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新疆 高一 期末 2021-07-06 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流行语折射多元文化心态

所谓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地域中出现的、广为流行的语汇。它以鲜活的形式来表达特殊的含义,丰富了我们的话语空间,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和内容有很强的概括性,又不失幽默、调侃的意味。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传媒的发达,尤其是网络的异军突起,流行语往往在一夜之间传遍社会的各个角落。流行语无一不是社会现实、社会风尚的某种折射,借助于网络等传媒,犹如插上了翅膀,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注意到,流行语的流行速度正在加快,有时甚至就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流行开来,由于这些流行语契合了现代人的某种心理期待,产生了共鸣,成为其快速流行的社会心理基础。

其实,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何尝不是那个时代的流行语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现在我们翻看《诗经》,依然能够品味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价值取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年都有相当规模的流行语调查和发布,日本去年的“U-can流行语大奖”颁奖仪式上,出自宫崎县知事东国原英夫之口的“必须做点什么”及高中生高尔夫球选手石川辽的昵称“腼腆王子”获得大奖。关于获奖理由,评委会表示,东国原这句当初用在知事选举的口号“触动了日本全国男女老少的心弦”;在低调羞涩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的今天,石川选手独有的自然无造作的表情“让日本人产生怀旧之感”。 “‘流行语’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属于社会热点,有的属于网络语言,有的是商业化助推的结果。”留美博士、传播效果研究学者、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周培勤说。流行语属于典型的大众文化,有鲜明的大众文化的特点,以前可能是小范围的传播,现在借助于现代传媒,能够很快地在社会上传播。应该说,流行语的流行,是社会文化有活力的表现。从一个社会来说,历来有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分野,流行语显然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虽然说,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经常有所排斥,但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众文化常常扮演着主体的角色,不少流行语经过沉淀后可以进入主流,甚至进入精英文化的范畴。

流行语的盛行,也是文化多元的产物。在大众传媒时代,尤其是网络时代,流行语的盛行,说明话语权的下移扩散越来越明显。它反映社会冷暖,反映时代节奏,尤其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态。

当然,部分流行语也呈现出泡沫化现象,浅表化、庸俗化,因而,我们平时经常可以接触到一些非常粗俗甚至不堪的流行语,消解着一个社会应该具有的主流价值观。

“流行语强迫症”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社会庸俗化的表征之一,比如说,每年的春晚小品,为了包装和商业化效果,而刻意制造出一定的“流行语”,但这些流行语总体价值不大,甚至成为廉价的时尚点缀品。

流行语是社会和时代的晴雨表,透过流行语,我们可以领略社会和时代某种微妙的文化心理,体味社会和时代的某种深意。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流行语是民间生活的润滑剂,哪儿的民间社会充满活力,哪儿的流行语就大量出现,什么时候的社会生活越宽松活跃,什么时候的流行语就越发达,流行语贴切地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1.下列关于“流行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流行语是一种以鲜活的语言形式表达特殊的内容和含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出现的广为流行的概括性词语。
B.流行语是体现社会庸俗化和浅表化等泡沫化现象的晴雨表,它消解着一个社会应该具有的主流价值观。
C.文化的活力以及大众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一直扮演的主体角色,与其他文化形式共存。
D.流行语无一例外地从某些方面折射社会现实和社会风尚,它能满足人们的某种心理期待并产生共鸣。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流行语之流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以前传播范围很小,而现在可以借助先进的媒体在极短时间内广泛地传播开来。
B.如果出于包装和商业效果的需要而刻意制造出流行语,那么不仅总体价值不大,甚至还会沦为廉价的时尚点缀品。
C.对一个社会来说,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历来区分得很清楚,而现在流行语经过沉淀后就能够进入主流社会,甚至进入精英文化领域。
D.流行语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价值取向,它备受大众追捧是因为它能触动人们的心弦并让人产生怀旧之感。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流行语的成因比较复杂,社会热点、网络语言和商业化因素都会导致流行语的出现,它是文化多元的产物。
B.当今时代,由于以网络为标志传媒的发达,流行语广为盛行,因而话语权的下移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
C.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社会快速流行,从心理层面上来看,是因为这些流行语与现代人的心理期待相契合,能在人们的心里产生共鸣。
D.社会生活的宽松活跃,社会心理的开放多样,对于体现民间社会活力和时代变迁的流行语的风行具有推动作用。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山东烟台一家名为苏家麻辣拌的熟食摊被数亿中国人知道了。这家小店在疫情后在店外摆摊,很受市民的欢迎,人气慢慢回来了。

61日至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青岛考察。在烟台市芝罘区某小区,李克强到苏家麻辣拌的熟食摊前点赞地摊经济称,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此前,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李克强在回答就业问题时就提及有的城市出台的流动摊贩政策。李克强说: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两周前,我看到报道,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全国两会后,不少省市开始放松对流动摊贩的管理,鼓励地摊经济重新回归城市。中央文明办也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人民日报》202064日)

材料二

地摊经济能带动多少就业?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此前在媒体撰文指出,中国约有1亿人非正式就业,如果放开地摊经济、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早市等,至少可提供5000万个就业岗位。

流动商贩相关政策的放松迅速拉动了就业。截至522日,成都全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748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临时投放点位6103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毫无意外,地摊经济概念股也随之一夜蹿红!

