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11-10 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25年,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专业。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书,是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但这本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因为那是北宋时代的书。

后来,梁思成通过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蓟县的独乐寺观音阁等一系列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的研究,他终于初步破译了《营造法式》的密码。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中,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居然一共只有6种规格。《营造法式》里说:“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这句话简单来说,是指一座木结构建筑浑身上下的各种尺寸,其实都是以材为基本的模数。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标准材可以在一个工厂里大量地生产,然后搬到工地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古建筑建造的速度。比方,唐长安的皇宫,面积大概3倍于今天的北京故宫,仅10个月时间建成。

中国古代建筑的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真是多快好省。林徽因后来在给梁思成的著作《清式营造则例》写的序言中说,像《营造法式》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的设计,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真髓所在。

(摘自王南《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密码》,有删改)

材料二: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性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的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地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既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三:

现代建筑设计如何来继承和学习传统建筑的理念呢?

对于天人合一理念的继承和学习。想要真正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传承,还需要先去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以及建筑中包含的精神来对建筑理念进行区分,然后对其中积极的正面的理念进行吸收。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文化之所以会有区分,就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建筑理念不能够完全运用到现在的建筑设计当中,但是传统建筑中包含有很多先进的理念,这些理念能够为现代建筑注入活力。在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设计的相似、风格的相似,一定要深刻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这样才能够做到形神兼备,也才能够将真正地传统建筑带到众人面前,让所有看到的人都能够通过建筑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说,在了解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特点之后,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也要多去注意如何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这也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建筑本身,还要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

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在传统建筑中,经常会把最好的建筑放在最里面的位置,外面一般是围墙,这就是传统文化中中庸理念,比较重视内涵,在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这是现代建筑中最缺乏的一项内容。现在的建筑设计风格总是张扬、夸张,希望能够夺人耳目,忽视了建筑的内涵。中庸思想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主要应该集中在不要只注重外观的新奇,要符合建筑本身的运用和内涵;其次是建筑的布局、色彩要协调,每个部分的建筑风格和整体建筑的风格必须是一致的。将中庸理念和现代建筑设计进行结合,可以让建筑既不过分浮夸高调,但也会让人眼前一亮,低调奢华有内涵。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不像衣服,不想穿的时候就可以换,建筑的投资比较大,推倒重来成本较高,所以在建筑设计上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科技的支持下,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优化。

(摘自郗俊《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1925年距离北宋李诫近千年之遥,时光太久远,所以他的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
B.独乐寺观音阁木构件成千上万,但只有6种规格,这显露出了《营造法式》密码。
C.面积很大的唐代长安的皇宫,仅赖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10个月就得以建成。
D.建筑上丰富的“词汇”,如梁、柱、枋、檩、门等等,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希腊、罗马的建筑“文法”只有“五种典范”,中国建筑的“文法”种类比国外多得多。
B.中国建筑“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和灵活性,但拘束性并没限制灵活性,两者相辅相成。
C.现代建筑设计要做到天人合一,需注重建筑本身和其外部的环境,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D.中国传统建筑外面一般是围墙,最好的建筑放在最里的位置,这体现了重视内涵的中庸理念。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筑“文法”的一项是(     
A.中国古建筑的水泥就是“糯米灰浆”
B.“斗栱”是木结构建筑常用的制式
C.古建筑保持立柱和纵横梁组合构架制
D.古代建筑群重左右对称和中轴线原则
4.材料三行文脉络清晰,请进行简析。
5.纵观三则材料,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有哪些? 请你结合材料进行简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曙光

陈敏

王丑根四年来一直是老何帮扶的对象。这个老鳏夫一开始总喜欢索取,他常常要求老何为他劈柴、挖土豆、担水,还问他要挂面、白糖、肥皂和卫生纸。

不过,王丑根除了这些毛病外,倒还有一些可爱的小优点,比如,他爱笑,见人就笑,谁问他问题,他只说一个字:“好。”他掌握了说话艺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于是,他倒成了一个有福之人了。这一切源自他从一次事件中得来的教训。

一天,新上任的镇长微服私访,王丑根碰巧被相中,成了被访对象。

镇长问:“你脱贫了吗?”

