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走红。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类生活场景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短视频平台也掀起了二次创作。有人质疑网友将林黛玉怼人的话语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有断章取义之嫌。对此,专家认为,新媒介技术的变化确实产生远离纸质阅读这样一个趋势,但尽管许多都被娱乐化,经典仍然还是经典,经典只有传播了,才有价值。

在网友对“林怼怼”的模仿热潮中,不难发现,职场话题是创作焦点。“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一句,表达的是职场人对过度加班的不满;“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则是借林妹妹之口,直言对老板空洞承诺的反感。这其中,语气也许是戏谑“发疯”的,情绪却是极其真实的。

林黛玉“花式怼人”大火的背后,折射出一些人现实中无法体面拒绝、坦言不满的无奈。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亲戚、同事、领导的无理要求,人们总是要用一些委婉的言辞包裹拒绝的意图。当“高情商”说法也无法回绝时,便只能勉为其难答应下来。就这个角度而言,如今流行的犀利“林学”,其实与此前被动自我保护的“糊弄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共同传达出年轻人对缺乏边界意识、形式主义、过度内耗等行为的反感。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了员工对加班要求的不满,你认为这种“林怼怼”式的表达合适吗?请结合情境,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谈谈理由。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发表在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云南大学研究人员在20年的时间里研发出多年生水稻品种,这种新型水稻不仅展示了产量潜力,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土壤质量。

研究人员将一种经过培育的亚洲一年生水稻品种与一种野生的非洲多年生水稻品种杂交,创造出一种新的杂交水稻品种,他们称之为“多年生稻23”。

在头四年中,多年生水稻的产量略高于一年生水稻,每季每公顷平均产量为6.8吨,而一年生水稻品种每季每公顷平均产量为6.7吨。两种水稻虽然在第一季的种植成本相差无几,但多年生水稻在几年内都不需要播种,这意味着使农民在接下来的每一季都可以节俭不少成本

总体而言,多年生水稻可以使劳动力成本降低60%,并使每个再生长周期的投入成本减半。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2年12月16日《多年生水稻受中国众多农户热捧》)

1.报道中多处运用了数字,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这则报道在香港《南华早报》网站上的题目是《为什么中国小农户峰拥种植这一新品种水稻》,《参考消息》转载时的题目是《多年生水稻受中国众多农户热捧》,请比较这两个题目在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需要题跋。题与画每每 ① ,好画还须有好题。题得好,对于画不啻是 ② 。但反过来,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为它破坏。

抱石肯把他辛苦的劳作拿来让我题,他必然相信我至少不至于题得怎么坏。以前我曾替他题过一张《瞿塘图》,题得特别拙劣,至今犹 ③ 。目前经验虽然又多了一些,但也不敢说有十分的把握。

辞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要和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恰相配称,使题词成为画的一个有机的部分,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好的画确实是比较好题。要打个不十分伦类的比譬吧,就好像好的马比较好骑那样。经受过训练的马,只要略通骑术,它差不多事事可以如人意。即使你是初次学骑,它也不会让你十分着难。没有经过训练的劣马,那是不敢领教的。

好的画不仅可以诱发题者的兴趣,而且可以启迪题者的心思。你对着一幅名画,只要能够用心地读它,它会引你到达一些意想不到的境地。由于心思的焕发、兴趣的葱茏,便自然会得到比较适意的词、比较适意的字、比较适意的风格。

——好的,题吧,大胆的题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辞、字、款式要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类比推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推理过程。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      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      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      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      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D.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2022-11-04更新 | 835次组卷 | 8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我们看一个人笑得开心,我们会说他“笑得像个不经世事的孩子”。不过除了真实的笑容,我们也经常看到“皮笑肉不笑”的假笑。?“真正的”微笑主要有两块脸部肌肉参与,即连着嘴角的颧大肌和眼眶周围的眼轮匝肌。前者收缩能让嘴角上提,后者能牵动苹果肌向上运动,且让眼睛显得更弯,与此同时,有些人的眼角会出现笑纹,或者卧蚕更加明显:相比之下,假笑就显得“稍许平静”。假笑的唇角运动与真笑相同,。如果把假笑时的脸部下方遮挡起来,你就会发现,假笑的眼神暗淡无光,眉毛不会弓起来。你可能会问,如果有人能主动控制这些面部肌肉,岂不是完全分辨不出真笑还是假笑了?,但是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基本没有人能主动收缩眼轮匝肌,它是难以主动收缩的肌肉中的一部分。

