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15 引用次数:1573 题号:1215697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梦陈和仲如平生交有三言觉而记其一曰错后乱

【宋】方岳

睡残寒月海东头,不起斯人孰与游。

天下事宁堪几错,梦中语亦戒前筹。

江湖浩浩二三字,风雨寥寥十五秋。

莫向断云多感慨,孔颜无命不伊周


注:①平生交,指向来交好。如平生交,是指在梦里与陈和仲像以前一样相交很好。②方岳,南宋诗人、词人,进士出身。因抗直权贵而两遭弹劾罢官,后经明行修,隐居不仕,以诗名世。③孔颜,孔子和学生颜渊的并称;伊周,分别指商代伊尹和西周周公旦,两人都曾摄政,故并称,后亦借指执掌朝政的大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感慨在梦中与友人游兴未尽,突然醒来,天色未亮,于是写下这首律诗。
B.平生做错过那么多事,在梦里都不断地告诫他人,“宁”“亦”更见内疚之深。
C.诗人将官场比作江湖,将官场中的起伏比作风雨,表现了对仕途沉浮的嘲讽。
D.诗人结句运用典故,从一味的感慨转至对现实生活的坦然与洒脱,襟怀开阔。
2.颈联巧妙运用“二三”“十五”来表达诗人的精神世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观涛

[唐]朱庆馀

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

鲜飙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

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

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

1.本诗写了船只搁浅空江,在潮水倒灌水位上涨之后,得以远航。作者借此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但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作者可能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人。
2.全诗用了哪些手法来写“观涛”?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021-03-23更新 | 44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邯郸,今属河北。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交待诗人身处邯郸驿馆时恰逢冬至。由于冬至日是唐朝重要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抒写了诗人的羁旅之思,感情朴实真挚。
B.第二句描写诗人孤灯下形影相吊的情状:双手抱膝,枯坐在灯下,只有形与影相随,孤寂难耐。“影伴身”不直言孤单,却更显独处的寂寞。
C.第三句写诗人对家中人深夜久坐的想象。“想得”从对方着笔,转入虚写,耐人寻味。
D.末句主要写家人责怪远游之人不思还乡。此诗塑造了漂泊异乡却恬然自安的诗人形象。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9-12-31更新 | 39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八咏楼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注】①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绍兴四年,李清照避难金华。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古风流八咏楼”,可以说写尽八咏楼之气魄,笔调轻灵潇酒,比摹真写实更为生动传神。
B.“江山留与后人愁”紧承前句,通过写八咏楼这样千古风流的名胜,引发诗人慨叹身世之苦。
C.“水通南国三千里”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婺州水道非常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里”。
D.诗人非常重视文字技巧,气势恢宏而又婉转空灵,这样写来,有助于作品风格的多样化。
2.有人点评此诗“愁肠中充满豪气和壮阔”,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19-12-23更新 | 3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