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南通、盐城 、淮安、 宿迁等地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10-18 59次 整体难度: 困难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①综艺表演类节目时期: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综艺大观》等央视节目,这类节目一经开播就得到观众的认可。这类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融合了高雅品位和大众品位,在人们审美内容非常贫瘠的20世纪,极大地满足了受众观赏需求。但由于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节目形式单一,最终退出荧屏。

②游戏娱乐类节目时期:1997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推出改变了人们心中电视节目的形象。这类节目以明星为招牌,一改往日国内综艺节目的正统、庄重,以活泼、清新、娱乐的新风尚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的高潮,但也造成了娱乐节目克隆成风的现象。

③益智竞猜类节目时期:2000年前后,以央视的《幸运52》为代表的益智竞猜类节目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这类节目采用问答的形式进行,并对选手进行物质金钱的奖励。此类节目与前两种类型的综艺节目有一个本质的区别——节目的主体由明星变为普通人。这体现出精英文化逐渐向草根文化靠拢。但《幸运52》节目因基本模式老化、题目和游戏环节的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最终被央视砍下。

④大众选秀类节目时期:以2005年《超级女声》的红极一时为开端,引发各大卫视相继制作各类真人秀节目。这类节目的特点是观众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完全公开化,特别是节目的全程跟踪式直播吸引了众多的眼球。选秀节目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电视20年娱乐节目的高峰。此类节目目前颇受诟病,引发社会的热烈讨论,但收视率依然突出。

(摘编自闫亚红《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材料二:

媒体获得新生的根本出路在于多样化的竞争。没有收视率,作品卖不出去,便不给或少给稿酬,长期下去甚至请编导走人,将媒体关门。必须通过生存竞争来无情地淘汰各类混饭者,这样才能逼着有关人员物色人才,考虑办出自己的特色,立足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模仿。

必须正视媒体平庸化的根本缺陷,在通俗文化之外,应当致力于培育精英文化。不能只是让一批通俗明星占领媒体的大部分空间,而应开办形式活泼生动、思想敏锐的各类专家论坛、辩论会,在现有各类专家中有意识地培养能说会道、能吸引观众的名主持人领衔专栏,推出真正具有文化底蕴和修养的节目明星。

编导应当有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鉴赏力,诸如什么是通俗文化,什么是精英文化,什么时候什么对象适合用通俗方式表达,什么时候必须用雅文化的形式,都需心中有数。比如,在元旦、国庆等庄重的节日之夜,几乎不播通俗歌曲演唱会,而是实况转播国家音乐厅的古典音乐会或演讲会,以便与其气氛相称。如果以为对所有的对象都可以用通俗文化来表达,那就大错特错了。

世界已经进入多元文化竞争的时代,媒体形象的单一化显然与此潮流格格不入。媒体如不能为广大受众提供丰富多样和不断更新的产品,而是靠王婆卖瓜、耍点噱头、明星充数、搞点有奖促销,长此以往,其失宠之势将不可逆转。

(摘编自顾肃《电视的名字叫平庸》)

材料三:

作为电视娱乐的一种,综艺节目最近几年由于强化和突出了它的感官刺激和游戏娱乐功能强调娱乐至上,引来一些批评。

在市场经济中,电视台和电视节目都把经济利益作为其生存的根本,本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商业社会的产物,经济利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角色,电视不仅是提供信息的来源,闲暇时观看电视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随着收视率的激增,其影响力也会呈几何指数增长。然而在娱乐至上和收视率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各家电视台纷纷降低收视门槛,同质化模仿,尽可能地满足最为多数的收视需求,于是只要能吸引眼球、提高名气、产生卖点,就意味着效益、金钱。因此在追求收视率这一前提的指导下,许多节目制作者不惜降低节目格调,以低俗化的内容吸引受众眼球,从而导致了综艺节目的低俗化。

根据传播学的教养理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是根据媒介的传播内容来进行建构的。因此,媒体必须扮演好社会教师的角色,承担起其职责。大众媒体不仅要提供娱乐,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监视环境、传承遗产和联系社会的功能。因此,大众媒介有责任也必须传播和维护主流价值观,以保障整个社会正常且良好的发展。

