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九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8月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 高三 开学考试 2021-09-07 5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设计?有人认为设计要么和美有关,要么和技术有关。其实设计无处不在,但是,我们不能过于简单地把设计理解成美化,或者是简单的工具。从实践层面来理解,设计是教你做一系列合理而周密的谋划,可以定义为人类塑造自身环境的能力。每一件人造物都是一件设计品,我们制作它、使用它,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而在造与用的过程中我们感知了世界,并赋予了生活的意义。所以说,设计又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创造活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们,都是以独特多样的方式来展开设计、生产、工作和生活。

设计也是人类文明以及地域文化的一种映射,它是思想现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以及审美趣味的载体。《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有时,地有气”就是对时间、地理、自然规律的一种客观认识。“材有美”讲的是取用有道,它又是一种审美体现,要求工匠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师,懂得发挥材料自身的特质与美感。“工有巧”中的“巧”指的是制造的精良、技巧和智慧,巧妙的设计,尤其是突出的创造,才能实践智慧。四者结合,方成上品。比如陶瓷、明式家具,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世界造物的经典,是我们东方造物哲学对自然、人、物三者和谐共生的系统性认知。在今天看来,这其中还包含着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如果从科学的层面来认识设计,设计是一门年轻的学问。百年来,世界不断在更替、转型,社会转型带来的技术变革,使得设计的范式、设计的风格也在不断变化,这源于设计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是时代发展的快速回应。设计的根本任务是解决问题,如何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设计最核心的东西。艺科融合、随物赋形、以人为本是设计思维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也是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以及为什么要跨学科的原因。

中国设计的提升应该面向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从制造到创造,从装配到设计,服务民生、自主创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来传播时代的审美,同时,要传播中华文化,呈现民族的精神和风范。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基于中国的立场,对社会实际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从这个层面反思,设计始终包含着一种伦理和责任,我们现在面临诸多问题,设计都应在其中有所担当。

当下,设计面临着双重的挑战,第一,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价值、利益与公平,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对问题的不同认识,所以理想和信仰是设计贡献社会的基础。第二,设计的本质具有前瞻性、应变性、整合性和引领性。比如说,设计可以平衡人和自然、自然与人工、传统与现代、全球与本土,以及更合理地运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现在很“热”,但其负面影响也有很多,设计作为一个平衡力量,非常重要。另外,设计要应对新时代、新技术、新挑战,设计学科要主动求变和引领,在解决方案中创造价值,这也是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文科的关键是思想的引领,设计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它创造价值,它始终的宗旨必须是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

(节选自鲁晓波《艺科融合,重思何为设计》,《中国文化报》2021年6月21日)

材料二:

中国设计路在何方?随着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与冲击,以个体手工艺为基础的中国设计传统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的设计文化与审美价值体系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又始终没有完全走完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没有真正建立起新的设计文化及审美价值体系,导致了中国当下设计领域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的混乱。

中国设计的道路,取决于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未来的判断、思考与选择。人文设计是中国设计走向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与选择。基于这样的认识,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将“人文设计”确立为基本理念。尊崇人文设计是一种将自然、科技与人文艺术融合在一起的价值理念。向自然学习,从自然中获取智慧和灵感,这本是中国艺术与设计固有的传统,今天也同样是我们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语境的必由之路。

人文艺术始终是设计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也是提升一个设计师的基本素质最为关键的部分。设计教育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教会学生关于设计的技术,而是能否激发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激情,使学生领悟到,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人文设计引导学生以更深的层次探索和理解设计的本质,以更具有穿越感的眼光和眼界去看待设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设计需要以批判现实的态度和眼光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同时也要担当起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这种传承不是引导人们以复古的方式回到过去,而是要将历史和传统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中去。更为重要的是,设计是一种对于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判断和引领。

总之,我们追求的是艺术与设计的自由与创造力,崇尚的是智慧、灵性与品质,设计之道,至善至美。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需要一种面对现实和过去的勇气,也更需要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

(摘编自《中国需要怎样的设计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把设计简中地理解为美化或简单的工具,每一件成功的设计品都是合理而周密谋划的产物。
B.解决问题是设计的根本任务,设什师正是通过设计和使用设计品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C.设计可以作为平衡人工智能发展很“热”和其负面影响之间的一股重要力量,这体现了设计的本质。
D.当下,中国设计领域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比较混乱,而未来,人文设计是中国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设计是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它承载了人类的思想现念、生活方式、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等。
B.将自然、科技与人文艺术加以融合的人文设计追求,与艺科融合、随物赋形等设计思维概念基本吻合。
C.如果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激情,并能不断地自我完善,便是设计教育的成功。
D.设计只要用批判现实的态度和眼光解决现实问题,就能对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引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一设计理念的一项是(     
A.仪态万方、独具丰韵的吉林雾凇B.兀立千年、横亘大地的长城残迹
C.横跨港、珠、澳三地的跨海大桥D.深思熟虑、周密布局的探月计划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当下,我们该如何提升中国设计?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建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曙光

