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类比推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赵爽弦图(如图1)中的大正方形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接而成的,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由大正方形面积等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可得勾股定理.仿照赵爽弦图构造如图2所示的菱形,它是由两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矩形拼接而成的,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都为1,其中一对直角三角形含有锐角,另一对直角三角形含有锐角(位置如图2所示).借鉴勾股定理的推导思路可以得到结论(       
A.B.
C.D.
2022-05-01更新 | 1910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2 赵爽弦图
2 . 巴塞尔问题是一个著名的数论问题,这个问题首先由皮耶特罗·门戈利在1644年提出,由欧拉在1735年解决.由于这个问题难倒了以前许多的数学家,欧拉一解出这个问题,马上就出名了,当时他28岁.这个问题是精确计算所有平方数倒数的和,也就是以下级数的和.巴塞尔问题是寻找这个数的准确值,欧拉发现的准确值是.不过遗憾的是:若把上式中的指数换成其他的数,例如,则的精确值为多少,至今未解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正奇数的平方倒数和为
B.记,则的值为
C.的值不超过
D.记,则存在正常数,使得对任意正整数,恒有
2021-09-05更新 | 606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01 数学传统文化和实际民生为载体的创新题-2022年高考数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3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论割圆术中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隔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它体现了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表达式中的”…”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它可以通过方程求得,类似上述过程,则___________.
2021-05-21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0 推理与证明小题大做-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冲刺横向强化精练精讲(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 | 较易(0.85) |
4 . 相传在17世纪末期,莱布尼兹在太极八卦图的启示下,发明了二进制的记数方法.他发现,如果把太极八卦图中“连续的长划”(阳爻:)看作是1,把“间断的短划”(阴爻:)看作是0,那么,用八卦就可以表示出从0到7这八个整数.后来,他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最终发明了二进制的记数方法.下表给出了部分八卦符号与二进制数的对应关系:

请根据上表判断,兑卦对应的八卦符号为(       
A.B.
C.D.
2021-05-07更新 | 46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0 推理与证明小题大做-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冲刺横向强化精练精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他在《九章算术注》方田章圆田术中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正数中的“…”代表无限次重复,设,则可利用方程求得x,类似地可得正数等于(       
A.3B.5C.7D.9
2021-05-02更新 | 983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10 推理与证明小题大做-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冲刺横向强化精练精讲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十八世纪早期,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了公式,(其中n!=1×2×3×…×n,0!=1),现用上述公式求的值,下列选项中与该值最接近的是(       
A.B.C.D.
7 . 在《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刘徽注)中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注述中所用的割圆术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这可以通过方程确定出来,类比上述结论可得的正值为(       
A.1B.C.2D.4
2020-10-23更新 | 509次组卷 | 7卷引用:考点42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8 . 在数学中,泰勒级数用无限项连加式——级数来表示一个函数,包括正弦,余弦,正切三角函数等等,其中泰勒级数是以于1715年发表了泰勒公式的英国数学家布鲁克•泰勒(Sir Brook Taylor)的名字来命名的.1715年,泰勒提出了一个常用的方法来构建这一系列级数并适用于所有函数,这就是后来被人们所熟知的泰勒级数,并建立了如下指数函数公式:,其中,例如:.试用上述公式估计的近似值为(精确到0.001)(       
A.1.601B.1.642C.1.648D.1.647
2020-03-28更新 | 805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3 泰勒
9 . 在进行的求和运算时,德国大数学家高斯提出了倒序相加法的原理,该原理基于所给数据前后对应项的和呈现一定的规律生成,因此,此方法也称之为高斯算法.已知数列,则       
A.B.
C.D.
2020-03-18更新 | 1177次组卷 | 10卷引用:考点14 数列的综合运用-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10 . 在《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刘徽注)中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制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注述中所用的割圆术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这可以通过方程确定出来,类比上述结论可得的正值为
A.1B.C.2D.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