抵制和克服低俗娱乐之风,除了需要弘扬娱乐精神、强化职业规范之外,运用政策法规规范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低俗化问题,同样重要。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切实履行行业监管的职责,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章,不断加强行政管理和处罚的力度,通过政府的严格把关确保我国电视娱乐文化的良性健康发展。

媒体要讲求经济效益,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媒体都必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大力加强道德自律建设,杜绝以俗为雅、以洋为荣、以色为美、以无知为个性等错误思想的产生,才能真正防范电视传播过度娱乐化的出现。

(摘编自《浅评中国的综艺节目》)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综艺表演类节目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虽形式单一,但集知识性、趣味性等于一体,满足了审美内容匮乏的观众的需求。
B.我国游戏娱乐类节目主打明星牌,并改变了国内综艺节目的整体风格,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高潮,却造成了盲目模仿抄袭之风。
C.我国益智竞猜类节目以问答形式开展,并且对选手进行物质金钱奖励,这体现了综艺节目由精英文化向草根文化靠拢的转变。
D.我国大众选秀类节目采用全程跟踪式直播,评判过程完全公开,让普通人也可以参与其中,达到了中国电视20年娱乐节目的高峰。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益智竞猜和大众选秀两类节目因为都有普通观众的参与,所以与前面两种综艺节目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B.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经历了四个时期,目前处于第四时期,前三个时期的节目已然退出了荧屏。
C.电视节目把经济利益作为生存的根本,导致了许多节目不惜降低节目格调,以低俗化内容吸引观众。
D.电视娱乐要抵制、克服“低俗娱乐”,除了强化职业规范、运用政策法规规范外,也需要弘扬娱乐精神。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材料二观点的反面论据的一项是(     
A.某新闻节目,通过生动、新颖的形式,以快速、准确、深刻为特点向观众播报新闻,大大提高了收视率。
B.《百家讲坛》节目,聘请厦门大学知名教授易中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观众讲述汉代风云人物。
C.2018年戛纳电视节,中国原创节目亮相“中国智造”原创节目模式推介会,中国模式正在和世界的先进节目接轨。
D.某知名高校100年校庆时,邀请了很多民间艺人和当红演艺明星,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活跃校庆活动的氛围。
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论述观点、论述结构有何不同?
5.请结合材料,谈谈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 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

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 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公园里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 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廊中露头的月亮:真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胶合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小孩说。

什么森林?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既然这么简单,何况柴火又用完了,效仿孩子们还是值得的。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告诉,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那个晚上,阿斯托弗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便骑车去巡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 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 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米开尔从童话书中获得灵感,做出去森林里砍柴的决定,这一细节十分符合其儿童的身份,也使情节展开合理化。
B.小孩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并看到树枝的形状像牙膏、脸、乳酪等,遍布的树叶是字母,表明孩子们极富想象力和他们的天真可爱。
C.“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这幅画面看似滑稽,但实则蕴含着作者对马可瓦多的同情。
D.“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这两处描写,表现了马可瓦多躲过警察巡查后侥幸但依旧沉重的心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作者通过排比和一系列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寒冷来势汹汹、无孔不入,给人以强大的压迫感。
B.马可瓦多一家人在寒冷中呼出的气息像各种云雾,既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也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反映沉重的生活,堪称“含泪的笑”。
C.卡尔维诺十分注重小说细节的前后呼应,比如警察阿斯托弗是近视眼却不敢戴眼镜这一细节,对于后文情节的展开就是至关重要的。
D.本文开篇从全知视角出发,单一叙事角度贯穿始终,为我们讲述了马可瓦多的一次‘幸运’的经历,其形式与主旨与卓别林的许多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
8.小说多次提到“寒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卡尔维诺的作品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困难(0.15)
名校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沈近思,字位山,浙江钱塘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四十五年,授河南临颍知县。颍水经许州东入临颍,许州孔家口下距临颍境仅百余步,堤屡圮,水入临颍,害禾稼。近思请筑堤,临颍任夫十之七,士民争输谷。日役千三百人,人谷二升,二十日而堤成。水至不为患,岁大熟。近思立紫阳书院,教士以正学。县西葛冈村俗最恶,近思为置塾,课村童,立书程簿,躬教督之。化行于其乡,俗日驯。五十二年,巡抚鹿祐荐卓异,广西南宁同知。病,告归

