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宋祁《玉楼春》中有一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李渔同时人方中通《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试举‘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之句,谓‘烧’字粗俗,红叶非火,不能烧人,可也。然而句中有眼,非一‘烧’字,     A     ;犹之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耳。诗词中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也没有把那个“理外之理”讲明白。

宋人常用“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黄庭坚《次韵公秉、子由十六夜忆清虚》:“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陈与义《舟抵华容县夜赋》:“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陆游《初夏闲居即事》:“轻风忽起杨花闹,清露初晞药草香。”……①从这些例子证明,②方中通说“闹”字“形容其杏之红”,③还不够确切,④应当说:“形容其花之盛(繁)”。⑤“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⑥仿佛在听觉里获得了视觉的感受。

这类“闹”字的用法,不仅常见于古诗文,     B     。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写一个“小媳妇子”左手举着“闹轰轰一大把子通草花儿、花蝴蝶儿”。形容“大把子花”的那“闹”字被“轰轰”两字申说得清楚不过了,这也足以证明近代白话往往是理解古代文言最好的帮助。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1.下列句子中的“再”与文中加点的“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色已晚,再不加快速度就赶不上末班车了。
B.在这么多字帖中,没有比这本再适合你的了。
C.他早已有了成见,你跟他再解释也没啥用了。
D.新疆真美,我已做好明年再去一次的打算了。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语病(含标点),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请对李渔、方中通有关“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的见解,分别作出点评。要求句子简洁流畅,每人不超过30个字。
5.参考文意,从第三段中含“闹”字的诗句中任选其一,并从“通感”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19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珠峰由南至北,自高而低,形成一系列自然分带。在珠峰北坡,气候干寒,降水量少,植被稀疏,乱石嶙峋。在珠峰南坡,层林苍翠葱郁,草甸野花星布。山岳的冰川,雪中的生灵,天上的禽鸟,皆是珠穆朗玛交响曲中生动的音符。

1953年以来,人类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日臻成熟的登山技巧,不断地向珠穆朗玛峰进发。年复一年的登顶,在喜马拉雅山脉苍茫的峰岭,写下的英雄史诗。1960525420分,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上地球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顶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新纪录。经过多年的努力,登顶珠穆朗玛峰从梦想变成现实。

170多年来,世界各地的众多登山者,纷纷向珠穆朗玛峰发起挑战。(2)正是因为成功登顶珠峰的登山者越来越多,所以才有了更好的攀登装备、精准的天气预报和更多的人参加攀登。(3)登顶,从专业登山家的非常壮举,发展到普通登山爱好者也能实现的愿景。(4)尽管在技术层面上,登顶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人数。(5)然而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许多的威胁和挑战,还存在垃圾污染等问题。(6)在共同的生物圈里,如何尊崇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我们人类要时刻反思的重要问题。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3.文中第三段有两句话存在逻辑问题,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说也奇怪,从此之后,果然大家也仿佛格外尊敬他。这在阿Q,或者以为因为他是赵太爷的父亲,而其实也不然。未庄通例,倘如阿七打阿八,或者李四打张三,向来本不算一件事,必须与一位名人如赵太爷者相关,这才载上他们的口碑。一上口碑,则打的既有名,被打的也就托庇有了名。至于错在阿Q,那自然是不必说。所以者何?就因为赵太爷是不会错的。但他既然错,为什么大家又仿佛格外尊敬他呢?这可难解,穿凿起来说,或者因为阿Q说是赵太爷的本家,虽然挨了打,大家也还怕有些真,总不如尊敬一些稳当。否则,(     )。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

(节选自鲁迅《阿Q正传》)


下列各句中,与画线句子的逻辑错误相同的一项是(     
A.《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B.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
C.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D.“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2023-06-2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从高职院校毕业后到清华大学任教的“90后”女教师邢小颖火了。

2014年,在实习中已获得清华认可的邢小颖,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入职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任教。高职毕业也能去清华当老师,教比自己学历高的学生,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道理,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可以飞出德才兼备的“金凤凰”,而声名赫赫的名校也可能出现不堪重用的庸才。

古往今来,“学历”不高但能力超高的例子___①____。人们对于这样的人生样本,往往心存敬意。因为“出身名门”者毕竟是少数,众多平凡的人,都面对着残酷的现实。

邢小颖在清华实习阶段只争朝夕抓实操、对着空气讲课的刻苦,让我特别感慨。多年前,20岁的我在中原地区一家地级日报社的编辑部实习,那时作为部队选派的战士报道员、一年前的梦碎高考者,我并没受到太多重视。但我深信_____②____,除了____③___地苦读,我还经常一个人骑辆破自行车到处找新闻、采访,在编辑部老师登门指导下,其中一篇文章荣获了报社征文三等奖。10多年之后,我转业了,在仅有高中文凭的情况下,参加该报招聘,被破格录取。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不得体,请指出并进行修改。
3.请你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邢小颖入职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任教这一事件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是非分明,不超过60个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     ①     ,比如,脑电波能预测某人的学习潜力,特别是外语的学习潜力。原来,如果大脑右侧颞叶和顶叶区域的β波很强,那很可能预示着受试者有较强的外语学习能力;另一方面,经过外语训练的成年人,其β波确实会明显增强。

