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修辞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顶帐篷里最少要睡十几个人,此刻肯定没有谁能安然入睡。多少人睁着眼睛。没有天花板。帐篷顶几个小小的破洞里含着几颗冷冷的很亮、贼亮的星星。肯定会有人地反复数着那几颗星。越数越少,最后只剩下了一片青秃秃的夜空。断粮了,星星也饿得逃走了!

谁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夜已经很深了。帐篷顶破洞里那一片饥饿的夜空被一片薄云遮住了。这会儿,帐篷里开始有了鼾声。搞不清是哪一位贪睡者第一个打起鼾声,随之就一声接一声地从各个角落里应和着响起来。的鼾声几乎要把帐篷抬起来。劳苦了一天的修路人是该痛痛快快地休息了。鼾声,解乏的鼾声。乍听起来这鼾声很甜也很香,但细细辨味就能听出很有一种无奈的酸楚,它能解饥解饿么?

仍然有人睡不着,任启明和宋剑伯。这两位修路队的领导人还在为解决断粮问题

1.请在文中横线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标点符号,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指出其表意的作用。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地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是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原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B.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生。
C.“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2023-10-23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工匠精神并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舶来品。中国自古虽是农业大国,但从不缺少_____①____,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成长,工作于此;也不缺少精美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亦曾经是西方贵族的奢侈品。他们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有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____②_____的诗句、成语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们所秉持的____③_____、一丝不苟的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精彩的更多故事,为实现中国梦献计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求人们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屠呦呦、袁隆平、南仁东……这些大国工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3-09-15更新 | 826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一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歌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深植于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古诗,彰显了汉语表达的特殊魅力。相较于其他文体,古诗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讲求用雅训凝练的语言实现抒情表义,含义深长的同时又追求音韵_______________,往往琅琅上口,易于记诵。时至今日,古诗依旧是现代生活中生机勃勃的文化存在。

我们看到冬雪纷飞,不免_______________ 燕山雪花大如席;目睹银装素裹,不禁感慨千树万树梨花开;感喟山岳巍峨,难免援引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赞誉瀑布奇观,未尝不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砥砺自我,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劝人奋进,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宽慰友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定内心……这些诗句的意象、哲理、才思击中人心,便于记诵,精当易晓,存续千年而韵律不损。

有人说,中国人想真正体会母语表达的魅力,绕不开古代诗歌这座丰碑。这些诗歌用今人仍能看懂的汉字进行排列组合,为抒情表义给出靠近最优最美之解。在知识折旧率颇高的现代社会,古诗_______________,给人以才脱笔砚的生命力和新鲜感,恰是其作为卓越汉语表达艺术的体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短小精悍       协和       唾手可得       经久不衰
B.短小精悍       协调       信手拈来       经久不衰
C.言简意赅       协和       信手拈来       经久不息
D.言简意赅       协调       唾手可得       经久不息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诗句的意象、哲理、才思击中人心,精当易晓,便于记诵,存续千年而韵味不损。
B.这些诗句以其意象、哲理、才思击中人心,便于记诵,精当易晓,存续千年而韵律不损。
C.这些诗句的意象、哲理、才思击中人心,精当易晓,便于记诵,存续千年而韵律不损。
D.这些诗句以其意象、哲理、才思击中人心,精当易晓,便于记诵,存续千年而韵味不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3-09-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润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宋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下,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的鼾声……【丙】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域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丁】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呢?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1.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D.【丁】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秋的漂亮总是令人兴奋的,或许因为那是夏末吧!炎热消去,突如其来的清新好像夏日的冰水,肯定是(     )的。然而兴奋之后,接下来的似乎就是失落了。晚秋的风没有初秋时那种清凉,反而带着些许寒意袭来,立于房顶也有种(     )的意境了。略显单薄的身躯不禁缩了缩,等待着那一轮红日升起,自以为可以给整个身体带来些许温暖,却又不禁苦笑了,那凄寒的晨风似乎并不给这轮旭日一点情面,纵然是高升云端,普照大地,它却也丝毫不留情地带走了身边枫树的容颜曾经火红的枫叶也变得枯黄无力,随命运摆弄,随晨风飘落,好像随波逐流的大海里的孤船,虽不至翻船,但却要忍耐死一般的孤寂。这时我恐慌,莫非晚秋就是这样无情?只是初秋时我感遭到的那只是夏末还残留的余热,未曾发觉更多的是锐利的(     )隐藏在那余热里,就像看小丑一样看我享受那看似清新的晨风,却私下嘲笑这个人的愚昧。当然这只是我的胡乱推测,她肯定不会是这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若让我恋上初秋又何必让我经历晚秋,四季的轮回我是无法改变的,错过的人亦无法挽回,如此荒想也只能在心中悲叹几声。该来的始终会来,该走的谁也拦不住,转眼已是冬至,(     )在心里默默深藏着思念,带着遗憾,等来年秋风起,再登高沐初秋。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沁人心脾     高处不胜寒     风刀     只有
B.沁人心脾     独木秀于林     风刀     只要
C.赏心悦目     高处不胜寒     寒气     只有
D.赏心悦目     独木秀于林     寒气     只要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曾经火红的枫叶也变得枯黄无力,随晨风飘落,随命运摆弄,好像随波逐流的大海里的孤船,虽不至翻船,但却要忍耐死一般的孤寂。
B.曾经火红的枫叶也变得枯黄无力,随命运摆弄,随晨风飘落,好像大海里随波逐流的孤船,虽不至翻船,但却要忍耐死一般的孤寂。
C.曾经火红的枫叶也变得枯黄无力,随命运摆弄,随晨风飘落,好像随波逐流的大海里的孤船,虽不至翻船,却要忍耐死一般的孤寂。
D.曾经火红的枫叶也变得枯黄无力,随晨风飘落,随命运摆弄,好像大海里随波逐流的孤船,虽不至翻船,却要忍耐死一般的孤寂。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3-08-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双周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电视剧《人世间》热播,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温暖与感动。媒体形容剧版《人世间》是一部平民史诗,但《人世间》里的平民史诗并不是以一种厚重、严肃的说教方式呈现的,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细节①_________地铺展开来。