陈敏

王丑根四年来一直是老何帮扶的对象。这个老鳏夫一开始总喜欢索取,他常常要求老何为他劈柴、挖土豆、担水,还问他要挂面、白糖、肥皂和卫生纸。

不过,王丑根除了这些毛病外,倒还有一些可爱的小优点,比如,他爱笑,见人就笑,谁问他问题,他只说一个字:“好。”他掌握了说话艺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于是,他倒成了一个有福之人了。这一切源自他从一次事件中得来的教训。

一天,新上任的镇长微服私访,王丑根碰巧被相中,成了被访对象。

镇长问:“你脱贫了吗?”

王丑根:“还没有哩!”

镇长又问:“你啥时脱贫呢?

王丑根:“已经脱了!”

镇长:“怎么脱的?”

王丑根:“干部把眼睛往上一翻,我就脱了!”

王丑根抬头,怯生生地瞅身后站着的老何,立即改口。

这场对话上了当天的新闻头条,凡有手机的人都看到了这则令人发笑的消息。可以想象老何接下来的日子该有多么难过。

王丑根当然不知道老何所受的训斥,老何也没必要将他的委屈对牛弹琴般地讲给王丑根听,老何就窝了一肚子的火气。

老何第二天把他受到的训斥加倍赏给了王丑根。

“我每月给你送的挂面让猪吃了吧?那些米、那些油都进了狗肚子了,那个啥?今后少问我要东西,今天要糖,明天要洗衣粉,后天要卫生纸,我宁肯把那些吃的用的扔到河里也不给你了!你这个吃红肉屙白屎的东西!”

王丑根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忙嘿嘿地给老何笑,笑完又扇脸,扇嘴巴,用拳头击打自己的头部,最后又像童子军那样举起右手向老何发誓,今后再也不说错话了。老何的心就软了下来,他抱着头,在地上蹲了一阵子。

之后,他们又恢复了正常关系,老何想了一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送给王丑根一些蔬菜种子,让他整理门前屋后的土地,并要求他在地里种植蔬菜,那样,王丑根就可以用自己的蔬菜和他交换那些他需要的日用品。

王丑根的双手得到了开发和利用,脑袋也随之灵活了,并学会了见机行事,不管谁问他什么,他只是笑,只说个字:“好!”

一次,老何一大早又接到指令:市县各级领导要来检查贫困户家庭的卫生状况,要他做好迎接准备。老何天没亮就起来,跑去通知王丑根。

天已经大亮了,王丑根还长睡不起,鼾声大得像过山车,老何喊了几嗓子也不见王丑根回声。时间不允许他再磨蹭,看来,那家伙是指望不上,老何只好拿起扫把,亲自动手,清理王丑根房前屋后的破柴头、烂布絮、树叶、瓦渣。

打扫完毕,老何抱着膀子转悠,开始漫长的等待。周围依然没有一丝动静,不会又要放一枚空炮吧?他已经被告知过三次,可领导们并没有来,他一直处于待命状态。老何转身去村口,探听动向。

这次,“狼”真的来了!老何老远就认出了一行人中的那位“扶贫攻坚战区指挥长”。他拧过身子,赶紧往回转。

附近上空突然冒出一股浓烟,不用分辨,老何一眼判断出浓烟来自的方向,他觉得自己血管中的血液翻腾,心跳加剧。

四周寂静没有风,浓烟瞬间弥漫了狭窄的山沟。

老何加快步伐,朝前跑,尽快先将火灭掉。

王丑根把老何刚才扫的那堆垃圾点燃了。

老何扛着一把铁锨,朝火堆奋力扑打,狼狈不堪的样子被各级领导们撞了个正着。

老何黑头黑脸,浑身稀脏,低着头,不敢看领导们阴着的脸。

“关键时刻,你给我脸上抹黑!”指挥长离开时斜了老何一眼。

老何用手抹了一把被烟灰熏黑了的头和脸,半天没明白:这分明是自己脸上的黑嘛,咋就抹到指挥长脸上了呢?