脑电波还能用来猜心——当你给一个小孩讲数学题时,怎么知道他是否在用心听呢?当小孩听懂了讲解时,脑电波就会明显活跃;     ② ,其脑电波会更加活跃;当他只是在应付,其脑电波就会明显减弱。甚至,心理学家利用脑电波还能知道受试者到底是在想桌子还是椅子,或者是在想1到7中的哪个数——受试者在冥想不同事物时,他的脑电波是不同的,只要能得到受试者之前相应的脑电波,便可通过简单对比而准确地猜出受试者的选择。人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对某些特殊场景中的句子,许多人会激发出几乎相同的脑电波;反之,     ③ ,就能推断出受试者是否正在冥想某个句子。有人就通过这种方法,(     )。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准确度很高地完成了对多达240个预定的句子的“猜心术”
B.完成了准确度很高的“猜心术”,预定的句子多达240个
C.对多达240个预定的句子完成了准确度很高的“猜心术”
D.对多达240个预定的句子,“猜心术”完成了,准确度很高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关泡菜致癌的说法一直被反复提起,这让很多人对泡菜望而却步。一些人认为泡菜会致癌,①________,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在肠胃的酸性环境中会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但是,我们也不必因此就说泡菜致癌,因为不能抛开摄入量谈毒性,只有摄入超量的亚硝酸盐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蔬菜在采摘后,其本身就含有硝酸盐和少量亚硝酸盐。硝酸盐本身是没有毒性的,只是泡菜发酵初期,②________,蔬菜中大量的硝酸盐会被转化为亚硝酸盐。但随着发酵过程中氧气的减少,乳酸菌会逐渐演变为优势菌群。等乳酸菌上位之后,就可以抑制硝酸盐还原菌活动,从而抑制亚硝酸盐生成,还可以产生亚硝酸盐还原酶,推动亚硝酸盐进一步转化。此外,泡菜在发酵过程中还加入了鲜姜、鲜辣椒、大葱、洋葱等辅料,这些辅料也能够抑制硝酸盐还原菌活动。因此,泡菜的整个发酵过程结束时,③________,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有些人认为泡菜致癌,请根据文段内容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要求理由充分,不超过100个字。
2023-03-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走红。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类生活场景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短视频平台也掀起了二次创作。有人质疑网友将林黛玉怼人的话语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有之嫌。对此,专家认为,新媒介技术的变化确实产生远离纸质阅读这样一个趋势,但尽管许多都被娱乐化,经典仍然还是经典,经典只有传播了,才有价值。

在网友对林怼怼的模仿热潮中,不难发现,职场话题是创作焦点。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一句,表达的是职场人对过度加班的不满;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则是借林妹妹之口,直言对老板空洞承诺的反感。这其中,语气也许是戏谑发疯的,情绪却是极其真实的。

林黛玉花式怼人大火的背后,折射出一些人现实中无法体面拒绝、坦言不满的无奈。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亲戚、同事、领导的无理要求,人们总是要用一些委婉的言辞包裹拒绝的意图。当高情商说法也无法回绝时,便只能答应下来。就这个角度而言,如今流行的犀利林学,其实与此前被动自我保护的糊弄学之处,它们共同传达出年轻人对缺乏边界意识、形式主义、过度内耗等行为的反感。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面对老板的加班要求,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了员工的不满,你认为这种“林怼怼”式的表达合适吗?请结合情境,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谈谈理由。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袁隆平、张秉贵、钟扬、陶渊明、苏轼、辛弃疾中,你最敬佩哪一位?为什么呢?请结合课本内容和课外阅读积累简要说明。要求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100字。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白话小说,人物日常交往自然以口语白话为主,但在某些场合出现白话和文言对峙情况,也很值得回味。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元妃与众亲友对话①______,他人回答②______,如元妃说: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答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母亲对女儿居然说这样的书面化语言,显得刻板又僵化。从表面看,元妃说话情真意切,而王夫人的书面语言似乎在控制情感,但深一步看,这种语体的差异却暗含着礼仪的差异。

探春向贾宝玉发出的帖子是用典雅的文言文写成,还用了较多典故,如结尾曰: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贾芸向他的干爹献殷勤,③______,其内容是;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

这样的白话以及夹杂了几个文言用词的不伦不类,自然让人忍俊不禁,但拿这帖子与探春诗帖相对照则更有意思。

1.请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选文中贾芸送给“干爹”白海棠时附带了一个便条。请问这里的“干爹”是谁?请将这个便条改写成50字以内的一段白话。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是诗史之诗,都是①新世界诗,都有一条红线贯注其中:反帝爱国、变法图强。你被诗界誉为诗歌革命的旗手,不仅在于一新诗风,抛弃了烦琐的形式;更在于为诗歌赋予了崭新的思想内容。与其说你是以诗推动诗歌革命,毋宁说你是以诗为炬火,引领时代前行的脚步。你的诗是近代新派诗的天花板,你亦是文坛顶流。因为你的存在,诗界革命的旗帜才能迎风招展,中国近代文学史才会花团锦簇,你也当仁不让②地被梁启超誉为“近世诗界三杰”之首。

你不以诗为荣,诗却成全了你。你的喜怒哀乐在字里行间不时显现,你变得鲜活、生动、立体而饱满。我们不但可以看清你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抚摸你的每一根白发,还可以顺着诗句走进你宽阔的心海。你像一位渔人,驾着用心血筑成的诗之舟,引领我们去穿越人生的风浪与绮丽。你的悲愤瘦如秋风,把一路感悟堆积在我们心里;你的思考又如夏日流萤,不时点亮海上迷人的风景

1905年3月28日,一代人杰黄遵宪郁郁而终。他的名字书写③在了历史的纪念碑上。

1.文中①②③处划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请修改。
2.文中主要运用第二人称“你”来表达,为什么还要用第一人称“我们”?请结合画波浪线的语句,分析其原因。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善于化无形为有形,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