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列联表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为了调查学生星期天晚上学习时间利用问题,某校从高二年级1000名学生(其中走读生450名,住宿生550名)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取得了这名同学每天晚上学习时间(单位:分钟)的数据,按照以下区间分为八组① ,②,③,④,⑤,⑥,⑦,⑧,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已知抽取的学生中星期天晚上学习时间少于60分钟的人数为5人:
(1)求的值并补全下列频率分布直方图;

(2)如果把“学生晚上学习时间达到两小时”作为是否充分利用时间的标准,对抽取的名学生,完成下列列联表:

利用时间充分

利用时间不充分

总计

走读生

住宿生

10

总计

据此资料,你是否认为学生“利用时间是否充分”与走读、住宿有关?
(3)若在第①组、第②组、第⑧组中共抽出3人调查影响有效利用时间的原因,记抽到“学习时间少于60分钟”的学生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期望;
参考公式:
2020-08-1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2 . 为了解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态度,某部门从年龄在岁到岁的人群中随机调查了人,并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在这人中不支持“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人数与年龄的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年龄

不支持“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人数

15

5

15

23

17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人年龄的平均数;(写出必要的表达式)
(2)根据以上统计数据补全下面的列联表,据此表,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以岁为分界点的不同人群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态度存在差异?

岁以下

岁以上

总计

不支持

支持

总计

附:临界值表、公式

0.15

0.10

0.050

0.025

0.010

0.005

0.001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3 . 某花圃为提高某品种花苗质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在实验地分别用甲、乙方法培育该品种花苗.为观测其生长情况,分别在试验地随机抽选各株,对每株进行综合评分(评分的高低反映花苗品质的高低),将每株所得的综合评分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图中的值,并求综合评分的中位数;
(2)记综合评分为及以上的花苗为优质花苗.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优质花苗与培育方法有关.
优质花苗非优质花苗合计
甲培育法
乙培育法
合计
附:下面的临界值表仅供参考.
(参考公式:,其中.)
2020-01-10更新 | 39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3讲 独立性检验3种常考题型-【同步题型讲义】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同步教学题型讲义(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4 . 某部门为了解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支持度,随机调查了人,其中男性人.调查发现持不支持态度的有人,其中男性占.分析这个持不支持态度的样本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绘制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

(1)在持不支持态度的人中,周岁及以上的男女比例是多少?
(2)调查数据显示,个持支持态度的人中有人年龄在周岁以下.填写下面的列联表,问能否有的把握认为年龄是否在周岁以下与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态度有关.
45周岁以下45周岁及以上总计
不支持
支持
总计

参考公式及数据:
P(K2k0)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
k0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
2019-07-12更新 | 40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中学为研究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关系,对该校200名高三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进行调查,如下表:(平均每天锻炼的时间单位:分钟)

将学生日均课外体育运动时间在上的学生评价为“课外体育达标”.

平均每天锻炼的时间(分钟)

总人数

20

36

44

50

40

10


(1)请根据上述表格中的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并通过计算判断是否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课外体育达标”与性别有关?
课外体育不达标课外体育达标合计
20110
合计

(2)从上述200名学生中,按“课外体育达标”、“课外体育不达标”分层抽样,抽取4人得到一个样本,再从这个样本中抽取2人,求恰好抽到一名“课外体育不达标”学生的概率.

参考公式:,其中.

参考数据: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2018-09-12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数学试题
6 . 为了适应高考改革,某中学推行“创新课堂”教学.高一平行甲班采用“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授课,高一平行乙班采用“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授课,为了比较教学效果,期中考试后,分别从两个班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记成绩不低于120分者为“成绩优秀”)
分数[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
甲班频数1145432
乙班频数0112664

(1)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的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乙班总计
成绩优秀
成绩不优秀
总计

(2)现从上述样本“成绩不优秀”的学生中,抽取3人进行考核,记“成绩不优秀”的乙班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期望.
参考公式:,其中
临界值表
P(0.1000.0500.0100.001
2.7063.8416.63510.828
7 .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环保总局根据空气污染指数PM2.5浓度,制定了空气质量标准:
空气污染指数(0,50](50,100](100,150](150,200](200,300](300,+∞)
空气质量等级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
某市政府为了打造美丽城市,节能减排,从2010年开始考查了连续六年11月份的空气污染指数,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经过分析研究,决定从2016年11月1日起在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日子对机动车辆限号出行,即车牌尾号为单号的车辆单号出行,车牌尾号为双号的车辆双号出行(尾号是字母的,前13个视为单号,后13个视为双号).王先生有一辆车,若11月份被限行的概率为0.05.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m的值;
(2)若按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空气质量等级为良与中度污染的天气中抽取6天,再从这6天中随机抽取2天,求至少有一天空气质量是中度污染的概率;
(3)该市环保局为了调查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对限行两年来的11月份共60天的空气质量进行统计,其结果如下表:
空气质量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
天数112711731
根据限行前6年180天与限行后60天的数据,计算并填写2×2列联表,并回答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空气质量的优良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关.
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污染总计
限行前
限行后
总计
参考数据: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参考公式:,其中.
2019-07-26更新 | 485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理)试题
8 . 几个月前,成都街头开始兴起“mobike”、“ofo”等共享单车,这样的共享单车为很多市民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然而,这种模式也遇到了一些让人尴尬的问题,比如乱停乱放,或将共享单车占为“私有”等.
为此,某机构就是否支持发展共享单车随机调查了50人,他们年龄的分布及支持发展共享单车的人数统计如下表:

年龄

受访人数

5

6

15

9

10

5

支持发展

共享单车人数

4

5

12

9

7

3

(Ⅰ)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年龄与是否支持发展共享单车有关系;

年龄低于35岁

年龄不低于35岁

合计

支持

不支持

合计

(Ⅱ)若对年龄在的被调查人中各随机选取两人进行调查,记选中的4人中支持发展共享单车的人数为,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参考数据:
0.500.400.25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
0.4550.7081.323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
参考公式:,其中
9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某机构为了解公众对“车辆限行”的态度,随机抽查了50人,并将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后制成下表:

(1)规定:年龄在内的为青年人,年龄在内的为中年人,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

(2)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赞成“车辆限行”与年龄有关?
参考公式和数据:,其中.

0.100

0.050

0.025

0.010

2.706

3.841

5.024

6.635

2017-09-02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文)试题
解答题-作图题 | 适中(0.65) |
10 . 为了研究高三年级学生的性别和身高是否大于170cm的问题,得到某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的性别和身高的所有观测数据所对应的列联表如下:
单位:人

性别

身高

合计

低于170cm

不低于170cm

81

16

97

28

75

103

合计

109

91

200

(1)请画出列联表的等高堆积条形图,判断该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的性别和身高是否有关联.如果结论是性别与身高有关联,请解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2)身高变量是数值型变量还是分类变量?为什么?
2021-02-07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A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新高考名师导学 第八章 8.3 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