导演、总制片人李路把该电视剧的成功归结于对时代和生活的细腻捕捉,《人世间》是一部不论是对普通人的描摹和刻画,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反思,都能向观众传达一种观照现实的力量和温度,让观众与时代产生共情的厚重的百姓生活史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②_________的时代巨变为文艺创作展开了极为广阔的生活图景。大型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我们的四十年》《奋斗吧中华儿女》《伟大征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长津湖》,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大江大河》《功勋》……一批批炽热而凝重的文艺精品,记录了伟大祖国的非凡成就,激发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接续奋斗的昂扬激情。

瞩目未来,时代浪潮翻滚向前,文艺发展③_________。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表示,希望广大文学创作者从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把握广袤中国大地的深刻变化,展现时代新人的精神面貌,为人民捧出一批带着露珠、散发泥土芳香的文学精品

1.文中横线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举重若轻②天高地阔③波澜壮阔
B.①举重若轻②波澜壮阔③天高地阔
C.①天高地阔②波澜壮阔③举重若轻
D.①天高地阔②举重若轻③波澜壮阔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请对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2023-08-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央视网联合出品的新青年生活分享类节目《你好生活》第三季于近日收官。这档节目主要面向年轻观众,既突出了青春视角,也营造出了一种难得的历史纵深感,是一个搭建起青年与历史对话桥梁的节目。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第四期节目《泉源》。主持人和嘉宾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梧树山,沿着红军曾经走过的路去寻找泉水源头。一行人一边艰难地行进,一边讲述着四渡赤水的故事,感慨长征路上的 。这次“饮水思源”之旅让观众再次感叹美好生活从来不是“ ”的,而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蹚平了崎岖换来的,“就像我们喝到清凉的泉,别忘记,它一定有源”。

《你好生活》没有陷于琐碎的日常,而是以真实动人的故事、细致入微的生活片段,将宏大的时代命题为民小学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是脱贫攻坚的生动答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输城区的北京怀柔山村,是乡村振兴的名片;散落在稻田间的一座座民宿,是生态优化孕育出的金果银……正是时代发展,成就了当下的美好生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鸦片战争以后,救亡图存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最紧迫的时代课题,现代化也就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重合。为此,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先进分子,进行了的百年探索,学习了西方几乎所有先进国家的发展道路,却都以失败而告终。迷茫之际,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曙光,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但这一来自西方的理论如何才能在中国大地上散发光芒?由于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张力,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甚至几经磨难、曲折,最终集全党智慧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联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独立,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紧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取得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成就。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建立更加普惠的新型国际关系,为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实现全人类共同福祉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核能科学家王大中当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就成为了屏蔽试验反应堆设计建造者之一。当时中国(       ),科研条件艰苦,生活设施落后,且各国都对反应堆的研究保密,没有资料可以借鉴。他们从零起步,(       ),历经6年,建成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攻克关键技术不可能(       )。”王大中说。

2021年,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建成。该核电示范工程具有固有安全特性。

这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核电技术一定要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40多年前王大中就认定了发展方向,这也显示出他的(       ),“他的这种战略眼光有时候近乎神奇。”张作义如此形容他的恩师。

回首来路,王大中感慨,科研如登山,过程往往充满着困难、挫折和风险;克服困难需要什么?需要悟性、勇气和韧性。面向未来,86岁的他初心不变:“科技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穷二白                    首当其冲                    一挥而就                    卓尔不群
B.一文不名                    攻坚克难                    一蹴而就                    远见卓识
C.一文不名                    首当其冲                    一挥而就                    卓尔不群
D.一穷二白                    攻坚克难                    一蹴而就                    远见卓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5-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等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