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椭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伟大科学家祖暅于5世纪末提出了下面的体积计算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这就是“祖暅原理”.祖暅原理用现代语言可描述为: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运用祖暅原理计算球的体积时,构造一个底面半径和高都与球的半径相等的圆柱,与半球(如图1)放置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圆柱上底面为底面的圆锥后得到一新几何体(如图2),用任何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它们时,可证得所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都相等,由此得到新几何体与半球的体积相等,即.现将椭圆轴旋转一周后得到如图3所示的椭球,类比上述方法,运用祖暅原理可求得该椭球的体积为(       
   
A.B.C.D.
2023-06-07更新 | 1155次组卷 | 4卷引用:模块一 专题2 《解析几何》单元检测篇 B提升卷
2 . 黄金比例被公认为是最具美感的比例,其值为.已知椭圆的离心率,设坐标原点为,椭圆的右焦点为,左顶点为A,下顶点为,过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交椭圆于点,则(       
A.B.C.D.
2022-05-17更新 | 1105次组卷 | 3卷引用:模块一 专题2 《解析几何》单元检测篇 B提升卷
3 . 如图,一个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固定在墙面和地面的角落内,容器与地面所成的角为,液面呈椭圆形,椭圆长轴上的顶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分别是12和18,则容器内液体的体积是(       
A.B.C.D.
4 .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每单位时间地球公转扫过椭圆内区域的面积相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长期的生产经验总结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将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划分为24个节气,规则是:任意2个相邻节气地球与太阳的连线成.地球在小寒前约三四天到达近日点,在小暑前约三四天到达远日点.
(1)从冬至到小寒与从夏至到小暑,哪一段时间更长?并说明理由.
(2)以立春为始,排在偶数位的12个节气又称为中气,农历规定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为闰月.经统计,1931年至2050年间,闰月最多的3个月份是:闰4月7次,闰5月9次,闰6月8次;闰月最少的3个月份是:闰11月1次,闰12月0次,闰1月0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请说明理由.
2021-02-15更新 | 46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2020年12月我国嫦娥五号“探月工程”首次实现从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某校航天兴趣小组利用计算机模拟“探月工程”,如图,飞行器在环月椭圆轨道近月点制动(俗称“踩刹车”)后,以的速度进入距离月球表面的环月圆形轨道(月球的球心为椭圆的一个焦点),环绕周期为,已知远月点到月球表面的最近距离为,则(        
A.圆形轨道的周长为
B.月球半径为
C.近月点与远月点的距离为
D.椭圆轨道的离心率为
2021-02-06更新 | 2427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多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2018年12月8日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日下午4点43分左右,嫦娥四号顺利进入了以月球球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形轨道,如图中轨道③所示,其近月点与月球表面距离为100公里,远月点与月球表面距离为400公里,已知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公里,对该椭圆下述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焦距长约为300公里B.长轴长约为3988公里
C.两焦点坐标约为D.离心率约为
2020-04-14更新 | 918次组卷 | 10卷引用:模块一 专题2 《解析几何》单元检测篇 A基础卷
7 . 设椭圆的左焦点为,在轴上的右侧有一点,以为直径的圆与椭圆在轴上方部分交于两点,则的值为(       
A.B.C.D.
8 . 已知离心率为的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椭圆上,点的内心,且的面积分别为,若,则的值为__________
9 . 设椭圆与直线相交于两点,若在椭圆上存在点,使得直线斜率之积为,则椭圆离心率为
A.B.C.D.
2017-03-06更新 | 18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