杭州的百大集团、义乌的小商品城、嘉兴的海宁皮城,这些与地摊经济或多或少有所关联的浙江本土上市公司,都因为地摊经济出现股价暴涨的情况。而今日相关概念股继续大涨,目前,地摊经济概念已经至少10只股涨停。

地摊经济火爆,除了软件要跟上,硬件方面当然也不能落后。神车五菱宏光立马就拿出了大招。62日,五菱旗下公众号就发布了全新地摊专用售货车,有网友直呼简直是商业奇才。

(《澎湃新闻》202064日)

材料三

为马路经济叫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现实问题——由于摊贩井喷式回归,不可避免地给城市管理提出了考验,比如占道经营会不会影响交通?如果带来脏乱差等问题,该如何解决?

据报道,大连一夜市开放后,附近出现交通堵塞、卫生一片狼藉等情况,日前被停业整改。有关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前述夜市系商贩自发的摆摊行为,缺少统一管理,对周边环境以及交通造成了影响。目前,大连市政府正计划开展商业外展外摆活动,由政府统一管理,划定摆摊区域,制定经营规范。

这个典型案例,颇有剖析价值。类似情况在各地不同程度出现,马路经济放开了,但问题随之而来,于是有人发问,如何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对此,应从两方面看,一个是,不能因为出现了卫生问题等就重新扎紧袋子,不让摆摊、不放开马路市场了;另一个是,问题出现了不能放纵,毕竟放开不等于放任,更不等于放弃监管。如果说地摊经济带给民众方便,但若选址不当,在主干道上摆个摊子,势必会给民众带来新的不便。故此,如何趋利避害,除弊兴利,最大程度实现多赢,则需管理者多想实招。

放开地摊经济并不意味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说:需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发挥出地摊的巨大经济作用,同时摆摊人员也要遵守相关规定,达到安全、健康、整洁等要求。

(《人民日报》202064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摊经济”的回归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
B.“地摊经济”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有利于经济的复苏。
C.随着“地摊经济”的发展,文明城市测评考核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意味着全国将放开对地摊经济的管控,任其发展。
D.“地摊经济”的火爆,不仅带动了就业,还带动了股票市场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李克强总理关于今夕地摊经济的对照,说明了地摊经济能很好地带动就业,宜大力提倡。
B.材料二中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流动商贩”相关政策的放松会迅速推动就业。
C.“地摊经济”带动股票市场的发展,其实有利有弊,会让一部分人盲目地进入股票市场,从而带来风险。
D.“地摊经济”的发展,其利甚大,其弊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交通和卫生问题。
6.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激活“地摊经济”,让其更好地发挥经济带动作用?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笛音

李铭

本地要排一个戏,投巨资打造,想参加省艺术节的演出,奔着拿奖去的。剧本经过多次打磨,终于可以下排练场排练了。一切都在顺利地往前推进着。

音乐在这个戏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剧组从北京高薪聘来一位大咖级别的人物,来负责这个戏的音乐设计。

大咖姓吴,其貌不扬,说别的都没精神,一说音乐,眼睛里便马上放射出光芒。大家背后都叫他吴大咖。吴大咖这人很挑剔,有点吹毛求疵,不好接近。

吴大咖的挑剔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吃住行他都是马马虎虎。工作人员问吴大咖喜欢吃什么,他说随便。工作人员又问喜欢喝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说随便。

只有到了工作的时候,吴大咖就不随便了。吴大咖在排练场脾气不好,言辞犀利,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只要他认准的事情便非常固执。这个戏是一部宣扬主旋律的农村戏,吴大咖别出心裁非要使用交响乐伴奏,这让其他懂音乐的人有些出乎意料。

音乐录制工作进展不顺,原因是吴大咖要求过于严苛。比如在选拔笛子演奏员的时候,吴大咖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多次打断演奏现场。

吴大咖不说话,背向后仰,躺椅被压成弓形。吴大咖闭眼,良久睁开,问,你演奏几年了?

