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用分布的方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某学校在寒假期间安排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实践活动”.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该校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测试,记录他们的成绩,测试卷满分100分,将数据分成6组:,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1)若全校学生参加同样的测试,试估计全校学生的平均成绩(每组成绩用中间值代替);
(2)在样本中,从其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用表示其成绩在中的人数,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3)在(2)抽取的3人中,用表示其成绩在的人数,试判断方差的大小.(直接写结果)
2022-03-30更新 | 1714次组卷 | 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数学(理)试题
2 . “滴滴快车”借助社会闲置车辆和运力,缓解城市高峰期运力短缺的现象,为消费者出行提供便捷服务.某交通部门为了研究"滴滴快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车速情况,随机对100名“滴滴快车”驾驶员进行调查,得到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平均车速情况为:在60名男性驾驶员中,平均车速超过的有40人,不超过的有20人.在40名女性驾驶员中,平均车速超过的有10人,不超过的有30人.
参考公式:,其中.参考数据:
(1)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滴滴快车”的平均车速超过的人与性别有关.
(2)用上述数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现从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大量"滴滴快车"中随机抽取10辆,记这10辆车中驾驶员为男性且车速不超过的车辆数为X,若每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求X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2022-03-16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3 . 自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工作,为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某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举办了一次线上答卷活动,从中抽取了名教育工作者的答卷,得分情况统计如下(满分:分).
名教育工作者答卷得分频数分布表

分组

频数

合计

(1)若这名教育工作者答卷得分服从正态分布(其中用样本数据的均值表示,用样本数据的方差表示),求
(2)若以这名教育工作者答卷得分估计全区教育工作者的答卷得分,则从全区所有教育工作者中任意选取人的答卷得分,记为这人的答卷得分不低于分且低于分的人数,试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和方差
参考数据:
4 . 某校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学期初开始动员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科普读物、为了了解学生平均每周课外阅读科普读物所花的时间、学期末该校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了20名学生平均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分钟)的数据、得到如表统计表(设表示阅读时间,单位:分钟)

组别

时间分组

频数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1

2

1

1

2

10

4

6

3

4

3

1

4

2

1

1

5

2

2

0

(1)完成下面的列联表、并回答能有90%的把认为“平均每周至少阅读120分钟与性别有关”?

平均每周阅读时间不少于120分钟

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少于120分钟

合计

合计

附:

0.150

0.100

0.050

0.010

0.005

0.001

2.072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

(2)为了选出1名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中小学生科普知识比赛,学校组织了考组对选手人选进行考核,经过层层筛选,甲、乙两名学生成为进入最后阶段的备选选手.考核组设计了最终确定人选的方案:请甲、乙两名学生从6道试题中随机抽取3道试题作答,已知这6道试题中,甲可正确回答其中的4道题目,而乙能正确回答每道题目的概率均为,甲、乙两名学生对每题的回答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若从数学期望和方差的角度进行分析,请问:甲、乙中哪位学生最终入选的可能性更大?
2021-08-25更新 | 311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