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      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      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      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      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D.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2022-11-04更新 | 844次组卷 | 8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回答问题。

一民意测评机构对某地青少年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调查对象
调查项目
城镇青少年乡村青少年
更喜欢过传统节日58.3%70.1%
更喜欢过西方节日41.7%29.9%

(1)分析上表的调查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国务院规定,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联系上表的调查结果,谈谈你对国务院这一举措的看法。
2022-01-08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某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报道。这个标题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眼球,但在许多读者赞赏的同时,也有不少读者持否定态度。请谈谈读者赞赏和否定的理由各是什么。
2018-08-26更新 | 397次组卷 | 1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修改方式,修改另外两处问题。
当今社会,从学生到家长,几乎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这种名校情结无可厚非,因为只要进了名校就会有好前途。在名校,因为优秀的同学相互激发,成绩无疑会大幅提高。上名校还可以建立有利的社会关系,日后从事政治或商业活动,丰富的人脉必定助你功成名就。
因为进了名校就常常有好前途。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针对“为什么高铁上只有吃不起的盒饭却买不到方便面”的疑问,有人认为,动车密封性特别好,泡方便面味道很大,会严重影响乘客的身体健康;不卖方便面,就能营造出一个比较舒适的乘车环境。卖高价盒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的是高铁服务人员缺乏为民意识,只要他们转变服务观念,乘客就一定能吃上可口价廉的饭菜。
①泡方便面味道很大不一定会严重影响乘客的身体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1-03更新 | 407次组卷 | 2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6 .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孩子发火,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这样做,父母不仅无法帮助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会使孩子走入歧途。反之,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定就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控制情绪,并不是要父母压抑或掩饰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教养行为。父母要想孩子身心健康,就一定要把全部精力用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上。
对孩子发火不一定会使孩子走入歧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9-26更新 | 166次组卷 | 1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频发的雾霾,永久地离开所居住的城市,而且这些人中间很多还是城市的精英。可见,要让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根除雾霾之害。若不能彻底控制雾霾,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就不能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
①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未必就是根除雾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9-07更新 | 416次组卷 | 3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5-16高二上·重庆·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依次填入下边两段话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荀子阐发的“礼”的人文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从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而不是使礼制作为宗教的一种仪规。试举一例以明之。如,荀子对于人问“雩而雨何也?”回答说:“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则典故。“雩”原是一种宗教色彩很浓的求雨仪式,           ,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这种仪式,只是认为不应当把它神化。换言之,              ,荀子认为还是有意义的。


①人们常常是把那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纳入到礼制中去
②那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常常被人们纳入到礼制中去
③虽然荀子在这里明确表示了“犹不雩而雨也”的意见
④荀子在这里虽然明确表示了“犹不雩而雨也”的意见
⑤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礼的仪式                 
⑥即使把它作为一种礼的仪式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⑤D.②④⑥
2016-11-18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10-11高一上·青海·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9 . 附加题:
(1)《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中林黛玉有这样一番话:“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一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虽然是谈诗,但也适用于对联创造。对联讲究炼字,更讲究炼意。作对联需要对每个字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但是好的对联却又要求不见斧凿之痕,信手拈来,宛若天成。
对联与生活息息相关,凡身边事、眼前景等皆可入对联。有人路过一小镇时曾作过一副对联:“一条大路通南北;两边小店买东西。”郑板桥故居有一副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请根据你的家庭、学校、班级或考场的特点,作一副对联,让我们一起欣赏。
(2)“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论教育》)”。新课改的宗旨同样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你在高中第一学段中主动学习探究了那些课外语文知识?有什么收获?
2016-11-18更新 | 5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青海省青海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