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星体运行轨道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提出描述行星运动的三大基本定律:
(a)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圆可视为特殊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有行星的轨道可近似看成在同一平面内;
(b)行星在其椭圆轨道上的相等时间内,与太阳连线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c)行星的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的椭圆轨道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开普勒三定律为我们理解行星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天体力学和行星轨道计算中.设ab,地球、太阳、火星均可视为点,太阳位于,地球的公转轨道可近似看成圆,火星的公转轨道可近似看成圆,且火星的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1.882倍.霍曼转移轨道E是以太阳所在位置为其中一个焦点,并且与均相切的椭圆.202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从地球发射,经霍曼转移轨道到达火星,如下图所示.
   
(1)计算霍曼转移轨道E的离心率.(参考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设天问一号位于E上的一点P,当P不在上时,上存在依赖于P的两点AB,使得为观测地球的最大视角(即地球不可能位于该角的外部),问:轨道平面内是否存在定圆,使得直线AB恒与相切?证明你的结论.
2024-02-2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全国第四届章鱼杯联考高中组数学试题
2 . 我国在2022年完成了天宫空间站的建设,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天宫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可以近似为椭圆,地球处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已知某次变轨任务前后,天宫空间站的近地距离(天宫空间站与地球距离的最小值)不变,远地距离(天宫空间站与地球距离的最大值)扩大为变轨前的3倍,椭圆轨道的离心率扩大为变轨前的2倍,则此次变轨任务前的椭圆轨道的离心率为(       
A.B.C.D.
2024-01-06更新 | 56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圆梦杯”统一模拟考试(三)数学试题
3 . 开普勒第一定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若某行星距太阳表面的最大距离为,最小距离,太阳半径为,则该行星运行轨迹椭圆的离心率为(       
A.B.
C.D.
4 . 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轨道定律,其内容如下:每一行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将某行星看作一个质点,绕太阳的运动轨迹近似成曲线,行星在运动过程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距离称为近日点距离,距离太阳最远的距离称为远日点距离.若行星的近日点距离和远日点距离之和是18(距离单位:亿千米),近日点距离和远日点距离之积是16,则       
A.39B.52C.86D.97
2023-07-05更新 | 942次组卷 | 11卷引用:模块四 专题8 高考新题型(复杂情景题专训)基础夯实练(人教A)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嫦娥五号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壮举,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嫦娥五号返回时要经过多次变轨,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嫦娥五号以椭圆轨道环绕地球运动,地球处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嫦娥五号在近地点处加速即可保持近地距离而增大远地距离,由月地转移轨道Ⅰ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若某探测器的月地转移轨道Ⅱ的远地距离是轨道Ⅰ的3倍,月地转移轨道Ⅰ的离心率是轨道Ⅱ的.则月地转移轨道Ⅰ的离心率为(       
A.B.C.D.
2023-01-02更新 | 91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十二月全国大联考数学试题
6 .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于9时9分50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开始巡天飞行.该轨道是以地球的中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选取坐标系如图所示,椭圆中心在原点.近地点A距地面,远地点B距地面.已知地球半径

(1)求飞船飞行的椭圆轨道的方程;
(2)飞船绕地球飞行了十四圈后,于16日5时59分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结束巡天飞行,飞船共巡天飞行了约,问飞船巡天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精确到
2022-11-09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数学(文)试题(北京卷)
7 .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6时56分,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下图是飞船从发射到与空间站完成对接的飞行轨迹示意图,最里面和最外面的两个同心圆分别表示地球和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夹在中间的4个椭圆从内到外表示飞船的初始轨道、转移轨道1、转移轨道2、转移轨道3,它们都以地球球心为一个焦点,且相邻两个椭圆的公共点为里面椭圆的远地点和外面椭圆的近地点.飞船从地面沿箭头方向发射后在近地点进入初始轨道,沿顺时针方向匀速飞行若干圈后在两个椭圆的公共点处变速变轨进入转移轨道1,如此依次进入转移轨道2、转移轨道3,最后沿箭头方向进入空间站所在轨道与空间站完成对接.根据以上信息,从火箭发射到飞船进入空间站轨道的过程中,飞船与地球表面的距离(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下面四个图中的(       
A.B.
C.D.
8 .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成功迈出第三步.到今天,天和核心舱在轨已经九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成了5次发射、4次航天员太空出舱、1次载人返回、1次太空授课等任务.一般来说,航天器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近似看作为椭圆,其中地球的球心是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我们把椭圆轨道上距地心最近(远)的一点称作近(远)地点,近(远)地点与地球表面的距离称为近(远)地点高度.已知天和核心舱在一个椭圆轨道上飞行,它的近地点高度大约351km,远地点高度大约385km,地球半径约6400km,则该轨道的离心率为(       
A.B.C.D.
9 .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成功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如图所示,地球和月球都绕地月系质心做圆周运动,,设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为,地月距离,万有引力常数为,月球绕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且,则(       
A.B.
C.D.
10 .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并快速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对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宇航员成为核心舱首批“入住人员”,并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已知神舟十二号飞船的运行轨道是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设地球半径为R,其近地点与地面的距离大约是,远地点与地面的距离大约是,则该运行轨道(椭圆)的离心率大约是(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