王丑根:“还没有哩!”

镇长又问:“你啥时脱贫呢?

王丑根:“已经脱了!”

镇长:“怎么脱的?”

王丑根:“干部把眼睛往上一翻,我就脱了!”

王丑根抬头,怯生生地瞅身后站着的老何,立即改口。

这场对话上了当天的新闻头条,凡有手机的人都看到了这则令人发笑的消息。可以想象老何接下来的日子该有多么难过。

王丑根当然不知道老何所受的训斥,老何也没必要将他的委屈对牛弹琴般地讲给王丑根听,老何就窝了一肚子的火气。

老何第二天把他受到的训斥加倍赏给了王丑根。

“我每月给你送的挂面让猪吃了吧?那些米、那些油都进了狗肚子了,那个啥?今后少问我要东西,今天要糖,明天要洗衣粉,后天要卫生纸,我宁肯把那些吃的用的扔到河里也不给你了!你这个吃红肉屙白屎的东西!”

王丑根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忙嘿嘿地给老何笑,笑完又扇脸,扇嘴巴,用拳头击打自己的头部,最后又像童子军那样举起右手向老何发誓,今后再也不说错话了。老何的心就软了下来,他抱着头,在地上蹲了一阵子。

之后,他们又恢复了正常关系,老何想了一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送给王丑根一些蔬菜种子,让他整理门前屋后的土地,并要求他在地里种植蔬菜,那样,王丑根就可以用自己的蔬菜和他交换那些他需要的日用品。

王丑根的双手得到了开发和利用,脑袋也随之灵活了,并学会了见机行事,不管谁问他什么,他只是笑,只说个字:“好!”

一次,老何一大早又接到指令:市县各级领导要来检查贫困户家庭的卫生状况,要他做好迎接准备。老何天没亮就起来,跑去通知王丑根。

天已经大亮了,王丑根还长睡不起,鼾声大得像过山车,老何喊了几嗓子也不见王丑根回声。时间不允许他再磨蹭,看来,那家伙是指望不上,老何只好拿起扫把,亲自动手,清理王丑根房前屋后的破柴头、烂布絮、树叶、瓦渣。

打扫完毕,老何抱着膀子转悠,开始漫长的等待。周围依然没有一丝动静,不会又要放一枚空炮吧?他已经被告知过三次,可领导们并没有来,他一直处于待命状态。老何转身去村口,探听动向。

这次,“狼”真的来了!老何老远就认出了一行人中的那位“扶贫攻坚战区指挥长”。他拧过身子,赶紧往回转。

附近上空突然冒出一股浓烟,不用分辨,老何一眼判断出浓烟来自的方向,他觉得自己血管中的血液翻腾,心跳加剧。

四周寂静没有风,浓烟瞬间弥漫了狭窄的山沟。

老何加快步伐,朝前跑,尽快先将火灭掉。

王丑根把老何刚才扫的那堆垃圾点燃了。

老何扛着一把铁锨,朝火堆奋力扑打,狼狈不堪的样子被各级领导们撞了个正着。

老何黑头黑脸,浑身稀脏,低着头,不敢看领导们阴着的脸。

“关键时刻,你给我脸上抹黑!”指挥长离开时斜了老何一眼。

老何用手抹了一把被烟灰熏黑了的头和脸,半天没明白:这分明是自己脸上的黑嘛,咋就抹到指挥长脸上了呢?

倒是王丑根此时得意得不得了,他“嘿嘿”地笑,不住地给每个人说“好”。

“好你个屁呀!”老何顿时怒火上涌,“嘭”的一脚,踢向王丑根额头。这个动作让他立即意识到接下来的结局。

老何连夜写了五千言的检查稿。他被要求在全镇干群大会上作深刻反思。

创卫突击检查,老何挂了,他顺便把晋升正科的机会也给丢了。

老何抽了一夜闷烟。第二天天没亮,他掐灭最后一支烟头,披着大衣,赶往王丑根住处。

黎明的曙光中,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人的影子。走近,是王丑根。

“你干啥呀?”