倒是王丑根此时得意得不得了,他“嘿嘿”地笑,不住地给每个人说“好”。

“好你个屁呀!”老何顿时怒火上涌,“嘭”的一脚,踢向王丑根额头。这个动作让他立即意识到接下来的结局。

老何连夜写了五千言的检查稿。他被要求在全镇干群大会上作深刻反思。

创卫突击检查,老何挂了,他顺便把晋升正科的机会也给丢了。

老何抽了一夜闷烟。第二天天没亮,他掐灭最后一支烟头,披着大衣,赶往王丑根住处。

黎明的曙光中,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人的影子。走近,是王丑根。

“你干啥呀?”

“好!我到地里呀!”王丑根扛着板锄,露出一嘴白牙,给老何笑。

王丑根生平第一次勤快起来了。

老何猛一抬头,见东方露出一抹曙光,一轮红日喷薄欲出。

(原载《河洛文摘》2020年1月5日)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周寂静,没有风,浓烟瞬间弥漫了狭窄的山沟”,简单的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烘托了老何紧张焦急的心理,推动下文情节的发展。
B.老何帮扶王丑根脱贫的过程充满艰辛,采取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老何付出了不少心血,最终王丑根在其打骂下主动下地干活,走上脱贫之路。
C.小说结尾的“曙光”既指老何起早赶往王丑根家时所见到的真实曙光,又指老何从王丑根的变化看到他脱贫的希望和中国扶贫事业成功的希望。
D.小说意蕴丰富,既表现了扶贫不在于送物质,而在于改造思想的主旨,也反映出像老何这样的一线扶贫人员压力巨大,需要关注等现状。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直接点明老何和王丑根之间的帮扶关系及方式,暗示了老何帮扶工作的坚难,为下文做铺垫。
B.小说情节简单,但曲折有致,通过叙写老何与王丑根两次应对上级检查的不同表现来展示矛盾。
C.小说语言生动活泼,典雅精致。如“干部把眼睛往上一翻,我就脱了!”“你这个吃红肉屙白屎的东西!”。
D.小说虽然表现的是脱贫攻坚这样的宏大主题,但是选材很贴近寻常生活,情节和人物富有喜剧色彩。
8.领导第二次检查工作后,老何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刻画王丑根形象的。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高宗)永淳元年,上以关中饥馑,米斗三百,将幸东都;丙寅,发京师,留太子监国,使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辅之。时出幸仓猝,扈从之士有饿死于中道者。上虑道路多草窃,命监察御史魏元忠俭校车驾前后。元忠受诏,即阅视赤县狱,得盗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命释桎梏,袭冠带,乘驿以从,与之共食宿,托以诘盗,其人笑许诺。比及东都,士马万数,不亡一钱。

(裴)行俭有知人之鉴,初为吏部侍郎,前进士王勮、咸阳尉栾城苏味道皆未知名,行俭一见,谓之曰:“二君后当相次掌铨衡,仆有弱息,愿以为托。”是时勮弟勃与华阴杨炯、范阳卢照邻、义乌骆宾王皆以文章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重之,以为必显达。行俭曰:“士之致远,当先器识而后才艺。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杨子稍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幸矣。”既而勃度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

行俭常命左右取犀角、麝香而失之。又敕赐马及鞍,令史辄驰骤,马倒,鞍破。二人皆逃去,行俭使人召还,谓曰:“尔曹皆误耳,何相轻之甚邪!”待之如故。破阿史那都支,得马脑盘,广二尺余,以示将士,军吏王休烈捧盘升阶,跌而碎之,惶恐,叩头流血。行俭笑曰:“尔非故为,何至于是!”不复有追惜之色。诏赐都支等资产金器三千余物,杂畜称是,并分给亲故及偏裨,数日而尽。