②众所周知,“笑一笑,十年少”,保持笑容对健康有益。当我们大笑时,我们的神经产生相应的激素、引发一连串消除压力的反应。假笑也能带来“以假乱真”的生理效果,因此长期假笑有利于身心的健康。但是为了工作或是社交需要,很多人不得不一直维持营业性的“标准笑容”。这种职业式微笑压抑了人的真实感情,必然会让“微笑”成为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发展为抑郁,所以假笑还是要“适可而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段②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1)长期假笑不一定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语句的表述没有逻辑漏洞的一项是(     
A.小陈负责的程序开发项目非常不错,所以我决定让他负责程序部的整体工作。
B.我跟你说,这个餐厅的饭菜很不错,我吃过三次,强烈推荐你家的婚宴在这里办。
C.“看看,看看,他们多辛苦,多可怜!”好好读书吧,不然你将来也会像他们一样!
D.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        的艺术宝库。它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735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       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不仅莫高窟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左右的宏佛瑰丽的壁画。壁画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令人赞叹!最引人关注的还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          ……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举世闻名   和蔼可亲     丰富多彩     长袖善舞B.举世瞩目   和蔼可亲     多姿多彩     翩翩起舞
C.举世瞩目   慈眉善目     多姿多彩     长袖善舞D.举世闻名   慈眉善目     丰富多彩     翩翩起舞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B.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C.由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D.由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左右的宏伟瑰丽的壁画。
B.不仅莫高窟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宏伟瑰丽的壁画。
C.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宏伟瑰丽的壁画。
D.不仅莫高窟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平方米左右的宏伟瑰丽的壁画。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至今日,智能手机、移动支付、刷脸识别等已成为常用工具。但近段时间以来,“老人无健康码乘公交车被拒、乘地铁受阻”“老人购物不懂微信支付被拒收现金”等新闻频出。

①老人无健康码被拒乘,      甲       ,实则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些相关部门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没有俯下身子实地调研。②唯有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老年人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③当然,     乙         ,还需家庭关怀。④让老人们赶上智能时代步伐、共享科技红利是年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⑤这需要子女们帮他们熟悉新设备新技术,帮他们更新对世界的认识,从而给老人们多一些陪伴。⑥让老年人跟上时代,让时代携手老人前进,是对尊老敬老最直接的表达,也符合社会、家人、行业、市场的共同愿望。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②中“唯有……才……”不可改为“唯有……就……”。
B.④中“红利”是形象的说法,可用“成果”一词替代。
C.⑤中画波浪线语句不可删除,它表达了本段核心话题。
D.⑥用“这”复指前面两个“让”句,使表达更清晰。
2.请在文中甲、乙的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2-04-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语段逻辑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农民张兴国种植超级优质稻喜获大丰收,加上粮食收购价提高,去年家庭收入多了不少。他对记者说:“我又多承包了15亩土地,面积翻一番,明年收入也会翻一番。”
B.好的运动场馆离不开绿色环保理念和先进的科技手段。作为低碳场馆,“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不仅冰面平整如镜,碳排放更是趋近于零。
C.“打铁花”是一种大型传统民间烟火表演,表演者搭起高棚,将熔炉中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这充分体现出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D.《龙潭三湖从何而来》一文说:“龙潭之水最初来自窑坑苇塘。”龙潭之水全都来自窑坑苇塘吗?答案是否定的。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片段一和片段二,完成下列小题。

片段一   人类的行为正在改变着地球气候,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一种趋势,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一是碳封存,二是碳抵消。与之相关的概念“碳中和”的提出为人类解决气候变暖这一难题提供了方向。

片段二

1.由片段一可以推出的结论为(     
A.如果人类要保护环境以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就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行动。
B.如果人类不能继续生存在地球上,必定是没有立刻开始保护环境。
C.只要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就能阻止气候变暖,人类就能在地球上继续生存。
D.要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就必须防止气候变暖。
2.结合片段一和片段二,简要解释“碳中和”这一概念。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