五十九年,以浙江巡抚朱轼荐,敕部调取引见,命监督本裕仓。浙江福建总督满保奏请以知府拣发福建,檄署台湾知府。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流民至者,必审籍贯、稽家口,方授以田土,否则悉驱过洋。议未即行,雍正元年,召授吏部文选司郎中,赐第,赉帑金四百。寻授太仆寺卿,仍兼领文选司事。二年,超授吏部侍郎,命与尚书阿尔松阿如河南按治诸生王逊等纠众罢考,论如律。

四年,充江南乡试考官。例以《乡试录》进呈,上嘉近思命题正大,策问发挥性理,谕奖之。时侍郎查嗣庭、举人汪景祺以诽谤获罪,停浙江人乡会试。近思疏言:“浙省乃有如嗣庭、景祺者,越水增羞,吴山蒙耻!”因条列整饬风俗,约束士子,凡十事。上曰:“浙省有近思,不为习俗所移,足为越水、吴山洗其羞耻!”所陈委曲详尽,下巡抚李卫、观风整俗使王国栋,如议施行。五年,擢左都御史,仍兼领吏部事。卒,命平郡王福彭往奠,加礼部尚书、太子少傅。以其子方幼,令吏部遣司官为治丧,赐祭葬,端恪。

(选自《清史稿·沈近思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B.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C.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D.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改派。“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
B.告归,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后也可指向他人告辞,告别回家。文中“告归”的含义属前者。
C.乡会试,乡试与会试的合称。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又称“秋闱”;会试,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又叫春闱。
D.谥,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近思政绩显著,在临颍为官时,一方面解决了多年的水患问题,农民大获丰收;另一方面注重教化,设立学校,亲自教授,民风因此大改。
B.沈近思主张在台湾省多设数县,从乡民中选人并操练,增加驻兵;对流杂之民审其籍贯,稽其家口,授其田土,这些主张非常有实效。
C.沈近思担任科举考官时得到了皇帝的褒奖,但由于出现了汪景祺、查嗣庭案件,作为浙江人的沈近思感到非常羞愧。
D.沈近思去世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太子少傅。因为他儿子年幼,朝廷命吏部派专人为沈近思办理丧事,赐予他祭奠、安葬的礼仪。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西葛冈村俗最恶,近思为置塾,课村童,立书程簿,躬教督之。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4.在汪景祺、查嗣庭案件的处置上,皇帝对沈近思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2021-01-04更新 | 78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0.1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梦陈和仲如平生交有三言觉而记其一曰错后乱

【宋】方岳

睡残寒月海东头,不起斯人孰与游。

天下事宁堪几错,梦中语亦戒前筹。

江湖浩浩二三字,风雨寥寥十五秋。

莫向断云多感慨,孔颜无命不伊周


注:①平生交,指向来交好。如平生交,是指在梦里与陈和仲像以前一样相交很好。②方岳,南宋诗人、词人,进士出身。因抗直权贵而两遭弹劾罢官,后经明行修,隐居不仕,以诗名世。③孔颜,孔子和学生颜渊的并称;伊周,分别指商代伊尹和西周周公旦,两人都曾摄政,故并称,后亦借指执掌朝政的大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感慨在梦中与友人游兴未尽,突然醒来,天色未亮,于是写下这首律诗。
B.平生做错过那么多事,在梦里都不断地告诫他人,“宁”“亦”更见内疚之深。
C.诗人将官场比作江湖,将官场中的起伏比作风雨,表现了对仕途沉浮的嘲讽。
D.诗人结句运用典故,从一味的感慨转至对现实生活的坦然与洒脱,襟怀开阔。
16.颈联巧妙运用“二三”“十五”来表达诗人的精神世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