演奏员被问蒙了,答,十八年,国家二级演奏员。

这跟职称没有关系。吴大咖提高了嗓门。

换人!吴大咖斩钉截铁地说。

就这样,本地非常有名的笛子演奏员被撤换掉了,气得演奏员逢人就骂吴大咖傲慢无礼。

眼看事情变得尴尬起来,文化主管部门赶紧从省城歌舞团请来一位最好的笛子演奏员。这演奏员是一个女孩,职称一级,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内国际大奖。

吴大咖听完一曲,摇头叹息。人又被他给开了。

本地文化官员坐不住了,笛子独奏在整个戏里只占了一分半钟,吴大咖如此挑剔有点儿叫人不能理解。

趁着吃饭的时候,本地文化官员委婉地表达了看法。吴大咖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吴大咖苦笑一声,说,这是一段表达乡村恬静生活的音乐,在整个戏中至关重要。没有这一分半钟,整个戏就要减分。

前面两个演奏员都是非常棒的艺术家,他们的演奏哪里不好?见吴大咖如此固执,本地文化官员也就直接问了。

声音不干净!吴大咖回答。

本地文化官员哭笑不得,声音还有干净不干净之说!这……真是叫人费解。

吴大咖的音乐设计停滞不前,眼看着全省艺术节召开在即,本地文化官员气得索性不再去过问了,让这个怪异的吴大咖自己折腾去吧。反正合同签了,不按时完成看他怎么交代。

吴大咖提出要求,要去本地乡下采风。

今天这个村,明天那个屯,吴大咖开始深扎生活了。这一天,吴大咖一行人到了本地最闭塞的山村。吴大咖正在村口河边洗脸,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几声笛音。吴大咖一下子就愣住了,侧耳倾听,然后狂喜地喊,这个笛音真干净!

他们找到一户农家,笛音就是从这家院子里传出来的。吹笛子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问了才知道,这失明女孩初学,只会吹一首曲子。

吴大咖大喜过望,跟女孩家人商量,要带她回去录笛音。

女孩儿父母给孩子买笛子,就是想鼓励从小双目失明的女孩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见有人愿意帮助女儿,心里自然欣喜。

吴大咖带女孩回到剧组,指导她练习笛子演奏。两周以后,正式开始录制。女孩儿的笛声一响,现场立刻鸦雀无声。那舒缓的音乐像森林里潺潺的流水,涌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吴大咖闭目品味,睁开眼睛时,双眼全是泪花。

这个戏大获成功,在艺术节上夺得最高荣誉。

吴大咖要走的当天晚上,剧组一起吃饭。吴大咖端起酒杯特意敬了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演奏员询问吴大咖自己的演奏到底差在哪里。吴大咖说,您的演奏技巧娴熟,非常棒。但不是我想要的,您的声音里匠气太重。哦!演奏员明白了,那个获得国际大奖的女孩呢,她从业时间短,成绩斐然啊,你为什么也不用?吴大咖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欲望。但这个从小失明的女孩儿,她看不到人间的丑恶,没有名利的欲望。她的心灵世界都是干净的,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两段交代的内容,为下文吴大咖坚持寻找最干净的笛音的情节做了铺垫。
B.吴大咖临走时特意给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敬酒,这一细节与上文本地演奏演员认为吴大咖傲慢无礼形成了对比,使吴大咖的形象更高大、饱满,令人敬佩。
C.小说运用正侧结合的手法描绘盲女的笛音,先将笛音比作流水,描绘其清纯的特点;又用吴大咖听笛音后眼含泪花的情景来衬托笛音的感人力量。
D.生活在“本地最闭塞的山村”的盲女使这个戏夺得最高荣誉,而国家一级、二级演奏员却遭到吴大咖淘汰,这有力地讽刺了文艺工作者追名逐利、不追求艺术真谛的社会现象。
8.小说以“笛音”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中的吴大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郎中,再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魏征,巨鹿人也。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                              属:连缀
B.遂五经                                 通:通晓
C.而无骄之情                           尚:崇尚
D.安帝雅闻善术学                    雅:素常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12.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B.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C.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D.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颇有深谋远算。在太宗和隐太子的权力斗争中,魏征劝谏李建成早做打算,后来面对太宗的指责,魏征坦言李建成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B.魏征被赞忠诚奉国。魏征欣幸遇到了赏识自己的皇帝,竭尽才力来效劳。太宗李世民夸赞他忠心为国,直言劝谏前后二百多件事,都称自己的心意。
C.魏征在朝遭人嫉恨。魏征之前是追随隐太子的,隐太子被诛后,又转而投奔太宗李世民并被委以重任、厚加礼遇,因此,朝中长孙无忌等近臣颇为嫉妒。
D.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因为太宗李世民能接受他的进言,如果太宗不接受他的进言,他也不敢犯龙鳞。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2)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2021-07-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