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美国两家民意调查机构于2022年10月13日至16日期间对800名美国选民进行的民调显示,8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一般或差”,16%的受访者评价“好或优秀”,6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很快就会陷入衰退”,9%的人相信美国“已经陷入衰退”。对美国经济认识的差异(       
①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经济自身的复杂性          
②充分证明了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③因为认识主体的立场、知识水平等有不同          
④说明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真理不可能只有一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最简单的肢体语言就是打手势,这几乎是世界上的一种通用语言,不过,不同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表达的意思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OK的手势,如果在大多数的国家都是正面的意思,但要是在巴西,却成为了一种不礼貌很粗鲁的含义。这说明(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对手势表达的意思存在不同的认识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3-12-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高考班)试题
4 . 芜湖铁画是我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芜湖铁画的继承与创新议题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继承论者强调传统工艺应保存,不宜盲目创新;而创新论者提倡突破传统的局限,努力创新。对芜湖铁画继承和创新的不同看法表明(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②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个
③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从认识论角度,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念、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雨是恬淡人心的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雨是让人止不住思念的雨。“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的雨是人生漂泊零落、心痛到极致的雨。“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的雨使欢聚时的乐景与想象中离别后的凄凉孤寂形成对比,表达了离别的不合和愁绪、也映照了诗人被贬的怀才不遇。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不同诗人对雨有不同感受的原因。
7 . 人们往往习惯性认为只要我说清楚了,你就应该听明白,如果你没有听明白,那就是你的问题。下图漫画(选自小林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对事物的认识是主体决定客体的过程
B.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并没有对错之分
C.追求真理是一个认识不断发展过程
D.要站在不同立场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8 . 网友针对消费人气型书店产生评论:一种观点认为该类型书店能吸引消费者,有利于书店的发展和文化属性的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分注重书店的“颜值”,发挥其社交属性会影响消费者的阅读体验,弱化其文化功能的发挥。结合网友评论,对此类书店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在书店的社交属性和文化属性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
②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和弊两个方面,对书店的评价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③网友的评论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体差异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发展,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庐山的美景吸引了历代文人骚客,李白留下千古绝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留下传世佳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诗人的创作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诗人对庐山美景的不同认识源于不同的反映方式
③诗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文学修养影响认识的结果
④不同人对庐山的自然风光一定会产生不同的认知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三孩政策公开之后,各种社交媒体瞬间爆炸。网友甲:上面四位老人,下面3个孩子,65岁退休,再带9个孙辈……哇!真的是“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网友乙:人出生率提高,一些行业变得紧俏,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网友的不同看法表明(  )
①网友的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性反映
②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往往会产生差异
③对同一确定对象可能产生多个不同真理性认识
④网友的精神世界是网友对客观存在反映方式不同的根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8更新 | 344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