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3-14高二下·甘肃兰州·期末
1 .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2023-12-04更新 | 791次组卷 | 38卷引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说:“……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马克思既遭忌恨又受爱戴,是因为(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②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③事物的价值是人的一种主观态度
④主体的属性与状态影响认识结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05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重庆人称街头的临时搬运工为“棒棒”。重庆的棒棒最多时有30万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善,“棒棒军”日渐凋零。对此,有人说,棒棒是重庆的独特文化景观,应设法存留;有人则认为,棒棒这一工种的逐渐消失,意味着人们逐渐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好事,应该由它去。造成人们上述看法不同的原因在于(     
①关于棒棒的真理性认识本身就是相对的
②人们的认识能力天然就存在着高低之别
③棒棒这一认识对象具有复杂多元的属性
④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认识视角和出发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漫画《角度不同,孰对孰错未必就一定》表明(     

①看问题角度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②认识是否正确没有客观的标准,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③对同一客观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认识
④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2023-04-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3-17更新 | 274次组卷 | 9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6 . 柿饼是用柿子制成的饼状食品,在柿饼上或多或少都有一层白色的粉末,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层白霜到底是什么,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这是人工添加的防腐剂。对此,专家指出,柿饼上的白霜是柿饼在制作过程中天然形成的糖霜,并不是防腐剂,对人体无害,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这佐证了(     
①表象往往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真实联系的把握
②真理是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
③真理以谬误为起点,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④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2年“海克斯科技”一词爆红网络。“海克斯科技”特指一种魔法与科技融合的顶尖技术。但当“海克斯科技”类短视频对准某知名品牌酱油的配料表中的食品添加剂时,支持者认为:“这是揭露无良商家之举,纯天然古法酿制的酱油才是高品质食品”;反对者认为:“这是对食品添加剂的污名化,现代食品工业离不开合法适量的食品添加剂”。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争论说明(     
A.认识主体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和思索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B.认识受到复杂的变化着的客体事物的影响,具有反复性
C.认识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D.认识只有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023-01-17更新 | 56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来“时光杂货铺”回味儿时的熟悉味道,到“岁月流金墙”欣赏过往的经典影音,去“时光留声机”说出自己的变化和家的故事。2018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发起的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创意体验馆——“、时光博物馆”在北京三里屯正式开馆。内设“时光杂货铺”“奇妙时空屋”“年代照相馆”“岁月交通局”等主题展馆,时光博物馆外场还开设主题影像展。第一代“打工妹”感慨渐渐老去,但“所有梦想都会开花”;科研工作者感叹第一台服务器成了收藏,互联网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时光博物馆面前,每个人都有所思所悟。


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不同的人在时光博物馆前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2022-10-30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殳”(shu)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五兵之一。《诗经。伯兮》云:“伯也执殳,为王前驱。”《释名》云:“殳,殊也。长一丈二尺,无刃,有所撞挫于车,上使殊离也”。有人据此认为“殳”并非一种兵器而是车战中车马撞挂在一起后,拨打使之分离的器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对“殳”的作用会有多种不同的认识
②深入把握历史的真实状况,人们才能正确认识“殳”的作用
③对“殳”作用的认识,要根据当前的实践需要判断其真理性
④因“殳”的复杂性,每一个人对其作用的正确认识都不相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 《庄子·外篇·秋水》中有一句名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里的两个“不可”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水平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认识促进实践发展
C.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
D.不经历错误与正确的多次反复,不可能获得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