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圆与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德国数学家米勒曾提出过如下的“最大视角定理”(也称“米勒定理”):若点边上的两个定点,C边上的一个动点,当且仅当的外接圆与边相切于点C时,最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点Fy轴负半轴的一个动点,当最大时,的外接圆的方程是(       ).
A.B.
C.D.
2023-06-08更新 | 93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 .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时常会沿着纸的某条对称轴对折.将一张纸片先左右折叠,再上下折叠,然后沿半圆弧虚线裁剪,展开得到最后的图形,若正方形的边长为,点在四段圆弧上运动,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2023-03-26更新 | 1633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3 . 箕舌线因意大利著名的女数学家玛丽亚·阿涅西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如图所示,过原点的动直线交定圆于点,交直线于点,过分别作轴和轴的平行线交于点,则点的轨迹叫做箕舌线.记箕舌线函数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奇函数B.点的横坐标为
C.点的纵坐标为D.的值域是
2022-05-16更新 | 157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古希腊亚历山大时期最后一位重要的几何学家帕普斯(,公元3世纪末)在其代表作《数学汇编》中研究了“三线轨迹”问题:即到两条已知直线距离的乘积与到第三条直线距离的平方之比等于常数的动点轨迹为圆锥曲线.今有平面内三条给定的直线,且均与垂直.若动点M的距离的乘积与到的距离的平方相等,则动点M在直线之间的轨迹是(       
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阿波罗尼斯(公元前262年~公元前190年),古希腊人,与阿基米德、欧几里得一起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数学家.阿波罗尼斯研究了众多平面轨迹问题,其中阿波罗尼斯圆是他的论著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已知平面上两点AB,则所有满足,且)的点P的轨迹是一个圆.已知平面内的两个相异定点PQ,动点M满足,记M的轨迹为C,若与C无公共点的直线l上存在点R,使得的最小值为6,且最大值为10,则C的长度为(       
A.B.C.D.
2022-01-15更新 | 3053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如图,一个酒杯的内壁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杯口宽cm,杯深8cm,称为抛物线酒杯.①在杯口放一个表面积为的玻璃球,则球面上的点到杯底的最小距离为______ cm;②在杯内放入一个小的玻璃球,要使球触及酒杯底部,则玻璃球的半径的取值范围为______(单位:cm).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