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从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序厅中出现的“龙行龘龘”,再到时下应景的祝福语“龙行龘龘、前程朤朤”,都引起民众对生僻字的关注和好奇。有人认为文字是用来交际的,应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不需要“费纸张、费墨水、费眼神”;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传统文化与当代潮流的巧妙结合,展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对“龘”的作用会有多种不同的认识
②深入把握历史的真实状况,人们才能正确认识“龘”的作用
③对“龘”作用的认识,要根据当前的实践需要判断其真理性
④因“龘”的复杂性,每一个人对其作用的正确认识都不相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培养趋势思维。趋势思维具有前瞻性,强调通过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发展趋势,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变化、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做出正确决策。根据材料,请回答下列小题。

1.有人将趋势思维的作用描述为:“岸边看海,波涛汹涌;高空看海,风平浪静。”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一个人的知识是否正确,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矛盾特殊性是区分不同事物的标志
C.当代青年要挺膺担当,推动矛盾向对立面转化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立场的影响
2.任正非曾说:“华为5G既要有站在今天看明天的视野,更要有站在后天看明天的格局。站在今天看明天的时候,更多看的是挑战和阻碍;但是站在后天看明天的时候,很多事情就豁然开朗。”洞察错综复杂的外部不确定性,为进入“无人区”的华为指明了未来的方向。这说明(        

①站在今天看明天,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华为未来的战略

②站在今天看明天,华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靠全球化的视野创造事物的新联系

③站在后天看明天,坚信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将获得更大信心

④站在后天看明天,华为5G替代现有通讯技术,符合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发展实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与“趋势思维”相对应的叫做“价值思维”。价值思维强调选定一件值得做的事,长期坚持。个人通过专注,越做越精,独占鳌头;企业通过聚焦主业,降低非必要的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关于趋势思维和价值思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趋势思维是理性认识,价值思维是感性认识
B.趋势思维和价值思维只有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具有真理性
C.趋势思维和价值思维既对立又统一,展现了矛盾问题的精髓
D.趋势思维和价值思维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2024-03-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育才中学、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3 . “围炉煮茶”最早源于中国古代文人茶事。近年来,在繁忙急躁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寻生活的安静祥和,于是“围炉煮茶”这一吃茶方式风靡起来,成为许多当代年轻人共同的社交新宠。这表明(      )
①虽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不同的人对“围炉煮茶”的认识也可能相同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围炉煮茶”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实践决定认识,人们对“围炉煮茶”的认可源自于当前社会实践的变化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一定是不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政治试题

4 . 亢仓子,相传是老子的弟子。他认为,“对于自身缺点,贤者见之宽恕而不言,小人暴爱而溢言,亲戚怜嫉而贰言”,于是提出了“君子检身,常若有过”这一观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亢仓子夸大了意识作用,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检验标准

②亢仓子得出这一观点的理由印证了认识主体会影响认识结果

③“君子检身”说明只有推翻过去的自我,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④正是因为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我们才需要“常若有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2023-12-04更新 | 789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6 . 全球第一幅AI画作卖出了300万人民币。回答下列小题。

1.梵高花了4个月画了流传后世的《向日葵》,达.芬奇用了4年精雕细琢那幅著名的《最后的晚餐》,而如今,你只需要4分钟就能完成一幅色彩艳丽,别具韵味的AI画作。这引发了艺术界巨大震荡。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AI画作是机器的产物,没有意识的参与,不是艺术品
②科学取代艺术是画作自我否定,自我完善的必然结果
③人们对AI画作的不同看法受主客体多种因素的影响
④AI画作作为新出现的事物,必然对传统画作产生冲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传统的手绘画作蕴含着绘画者的情绪与思想,优秀的手绘画作还兼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不仅是时间的证物,更是文化的传递。面对AI画作的挑战,手绘画作依然更具生命力。这说明(     
A.画作的生命力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参与B.画作传递的信息、思想制约着其价值
C.AI画作输于传统手绘画作的时间沉淀D.传统文艺比现代文艺更具有发展前途
2022-11-27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四)
7 . 元宇宙是指利用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有媒体预测,“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可能达到2.5万亿美元。对于元宇宙,有人认为是商机,有人认为是资本在炒概念,不过是一场骗局。对于“元宇宙”有不同认识体现了(     
①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相互作用决定了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复杂变化着的认识客体暴露和展现其本质需要有一个过程
③认识受认识主体立场、观点、方法、知识结构等因素影响
④一个正确认识需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两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殳”(shu)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五兵之一。《诗经。伯兮》云:“伯也执殳,为王前驱。”《释名》云:“殳,殊也。长一丈二尺,无刃,有所撞挫于车,上使殊离也”。有人据此认为“殳”并非一种兵器而是车战中车马撞挂在一起后,拨打使之分离的器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对“殳”的作用会有多种不同的认识
②深入把握历史的真实状况,人们才能正确认识“殳”的作用
③对“殳”作用的认识,要根据当前的实践需要判断其真理性
④因“殳”的复杂性,每一个人对其作用的正确认识都不相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B.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D.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10 . 对于诗句“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的理解,有人认为:“当你身处黑暗之中,才看到平时忽略的美好;当你春风得意之时,反而容易计较别人的小过失,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但也有人这样理解:“没有人否认你存在的意义,你只不过缺少一个能散发光芒的特定条件。”从认识论角度,这表明(     
①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存在多个正确的理解和认知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反映形式的变化
③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具有主体差异性④认识活动是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和思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