清明的晷影长应为(       
A.77.2寸B.72.4寸C.67.3寸D.62.8寸
2019-11-19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