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许多企业家相信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然而,也有科研工作者开始担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潜在负面后果。这反映了(  )
①人们对AI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的认识是有选择的
②主观条件是影响人们对AI技术的认识的重要因素
③AI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哲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对AI技术的正确认识关系AI技术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6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2 .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3-17更新 | 274次组卷 | 9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反映了蔡文姬流落匈奴时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还乡之喜与骨肉离别之痛的矛盾心情,被郭沫若称为“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这表明(     
①音乐作品是客观存在移入人脑的主观映象
②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的表达与情感的升华
③音乐作品是抽象概念转变为艺术形式的结果
④音乐作品的感悟受个体认知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20更新 | 144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下面漫画《有时真的搞不清楚》告诉我们(     

①虽然结论不同,但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有些意识由于缺乏客观依据,确实说不清楚
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8-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庄子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②认识受到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具体的实践水平等条件限制
③开拓创新,突破认识对象的制约,真理才能不断超越自身
④勇于探索和实践,不囿于已有认识,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1更新 | 362次组卷 | 45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13-14高二下·山西·阶段练习
6 . 据报载,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文理同卷)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文、理科综合分值由300分增至32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北京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社会对语文分值增加、英语分值减少反响强烈,多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①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③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④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与“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D.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