“好!我到地里呀!”王丑根扛着板锄,露出一嘴白牙,给老何笑。

王丑根生平第一次勤快起来了。

老何猛一抬头,见东方露出一抹曙光,一轮红日喷薄欲出。

(原载《河洛文摘》2020年1月5日)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周寂静,没有风,浓烟瞬间弥漫了狭窄的山沟”,简单的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烘托了老何紧张焦急的心理,推动下文情节的发展。
B.老何帮扶王丑根脱贫的过程充满艰辛,采取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老何付出了不少心血,最终王丑根在其打骂下主动下地干活,走上脱贫之路。
C.小说结尾的“曙光”既指老何起早赶往王丑根家时所见到的真实曙光,又指老何从王丑根的变化看到他脱贫的希望和中国扶贫事业成功的希望。
D.小说意蕴丰富,既表现了扶贫不在于送物质,而在于改造思想的主旨,也反映出像老何这样的一线扶贫人员压力巨大,需要关注等现状。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直接点明老何和王丑根之间的帮扶关系及方式,暗示了老何帮扶工作的坚难,为下文做铺垫。
B.小说情节简单,但曲折有致,通过叙写老何与王丑根两次应对上级检查的不同表现来展示矛盾。
C.小说语言生动活泼,典雅精致。如“干部把眼睛往上一翻,我就脱了!”“你这个吃红肉屙白屎的东西!”。
D.小说虽然表现的是脱贫攻坚这样的宏大主题,但是选材很贴近寻常生活,情节和人物富有喜剧色彩。
8.领导第二次检查工作后,老何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刻画王丑根形象的。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汤显祖,若士,临川人。少善属文,有时名。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显祖谢弗往,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显祖至万历十一年始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

十八年,帝以星变严责言官欺蔽,并停俸一年。显祖上言曰:言官岂尽不肖,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御史丁此吕首发科场欺蔽,申时行属杨巍劾去之。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时行讽同官许国远谪之。一言相侵,无不出之于外。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所得爵禄,直以为执政与之。纵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给事中杨文举奉诏理荒政,征贿巨万。抵杭,日宴西湖,鬻狱市荐以渔厚利。 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夫陛下方责言官欺蔽,而辅臣欺蔽自如。夫今不治,臣谓陛下可惜者四: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群臣风靡,罔识廉耻,是人才可惜也。辅臣不越例予人富贵,不见为恩,是成宪可惜也。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多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此圣政可惜也。乞立斥文举、汝宁,诚谕辅臣,省愆悔过。帝怒,谪徐闻典史。稍迁遂昌知县。二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

显祖意气慷慨,善李化龙、李三才、梅国桢。后皆通显有建竖,而显祖蹭蹬穷老。三才督漕淮上,遣书迎之,谢不往。

显祖建言之明年,福建佥事李馆奉表入都,列时行十罪,语侵王锡爵。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节选自《明史•汤显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
B.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
C.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
D.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什么身份,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C.博士,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继之,稍有不同。
D.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显祖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张居正非常想招致当时有名气的汤显祖陪其子读书。
B.汤显祖认为是皇帝赐予大臣们的权力为辅臣所窃,致使言官无所适从。
C.听了汤显祖的上言后,皇帝把申时行发配到徐闻任典史,后又调任遂昌任知县。
D.汤显祖认为不论是张居正还是申时行任宰相,都没有尽职,致使圣政可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
②乞立斥文举、汝宁,诚谕辅臣,省愆悔过。
14.史家之所以在《明史》中为汤显祖立传,这主要归功于他有“立言”的不朽之举。本文中汤显祖列举了申时行的哪些罪状?请简要说明
2021-11-09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一平视,一仰视,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将近百层之高。画面宏大,气势磅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诗的前两联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小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C.诗歌结尾“鲲鹏”“图南”都典出于《庄子·逍遥游》,诗人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D.全诗以哀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16.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