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体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联系上下文可知,军令状的内容应是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揣摩选文中人物的心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A.步步紧逼       B.明知故问       C.胸有成竹       D.正中下怀
(1)“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这是(      )
(2)“用弓箭最好。”——对于周瑜来说,诸葛亮这样回答是(      )
(3)“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周瑜对诸葛亮(      )
(4)“只要三天。”——此时诸葛亮(      )
3.选文中周瑜高兴的是______,他叫诸葛亮当面下军令状的目的是______
4.请你发挥想象,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可能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第5课 草船借箭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品味探究。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

1.周瑜是东吴的大都督,尤善水战,况且三天造十万支箭可谓难如登天,周瑜为什么要难为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抓住周瑜的语言、动作,谈谈对他的理解。
结合“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或《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故事,我对周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怎么知道三天后有大雾?
像这样的问题能激发我阅读的兴趣,我要提出自己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联系上下文,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第5课 草船借箭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

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不是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而是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我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我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坏处好处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和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我被单独剔出来,与世隔绝,受尽苦难。但是,我也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人员都已丧命。
我被从人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孤独的人。但是,我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既没有挨饿,也没有奄奄待毙。
我没有衣服穿。但是,我身在热带,即使有衣服也不用穿。
我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抵抗人或野兽的侵袭。但是,在这里我看不见会伤害我的野兽,在非洲海岸上,我却看见过。要是我的船在那儿倾覆,该怎么办呢?
没有人可以同我说话,或者宽慰我。但是,船漂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我取出了很多必需品,有些甚至够我用一辈子。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坏处:被抛弃,无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伙伴,无宽慰
2.从“好处与坏处”对比中,“我”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用“——”画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3.期末考试结束了,你没有如愿实现自己的目标,成绩不是很理想。你会以怎样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注意从“坏处与好处”的角度来说明。
坏处好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024-01-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第5课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课文主题探索。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1)“天窗”加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否定
(2)天窗在____(什么位置)。
(3)乡下人为什么要开天窗呢?在正确说法后的括号里打“√”。
①为了装饰房子,让房子更时尚。(       
②这是乡下的风俗习惯。(       
③为了让亮光进入屋子。(       
(4)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透过天窗会看到什么呢?又会想到什么呢?把它写成一段话吧!
____
2024-01-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第3课 天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春天来了!我们__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__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2.文段中的感叹号,应该读出___________(语气);文段中的省略号说明了___________。(选一选,填序号)   
①春天无处不在,说也说不完       ②找到春天后的喜悦
3.文段中的“她”指的是______,“我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地方发现了她的影子。
4.春天还在什么地方?请你接着写一两句。   
_____________
2024-01-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第2课 找春天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1.(2)“我们”是怀着(      )的心情去找春天的。
A.兴奋、急切       B.喜悦、赞美
2.想读出这种心情,要重读哪些词语?用“      ”画出来
2024-01-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第2课 找春天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鼹鼠先生来到松鼠太太门前。松鼠太太走出门,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松鼠太太对鼹鼠先生说:“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1.这段话写了鼹鼠先生、松鼠太太、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动物。
2.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是_______
3.松鼠太太的家门口变成什么样了?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4.“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为什么说礼物是美好的?(多选)(      )
①这个礼物使小路变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使人感到美好。
②这个礼物非常昂贵,大家认为非常美好。
③这个礼物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使人感到美好。
2024-01-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第3课 开满鲜花的小路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①“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②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毕竟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③船快开了,母亲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1.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品格的句子。再模仿这种格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
2.从上面这几段话来看,外祖父送墨梅图给“我”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话写出了外祖父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
4.文段中说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有很多,请写出2个历史上具有这样品格的人。
___________
2023-12-3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第4课 梅花魂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北京的春节(片段)

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②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③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④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片段的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写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光景,在整篇文章中是属于详写还是略写,这种写作手法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29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第1课 北京的春节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课内阅读。

①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②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③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烂漫”在词典中有两个意思:①颜色鲜明而美丽;②坦率自然,毫不做作。“烂漫无比的春天”中的“烂漫”应选第_________个意思。
2.画“ ”句子中的“赶集”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说明___________,句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作____________
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后两个自然段,我发现燕子不仅身_________,而且飞得_________
4.如果用一句话来赞美春天,我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2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课第2课 燕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