阿史那车薄围弓月城,安西都护王方翼与战于热海,流矢贯方翼臂,方翼以佩刀截之,左右不知。所将胡兵谋执方翼以应车薄,方翼知之,悉召会议,阳出军资赐之,以次引出斩之,会大风,方翼振金鼓以乱其声,诛七十余人,其徒莫之觉。既而分遣裨将袭车薄、咽面,大破之,擒其酋长三百人,西突厥遂平。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勃渡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检言/
B.既而勃渡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
C.既而勃渡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
D.既而勃渡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地名,指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这“四关”之内地区现位于陕西省中部。
B.监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指皇帝外出时通常由宰相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
C.侍郎,官名,唐以后中书省、门下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
D.西突厥,古国名,立国于6世纪中期,强盛时疆域囊括整个中亚,7世纪后期为唐朝所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淳元年,因关中地区发生饥荒米价高涨,唐高宗决定留下太子监理政事,让大臣刘仁轨等辅佐他,自己从长安出发,前往东都洛阳。
B.唐高宗担心途中出现盗贼,下令监察御史魏元忠负责安全工作;魏元忠从赤县狱中找来一名盗贼囚犯与他们同行,结果一路平安无事。
C.裴行俭有知人之明,“初唐四杰”在当时都以文章闻名,李敬玄认为其将来一定显贵,故重用他们,而裴行俭却持不同意见,后来果如其言。
D.王方典智勇双全,与阿史那车薄交战热海时,被流箭射穿手臂,砍断箭杆继续作战;军中胡兵阴谋抓捕他以响应敌首,他设计杀死胡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命释桎梏,袭冠带,乘驿以从,与之共食宿。
(2)二君后当相次掌铨衡,仆有弱息,愿以为托。
14.裴行俭轻视财物、宽宏大量,请举例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岑参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注】①天宝十四年前后,诗人供职于封常清幕府。安史之乱初起,封常清受命征剿安禄山,因仓促而兵败,被削官。这首诗就作于此时。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③柴扉: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抒情,诗人泪送薛侍御东归,“独”字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B.颔联运用反问手法,写了作为门客的诗人因得罪了将军而感到无所依靠。
C.颈联运用梦境表情达意,“阔”字写路途遥远,“稀”字表明信息难通。
D.诗歌语言通俗,言辞凝滞,体现出诗人的愁肠百结,读来令人满目凄然。
16.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常常借用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称赞官员对百姓多有惠政,地方治理成果斐然。
(2)《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占地极广的角度来表现阿房宫建筑之恢弘壮观。
(3)《蜀道难》中化用神话故事来表明蜀道开通不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常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获得______的各式古物藏品,在斋室灯光下独自把玩,从中领略鉴赏的愉悦?是坐拥奇珍,______,享受独有的自我陶醉?抑或是期待成为声名远播的大鉴赏家,获取藏家______般尊敬的荣耀?也许是,也许都不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收藏之路其实是充满苦涩的,只要你一不留神踏上了收藏这条不归之路,你便注定从此心灵备受欢乐与痛苦、兴奋与焦虑、得意与懊恼的无尽煎熬。

收藏圈并非至纯的净土,也会泥沙俱下、______,有势利、诈骗、浅薄、浮躁和贪婪,有以牟利为终极目的的商人。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百万家私打了水漂;我也看过一位古玩铺店主,以百余元捡得一件石涛的尺幅,以8000元倒手给了广东商人,当知道此幅石涛之真迹被转手卖了30万时,顿时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我亦见过一位退休老干部以平生积蓄购得一块汉玉赝品,从此一病不起;一位老人捡漏淘得一部元代版古籍善本颠狂失态乃至当场中风倒地。我以为,这都是偏离了收藏的本义,而陷入了“物役”“物累”的怪圈。

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日积月累   秘不示人   众星捧月   鱼龙混杂
B.日积月累   秘而不宣   众望所归   鱼目混珠
C.与日俱增   秘而不宣   众望所归   鱼目混珠
D.与日俱增   秘不示人   众星捧月   鱼龙混杂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曾亲眼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B.我曾亲眼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终因愚昧无知,将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C.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过度地偏执和贪婪,终因愚昧无知,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D.我曾亲眼耳闻目睹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终因愚昧无知,过度地偏执和贪婪,把百万家私打了水漂;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界的花儿不仅形态各异,颜色更是五彩缤纷,那么,鲜花?原来,花瓣中含有各种色素,,才形成了花儿的五颜六色。造就花儿色泽最主要的色素,叫做“花青素”,它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控制花的粉红色、红色、紫色及蓝色等颜色变化。花青素很调皮,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溶液中,它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比如一串红等。在碱性溶液中,它呈现蓝色,碱性较强,会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而当它,则是紫色,比如桔梗花等。

更为神奇的是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三变,比如牵牛花的花瓣在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也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产生了变化,(     )。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花青素跟着变化,花颜色也跟着变化
B.花青素跟着变化,花颜色因此也随之变化
C.花青素随之变化而形成的花颜色变化
D.花青素随之变化,因而形成的花颜色变化
2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是农历牛年,在我国民俗中,对于牛,人们几乎是一致的赞美和怜惜。牛可以耕田、运输,甚至它的粪便也是很不错的燃料。牛满足着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需要。

同时,“牛”也是勤劳、苦干、忠诚、顽强、开拓的代名诏。新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的号召。


“牛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含义。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4司马光(1019-1086)  《资治通鉴》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岑参(715-770)  赠友送别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1-220.65连贯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青春 使命  责任 担当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